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中医小妙方 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级专家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仝小林院士此前指出: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艾灸可试用,艾灸能温阳散寒除湿,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 艾灸疗法是以艾绒为主要施灸材料,点燃后烧灼熏熨于体表特定腧穴或病变部位以防治疾病的中医特色疗法之一。 主要作用: (1)温经通络、行气活血、祛湿散寒,可用来治疗风寒湿邪为患的病证及气血虚引起眩晕、乳少、闭经等证; (2)温补中气,回阳固脱,可用治久泄、久痢、遗尿、崩漏、脱肛、阴挺及寒厥等; (3)消瘀散结,对于乳痈初起、瘰疠、疗肿未化脓者,有一定疗效; (4)防病保健,《千金方》说:“凡宦游吴蜀,体上常须三两处灸之,勿令疮暂瘥,则瘴疠温毒气不能着人”。 神阙穴,也就是肚脐眼,是人体七大先天穴位之一,先天穴位就是人体和外界沟通能量的穴位,可以吸收好的能量,但也容易被病邪所入侵。古人曰:“艾灸神阙,万病自灭”。艾灸神阙穴(肚脐)可快速改善内脏及组织的生理及病理活动,提高免疫力,强身健体,特别对体质较弱、失眠多梦、寒性胃痛、腹泻者有极好的改善作用。 痤疮俗称青春痘、粉刺、暗疮,是一种发生于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皮肤病,发生的因素多种多样,但最直接的因素就是毛孔堵塞。毛孔堵塞以后,毛囊里面的油脂排不出来,越积越多就形成一个个小痘痘,青春痘就是这样发生的。多发于头面部、颈部、前胸、后背等皮脂腺丰富的部位。道医古代称面疮、酒刺,是皮肤科常见病、多发病。主要临床表现为黑头粉刺、白头粉刺、炎性丘疹、脓疱、结节、囊肿,易形成色素沉着、毛孔粗大,甚至疤痕样损害。 薏米粥 原料:薏米50克,白糖适量。 制法:将薏米洗净,置于砂锅中,加入清水适量,把薏米煮成粥,加白糖调服。 用法:每日1次,连服30日。 功效:薏米粥对面部粉刺及皮肤粗糙有明显的疗效,适用于痤疮。 绿豆百合粥 原料:绿豆100克,百合50克,大米(或糯米)、冰糖各适量。 制法:百合洗净掰瓣。绿豆洗净加水煮至开裂后,加入洗净的大米(或糯米),用武火煮沸,然后加入百合,改文火煮片刻,放入冰糖调匀即可。 用法:当点心吃,每日分2次服完。 功效:清热解毒,利水消肿。适用于温热蕴结型痤疮。症见皮疹红肿、脓疱、口臭口干、舌红者。油性皮肤的人多吃百合对皮肤特别好。 大蒜白芨鲤鱼汤 原料:鲤鱼1尾,大蒜3头,白芨15克。 制法:大蒜掰成蒜瓣。鲤鱼去鳞及内脏,洗净,放入锅中,加清水,与蒜瓣、白芨同煮汤,至鱼熟后调味食用。 用法:饮汤食鱼。每日1剂,连服数天。 功效:解毒消肿,止血生肌。适用于痤疮。 柠檬葡萄煎 原料:柠檬皮1个,葡萄干20粒,甘蔗(最好选用长度在1尺以上的),甘草4片。 制法:柠檬皮洗净,切丝。甘蔗去皮,切分成4段。将柠檬皮丝、甘蔗段、葡萄干、甘草一同下锅,放4碗清水煎至2碗左右即可。 用法:每日中午1点左右喝大约100毫升,连续服用3天。 功效:3天以后可以渐渐消除痤疮。 枇菊石膏粥 原料:枇杷叶9克,菊花6克,生石膏15克,大米60克。 制法:将枇杷叶、菊花、生石膏用纱布包好置于锅中,加清水3碗煎煮成2碗,然后捞出药包,留汁。将大米洗净,加入到药汁中煮粥服食。 用法:每日1剂,连服10~15日。 功效:适于因肺胃炽热所致痤疮患者食用。 加味荷叶粥 原料:桃仁、山楂、贝母9各克,荷叶半张,大米60克。 制法:将荷叶撕碎,与桃仁、山楂、贝母一起用纱布包好,置锅中加入清水适量,煎成汤,然后捞去药包,将大米加入药汁中煮粥食用。 用法:每日1剂,共服30日。 功效:此药膳具有活血化瘀、清热解毒之功效。适用于痤疮。 杏仁海藻海带粥 原料:甜杏仁、海藻、海带各9克,薏米30克。 制法:甜杏仁、海藻、海带一起放入锅中,加水3碗煎至2碗,去药渣,再将洗净的薏米放入药汁中煮粥食。 用法:每日1剂,3周为1个疗程。 功效:功效活血化瘀,消炎软坚。适用于痤疮。 三山道医艾灸可消除体内湿气,其具体灸法如下:用艾条分别灸曲池穴和合谷穴,每日或者隔日灸一次,10次为一个疗程。灸的时候,注意力要集中,以免伤到皮肤。 为什么长痘痘,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由于体内的寒湿热毒气未能及时排出,肺、脾、胃、气血有问题。再加上有时皮肤不洁,总是用手挤摸抠捏,细菌像蚂蚁一样在皮肤深层游走肆虐,导致痘痘此起彼伏,皮肤表面出现硬结、囊肿、红斑、疤痕等,既影响形象,也影响心情。 虽然长痘痘的原因比较多,但是只要我们坚持一点:人体的正气充足了,自然就能把邪气驱赶掉,身体的功能慢慢趋于正常,内分泌正常,痘痘自然就消失了。 三山道医艾灸调理方法: 取穴:神阙、子宫、中极、气海、关元、足三里、三阴交。 工具:艾条、单眼艾灸 盒、单罐艾灸 罐、四眼艾灸 盒、四罐艾灸 罐。 方法:腹部穴位神阙、中极、气海、关元,用四眼艾灸盒或四罐艾灸 罐灸;足三里、三阴交用单眼的艾灸 盒或艾灸 罐绑在身上灸。 时间:腰腹部穴位施灸不少于30 分钟,足三里,三阴交施灸15 ~ 20 分钟。 艾灸都具有温经、活血化瘀、祛湿化寒、扶阳祛邪的作用,艾灸用的艾条是由单一的艾绒组成,而药灸除了用艾条以外,还可以根据病情需要加入桂枝、高良姜、广藿香、香附、陈皮、丹参等中草药。 发布于:山西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