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江泽飞:乳腺癌治疗决策——从个体化治疗到精准医学

 肿瘤医学论坛 2022-06-16 发布于广东


大数据时代临床研究结果解读

临床研究优化治疗方案 200年来,乳腺癌治疗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研究数据,弥补了既往传统的医学模式和单纯个体的医生临床经验的不足,能够增加人类对乳腺癌的认识和了解,更有利于全面的评价和比较现有的治疗方案,以更好地论证新的治疗方法疗效和安全性,进而探索疾病的防治策略,从而改变治疗领域的临床实践指南。

临床研究推动治疗指南的制定和修改 近年来进行的临床研究,逐步回答了辅助内分泌治疗中的一些关键问题,即不同月经状况乳腺癌患者的药物选择和最佳疗程。对于激素受体阳性患者早期辅助治疗的选择与是否需要将疗程延长到10年,ATLAS、aTTom研究数据已给予了临床实践肯定的回答。aTTom和ATLAS共同证实5年后持续TAM治疗在随后年份中降低复发率等。

临床研究带来新的医学策略思考与变革 正如AI称为了标准带来了后AI时代的思考,随着临床研究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在一种治疗模式称为“标准”的时候,会为后续治疗带来新的问题,引出我们对于医学策略的进一步讨论。

个体化治疗的发展,精准医疗的诞生

精准医疗以个体化医疗为基础,伴随着基因组、蛋白质组测序技术的快速进步,将生物信息与大数据科学进行充分的交叉应用,进而更好地对肿瘤的生物特性进行诊断,预测肿瘤的发展,对治疗进行预测,在治疗过程中更为微观地观察肿瘤和患者的变化。

未来的临床肿瘤学的三大革命,将是大数据、精准医学和患者支付方式的变革改。当越来越多的研究数据叠加在一起时,我们是否应该思考为患者的治疗选择合理化“瘦身”,为患者的治疗方法做一做“减法”。首先,应在治疗的伊始就通过对既往各类研究中所获得的有效数据综合考量患者的高危因素,决定其治疗的药物类型、序贯种类、疗程选择;治疗过程中能够不忘初衷,而不是时而重新选择,造成治疗方案中不必要的叠加甚至是矛盾。再者,期待未来随着精准医疗理念的深入,基因组学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对患者的诊断、治疗、随访都能更为个体化、进行差异化区分,减少不必要的药物应用,而能够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来源:《肿瘤医学论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