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想不到,陶渊明会这么吐槽自己的儿子

 泊木沐 2022-06-17 发布于辽宁

白发被两鬓,肌肤不复实。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阿舒已二八,懒惰故无匹。阿宣行志学,而不爱文术。雍端年十三,不识六与七。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

这首诗名为《责子》,是陶渊明的作品。一说起陶渊明,人们眼前就浮现出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文士形象。谁能想到,他作为一个老爸,竟然把五个儿子统统吐槽一遍。难道陶渊明的几个儿子真的那么不堪吗?当然不是,你细品,表面上是吐槽,实际上充满了深沉的父爱。

父亲是儿子的榜样,父亲希望儿子更加优秀,于是就多了一些审视性的目光。藏在目光背后的是,浓浓的父爱。与其说陶渊明在吐槽儿子,不如说他希望几个儿子可以快乐无忧,不要经历他的痛苦,可以幸福一生。

陶渊明写这首诗的时候,已经40多岁了。题目中的“责”字,是责怪、责备的意思。赶紧看看诗的内容,瞧瞧他是不是真的在责怪几个儿子。陶渊明历经坎坷,才40出头就已经两鬓花白。他觉得自己的身体越来越差。陶渊明看到自己的五个儿子,总想和他们说点儿什么。如果只谈人生经验,害怕孩子们听不进去。那就从日常小事谈起,让他们有个正确的人生观吧。

陶渊明的五个儿子不喜欢读书写作,老大名为阿舒,已经16岁了。在古代,16岁可以被当作成年人对待了,遗憾的是阿舒有些懒惰。老二名为阿宣,将近15岁。老二不喜欢读书,让陶渊明十分苦恼。老三、老四分别名为阿雍、阿端,这两个孩子还没学习算术知识。小儿子名为通儿,年仅9岁。这孩子只知道吃东西,他最喜欢吃梨子和栗子。

难道这就是天命吗,儿孙自有儿孙福,不能再烦恼下去了。一切顺其自然吧,先喝一口酒,不再考虑儿子们的事情。一辈人有一辈人的活法,作为豁达开明的老爸,陶渊明不苦恼了。

需要明白一个问题,陶渊明的几个儿子真有他说得那么差吗?恐怕未必,陶渊明作为传统意义上的严父,他看儿子们肯定有种种不足。如果他化身慈父,那么几个儿子可以健康成长,他就应该知足了。不足与知足,到底如何选择,就看陶渊明的心态了。

当然了,陶渊明选择了放手,让儿子们自由成长。毕竟,快乐健康很重要,陶渊明爱子心切,他不希望儿子们受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