分享

高血压  西药辨证应用降压药探讨

 昆山同德堂邹医 2022-06-16 发布于江苏

 副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医院治未病科

+ 关注


2013年08月22日 · 来自专栏 学术前沿

  在中医临床治疗高血压病时,经常会发现许多病人不知道自己适合哪种降血压西药。降压药虽已发展到多达近百种,有利尿剂、α阻滞剂、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和β阻滞剂六大类降压药,但在控制血压、改善临床症状上仍不尽理想。我在跟随孙伯扬老中医临诊中,不断观察发现,可以通过中医辨证来应用降压药。结合检索文献资料,就辨证应用降压药的问题进行一些阐述。

1 痰湿壅盛型宜选尿剂和钙通道阻滞剂

     常用利尿剂的如寿比山(吲哒帕胺) ,具有利尿作用。研究表明,寿比山对痰湿壅盛组的降压疗效和症状疗效、降压幅度明显优于阴虚阳亢组,且痰湿壅盛组的患者对吲哒帕胺耐受较好,这说明寿比山治疗痰湿壅盛型高血压较阴虚阳亢型更为有效,临床用于有水肿或舌体淡胖等痰湿壅盛表现的高血压患者尤为适合[1] 。认为痰湿壅盛与脾虚、肾虚相关,脾失健运,津液内停、水湿不化;肾阳虚患者血浆心房肽含量低,利尿作用减少[2]。因此,利尿剂或有利尿作用的降压药(如寿比山) 对于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疗效较好。

第2 代钙拮抗剂波依定(非洛地平) 能扩张冠状动脉和周围血管,增加冠脉血流量,减低心脏后负荷。钙通道阻滞剂对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疗效较好[3]。对第2 代钙拮抗剂波依定(非洛地平) 的降压作用与高血压病的四种常见中医证型的关系研究表明,波依定对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的血压降低幅度更明显、症状改善的有效率高[4]。


2 肝阳上亢型宜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肾上腺素能抑制剂

       中医肝阳上亢证的主症有烦躁易怒、头痛、头晕、烘热等,这些症状与交感神经功能兴奋有关,而交感肾上腺素能系统与肾素2血管紧张素系统的关系非常密切。高血压患者的血浆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肝阳上亢型以高肾素、高血管紧张素Ⅱ居多。洛汀新和依那普利作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具有抑制血浆肾素2血管紧张素系统及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等作用,故对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5]。

β受体阻滞剂能降低血浆肾素活性,抑制中枢及外周交感神经,降低心排出量,适用于高血流动力状态(心率快、心排出量高) 的患者[3] 。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伊贝沙坦对肝阳上亢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疗效也优于对非肝阳上亢型,通过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阻断肾素2血管紧张素2醛固酮系统,从而改善肝阳上亢的症状[6]。


肾上腺素能抑制剂利血平,能耗竭血管壁和心脏等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末梢囊泡中的肾上腺素,从而降低交感2肾上腺髓质系统的功能。利血平可以使阳亢症状消失或减轻,起到平肝潜阳、清泄肝火的作用[7]。

阴虚阳亢证以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效果最好,其次是钙拮抗剂、复方制剂, [8]。


3 肝火亢盛型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洛汀新(盐酸苯那普利) 对肝火亢盛型高血压的血压降低幅度更明显、症状改善的有效率高,对肝火亢盛型高血压的疗效优于其他三型[4]。

4 肝肾阴虚、阴虚阳亢型 肾上腺素能抑制剂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有研究表明, 肾上腺素能抑制剂利血平对肝肾阴虚、阴虚阳亢等热性证候的症状有效率、降压疗效均优于脾肾阳虚、痰浊内阻、脾胃虚寒、风痰阻络等寒性证候,可以使阳亢症状消失或减轻,起到平肝潜阳、清泄肝火的作用[7]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对阴虚阳亢型或肝肾阴虚型高血压疗效较好[3] 。

5 血脉瘀阻型 第2 代钙拮抗剂波依定(非洛地平) 能扩张冠状动脉和周围血管,增加冠脉血流量,减低心脏后负荷。钙通道阻滞剂对血脉瘀阻型高血压疗效较好[3] 。


   在中西医两套理论的指导下用药,根据中医辨证选用抗高血压西药,可以减少降压药物的用量,明显提高原有西药使用的准确性,降低使用盲目性,避免其副作用[9] 。在符合西医用药规范的基础上,同时在中医辨证指导下运用降压药,是增加了中医适应证的进一步优选,可以提高降压药的临床疗效;由于辨证论治,因人而异,可以减少或避免不良反应,明显提高西药使用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刘望乐. 寿比山对不同中医辨证类型高血压病患者的疗效比较. 中医杂志. 2002 ; 43 (6) : 455-456.


2邓旭光. 高血压病中医病机若干问题探讨. 中医杂志.2001 ; 42 (4) : 197-199.


3史载祥, 黄柳华. 高血压及相关疾病中西医结合诊治.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 : 203.


4赵泽红, 胡海燕, 范翎翎, 等. 波依定与洛汀新治疗不同中医证型高血压疗效比较. 中医杂志. 2005 ; 46 (9) :690-691 ,701.


5严冬, 蒋为民, 陈晓虎, 等. 高血压中医辨证分型的实质研究近况.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0 ; 20 (1) : 70-72.


6吴夏棉, 黄启祥. 伊贝沙坦与氨氯地平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的疗效分析.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5 ; 14(11) : 1409-1410.


7吕士选, 岳凤先. 从中医药理论角度探讨利血平的药理作用.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5 ; 15 (3) : 177-179.


8章赛月. 不同类降压西药对同一中医证型高血压病疗效比较. 中医杂志. 2003 ; 44 (12) : 942-943.


9贾海忠. 论单体药物疗效的证型差异与西药辨证应用研究. 中西医结合学报. 2003 ; 1 (5) : 15-17.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