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是传统文化的瑰宝,历史上的好诗词璨若星河,能够在历史上留下名声的诗人都非常了不起。 由于历史的原因,古代青楼也有不少擅长诗词的女子。 毕竟,当年青楼女演唱的曲子,都是诗人们的代表作,诸如“王之涣、王昌龄、高适旗亭画壁”、“柳永流连青楼”的故事,正可以说明青楼与诗坛的关系。 我是真游泳的猫,一个喜欢诗词的读书人。记得关注我哦。 今天我和朋友们聊聊2个青楼女子的2首诗词,文采飞扬,才情过人,令人惊艳! 第1个女子:朱斗儿。 朱斗儿又称素娥,是金陵名妓,凭借“芙蓉明玉沼,杨柳暗银堤”之句而在文人群体中赢得了不小的声名。 有一次,朱斗儿送别自己的情郎去远方,写下了一首绝句:“扬子江头送玉郎,柳丝牵挽柳条长。柳丝换得行人住,多向江头种两行。” 这首诗写送别之时的依依不舍,可谓生动细腻,令人仿佛看到了送别的场景,感受到了无法用言语文字表达的情意。 诗的巧妙之处,在于把诗词传统里“折杨柳送别”的套路加入了微创新,让人感受到了新奇感。 诗作把柳拟人化,真正让“柳”变成了“留”。尤其是最后一句,在拟人化的基础上发出了一种热恋中女子特有的幻想,让人感受到情意的真挚。 朱斗儿名气大了之后,对于一般的客人,都懒得招呼了。而有一些才子投其所好,纷纷拿着自己的诗词去青楼,简直是唐代诗人请上官婉儿品评诗作一般。 比如有一次,某个叫刘望岑的人去拜访朱斗儿,朱斗儿懒得搭理,让老鸨传话说身体不舒服,不见客了。 刘望岑不慌不忙,拿出一首诗,请老鸨帮忙传递一下。诗是这样写的:“曾是琼楼第一仙,旧陪鹤驾礼诸天。碧云缥渺罡风恶,吹落红尘四十年。” 诗歌从朱斗儿“月中素娥”的名字出发,把朱斗儿比喻成谪仙,感叹朱斗儿在红尘沾染的是非,表达出对朱斗儿的无限敬意。 朱斗儿看到这首诗后,欣然意动,这才出来见客。这个刘望岑能够投其所好,也是一个妙人了。 第2个女子:林奴儿。 林奴儿又叫秋香,也是金陵名妓。她是明代成化年间的人,长得超级漂亮,在到处是美女的金陵,依然称得上“艳压群芳”。 而且林奴儿擅长画画,笔法清润,颇有功力,深受文人墨客的好评。 林奴儿从良之后,过去的一位相好托人联系了林奴儿,想要和林奴儿见见面,叙叙旧。 林奴儿想了想,在扇子上画了一幅柳枝图,还在上面题诗一首:“昔日章台舞细腰,任君攀折嫩枝条。如今写入丹青里,不许东风再动摇。” 这首诗以柳喻人,相当精妙。第一句“昔日章台舞细腰”,乃是用唐代名妓柳氏与韩翃“章台柳”的典故。 当日,柳氏身不由己,被人抢夺。而韩翃写下了“章台柳,章台柳,昔日青青今在否?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的名篇。 此处林奴儿用章台柳的典故,回顾了自己与这名旧相好在青楼中的恩爱岁月,含蓄表示那时候自己身不由己,任由这位恩客眷顾。 可是如今林奴儿已经从良了,决定“妾心古井水,波澜誓不起”,跟过去一刀两断了,不会再考虑过去的相好的了。 当然,作为女子,心思细腻,说辞委婉,林奴儿这里用了一个巧妙的譬喻。 如今写入丹青里,不许东风再动摇。林奴儿说,柳在章台的时候,那是随人攀折的。但是柳在画里,就算是东风也吹不动柳枝了。 这首诗写得非常精妙,语言含蓄而又态度鲜明,体现了林奴儿的高情商,更体现了林奴儿的优秀人品。 在这位旧相好眼中,林奴儿是个玩物,就算林奴儿嫁人从良,只要他吆喝一声,林奴儿就会乖乖出来相陪。可是,林奴儿却用诗作表达了态度,表达了她对于人生的见解。 事实上,这个世上有一些男人和女人,身份上比青楼女高很多,但是道德上却根本比不上林奴儿。有些人因为旧爱新欢的引诱,就抛弃责任,就选择了出轨。这样的人,对比林奴儿,孰优孰劣,不言自明了。 朋友们,你们有自己创作的诗词吗?你们还知道哪些历史上的好诗呢?欢迎留言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