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baeromial im—pingement syndrome,SIS) 主要是指患者肩峰下因解剖结构或者某种动力学因素影响,进行肩部上举或者外展运动时引发的肩峰下组织撞击的体征或者症状。 症状:疼痛伴功能障碍,特别是发生在工作、运动或日常生活中做举手动作时。 主要发病人群:多见于年轻运动员和中年人,尤以频繁进行肩关节上举(过头顶)并外展、内收和内旋等运动者为甚(如游泳、棒球、排球和网球等)。 解剖学因素 ↪肩峰的形状不同 肩峰有扁平(I型)、弯曲(Ⅱ型)和钩状(Ⅲ型)的三种截然不同的解剖学形态。Ⅲ型肩峰时肩袖损伤的发生率更高,解剖学形态变异使其更易受到机械撞击。 A代表前方 动力学因素 ↪肩袖的过度使用 SIS的发生与肩袖的病变有因果关系。肩袖由肩胛下肌、冈上肌、冈下肌和小圆肌的肌腱组成,覆盖在盂肱关节外表的前、上、后方,对关节提供静态和动态的稳定。 ↪功能性肩胛骨不稳和过度活动 盂肱关节的过度活动或不稳引起撞击症状,一般归类于继发性撞击。继发性撞击可由肩袖过度使用继发动态稳定性丧失而发生,或由静态稳定不足所导致。 Neer撞击征
Hawkins撞击征
疼痛弧征
根据肩峰下组织的退变情况和肩袖的损伤程度,SIS通常被分为三期。分别是水肿出血期、炎症纤维化期和肌腱断裂期。 其中I期、II期可以通过保守治疗获得满意的疗效。 保守治疗包括休息、注射药物、超声治疗、物理因子治疗以及运动疗法等。 循证医学研究发现,运动疗法可明显缓解SIS患者的疼痛症状、能够改善肩关节功能、减少用药量、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是一种治疗SIS安全有效的方法。 治疗目的是减轻患者疼痛和恢复肩关节功能。 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 SIS康复锻炼方案必须遵循 系统性和循序渐进性原则。 主要内容介绍保守治疗里的物理治疗。 ▶物理因子治疗 (热敷、冰敷、超声、TENS、磁疗) ▶肩部软组织牵伸练习 维持30S ,十次为一组,一天3组。 ▶关节松动 (Maitland、Mulligan等松动技术) 主要应用Martiland手法对盂肱关节做肱骨头沿关节盂向下滑动的松动,以扩大肩峰下间隙。 ▶肩部肌肉力量增强 (冈上肌、冈下肌、肩胛下肌、小圆肌、斜方肌,前锯肌等) 肩关节体侧抗阻外旋训练:手握弹力带一端,向外用力拉弹力带。可通过弹力带的松紧调节阻力的大小。注意不可耸肩,保持拇指向上。 肩关节体侧抗阻内旋训练:手握弹力带一端,向内用力拉弹力带。可通过弹力带的松紧调节阻力的大小。注意不可耸肩,保持拇指向上。 肩关节抗阻后伸训练:手握弹力带一端,另一端固定于某处,向后用力拉牵弹力带。至最大角度保持一定时间或完成动作为一次。 肩关节抗阻前屈训练:手握弹力带一端,另一端踩于脚下,向上用力拉弹力带。注意不可耸肩,保持拇指向上。 部分肌力训练,仅供参考 请在专业的指导下进行训练 ▶肩部稳定性及本体感觉增强 (双手撑墙、球上撑地等肩部闭链动作、PNF等) ▶肩胛骨的稳定性 神经肌肉激活技术YTWL 动作功效:重点强化肩胛骨的稳定性及改善肩肱节律。肩胛骨的运动对于肩肱节律的恢复和改善肩关节活动度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动作流程:1.站立位,屈膝屈髋各90度,膝关节位于足尖正上方,抬头挺胸收腹立腰。2.大拇指朝上,水平侧平举至大写T,后转至Y,最后收至W。依次完成动作若干次。 ▶肌内效贴(Kinesio Tape,KT ) 肌效贴对肩峰撞击综合征患者具有良好的即时效应,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有效改善肩关节无痛主动活动范围,明显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保持良好的心态。 ⚫日常生活活动(避免双上肢上举过头持物工作、如有上举过头顶取物时尽量使用脚垫或者小板凳)。 ⚫高强度工作与体育活动避免运动疲劳,适当增加休息时间与频率。 ⚫上举时注意抬起手臂的方式。 参考文献 [1]王斌.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病因[J].国外医学: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册,2002(3):121-125,128. [2]罗平,林鸿生.肩周肌群功能训练对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疗效观察[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7(5):543-547. [3]张明,周敬杰,张玉明,等.肩胛骨运动控制训练在改善肩关节活动障碍中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4(8):768-770. 来源:株洲市中心医院康复治疗科 |
|
来自: 新用户05836112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