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光辉灿烂的文化。 来到这里,您可以先去游览当地的清代皇庙——大昭寺。因为清顺治皇帝曾住宿过这里,康熙皇帝也在这里住过几日,并铸有“皇帝万岁”的金牌,供于大殿银佛像之前(如今殿内光线很暗,游客不一定能看到这块金牌),为了表示对皇帝的尊敬,此后这里取消了活佛的转世规定,成为了蒙古地区少有的不设活佛的寺庙,寺庙的正殿也换成了黄色琉璃瓦。 ![]() 大昭寺前的漂亮牌楼 大召寺又称大召无量寺,属于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汉名原为“弘慈寺”,后改为“无量寺”。因为寺内供奉一座银佛,又称“银佛寺”。 在银佛座前,有两条造型生动的金色蟠龙,高约10米,分别雕在两根通天柱上,由下上望,双龙对翔,张牙舞爪,这就是龙雕。相传龙雕使用了粘土、料浆石为原料精制而成,工艺十分考究,是佛殿中的精品。 ![]() 释迦八塔 佛塔的造型起源于印度。根据佛教文献记载,佛陀释迦牟尼涅槃后火化形成舍利,被当地八个国王收取,分别建塔加以供奉。另外,还在释迦牟尼一生中有纪念意义的八个地点,如诞生处的兰毗尼花园、成道处的尼连禅河、首次说法处的鹿野苑、安居处的祗陀园,从忉利天下处的桑迦尸国曲女城,化度分别僧处的王舍城、将入涅盘处的毗耶离城,涅盘处的拘尸那城,建造了八大灵塔,依次称作聚莲塔、菩提塔、吉祥塔、神变塔、天降塔、和平塔、胜利塔、涅槃塔,这些塔都是有纪念意义的。 大召寺旁边就是著名的美食一条街~通顺大巷,但是白天都很少有营业的,只有晚上才有美食,人来人往精彩无限。与通顺大巷相隔不远处就是著名的塞上老街,古式房子有三十年左右的历史,街道两边有古玩、民俗、百货、土产商店。 你还可以去参观五塔寺。 五塔寺始建于清雍政五年(公元1727年),是一个在金刚座上建有5个玲珑舍利小塔的建筑,人们通称为五塔。在我国,也仅有北京真觉寺的五塔与他相似,但就雕刻水平而言,北京的五塔远远比不上呼和浩特的五塔。五塔,不仅是建筑物,而且还是一件巨大的艺术品。整个塔体,从上之下,布满了雕刻,有佛教的经文、咒语、法器、珍品、异兽等。最多的还是佛像,共有1500多尊。塔后270个星座,还有太阳运行的轨道和农历24个节气等。这幅图是我国唯一用蒙古文记载的天文图,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图中是藏传佛教法器 法铃:法铃是喇嘛材料多为铜质,形状为喇叭口,手柄呈半根金刚杵形状,内有铃舌,外面刻有各种图案。在藏传的秘密中,法铃有着深刻的内涵。铃象征着般若,它通常与金刚杵结合使用。下部相当于佛语,金刚在其心中。 金刚杵:金刚杵也被称为“伐折罗”。它原本是一种古老的印度武器,后来被密教所吸收。金刚杵多用金、银、铜、铁、香木等材料,外形一般有、三股、五股、九股等。金刚杵表现出坚实而敏锐的智慧,象征着无敌、智慧和真如佛,它可以打破各种烦恼、摧毁各种障碍的恶魔。也象征着佛陀的智慧、同情和智慧。与金刚铃一起使用时,阴阳也有意义,金刚铃是阴的,金刚杵是阳面的。 法螺:法螺,也被称为右旋海螺。它是藏传佛教僧侣在佛教活动中演奏的法器,是一种乐器。海螺大多是白色的。根据佛经,佛陀的声音和海螺一样响亮。用于佛教仪器的海螺的历史已经存在了两千多年。根据传说,当释迦牟尼佛首先转向鹿野园的法轮时,帝释天等人向佛陀献出右手白海螺。从那以后,右手海螺已经成为好运的象征,用来传播佛教教义,带给人们和平。 嘎巴拉鼓:(嘎巴拉是梵文的藏译,意为颅骨),是用两块人的天灵盖骨弧面黏结而成,两面蒙上猴皮,窄腰,下有一个小柄及丝绦带。鼓腰系两个小骨锤,手持鼓腰摇动,小锤即击鼓面发声。修法时摇鼓,代表赞颂诸佛菩萨的功德。 当然如果你想了解一个地方,一定要去博物馆,你们可以去内蒙古博物院参观,我专门写过,你们通过下面这条站内链接前往观看。 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109119179663507971/ 当然,你还可以去呼和浩特郊外看看王昭君的安息之地——王昭君墓。蒙古语称为特木尔乌儿虎,意为“铁垒”,文献记载亦称“青冢”,从唐代开始有明确记载。是中国最大的汉墓之一,因被覆芳草,碧绿如茵,故有“青冢”之称。 王昭君,名嫱,字昭君,西汉时南郡秭归人(今湖北省兴山县)。公元前37年,王昭君被选入后宫,为汉元帝待诏。公元前33年,在汉匈两族人民迫切要求民族和好的形势下,王昭君自愿请行出嫁匈奴,做了单于的阏氏,促使了汉匈两族之间保持了近半个世纪的和平相处。在中国历史上,王昭君是一位献身于中华民族友好事业的伟大女性。 “一曲琵琶弹至今,昭君千古墓犹新”。昭君文化源渊流长、博大精深。正如现代著名史学家翦伯赞的赞美:“王昭君已经不是一个人物,而是一个象征,一个民族友好的象征;昭君墓也不是一个坟墓,而是一座民族友好的历史纪念塔”。 今天的昭君墓,不仅有历史悠久的文物古迹,还有鸟语花香的自然景致和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其诗情画意,令人流连。宛如北方草原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成为名扬世界的旅游胜地。 下一站我们前往山西大同 |
|
来自: 兰陵百晓生 > 《千里带你云游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