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词是北宋文人秦观的作品,名为《踏莎行·郴州旅舍》。郴州地处华中,多山多水。秦观被贬郴州,他以为这样已经够苦了。谁料到,他在郴州又接到朝廷的命令,将他贬谪到更偏远的横州。秦观心中充满了牢骚与不满,找不到知心朋友可以倾诉,只能填词一首吐槽一番。 心中有恨意,看到眼前景色只觉得寂寞凄凉。浓雾弥散,楼台馆阁消失在雾气中。月亮升起,月光清冷晦暗,赶路的行人商旅找不到渡口。在雾气中迷失方向,天色转黑,行路人的心里该有多焦急啊!人们四下张望,左右寻找,也看不到前行的方向。桃花源是文人笔下的乐土,现实生活中怎么可能有桃花源呢!从秦观的口气就能听出来,他的内心不仅有恨意,还压着一股怒火。 让一个文质彬彬的人有怒火,想一下就知道,这个人遭受了多少不公待遇。史书上记载,秦观被贬的原因是党争。王安石变法引发了新旧党争,秦观没有支持新政,就被划归到旧党阵营。当宋哲宗亲政后,旧党遭到了一连串的打击。秦观连连被贬,受不了挫折的他,甚至流下了泪水。 秦观已经不是年轻的小伙子了,他远离朝堂中心,前往边远地区,可能再也没机会返回中原地区。事业上遭受打击,理想破灭,人生无望。秦观的苦,谁都能懂。不能忍受在客馆中独宿,就连窗外杜鹃也声声哀鸣,似乎在控诉春寒难耐。 秦观连续用了两个典故,驿寄梅花和鱼传尺素。这两个典故都和收到朋友问候有关。朋友给他寄信,带来远方的问候。朋友的慰问无法让他开心,他心中的痛苦不是靠关心就能消散的。可怜的秦观,竟然有种想哭的冲动。 他遥望远处的郴江水说道,“江水啊,难道也寂寞难过?郴江水应该绕着郴山流淌,你为什么要流到潇湘地区。”很明显他采用了拟人的手法,在他看来郴江和他一样痛苦。痛苦、寂寞、哀怨等各种情绪一股脑涌了上来,秦观被击垮了。 他是一个才子,他不是一个城府极深的官员。他在文学创作领域可以游刃有余,他在官场倾轧中只能是牺牲品。秦观的痛苦,都写到了这首《踏莎行·郴州旅舍》之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