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小时候的课本插图哪去了?知美丑,才能明是非

 泊木沐 2022-06-17 发布于辽宁

经常听到了身边的朋友问,“我小时候的课本插图哪去了?”现在的课本插图为什么越来越个性,越来越丑,越来越忽视普通人的审美感受。有一个短视频,一位家长指着现在的数学课本插图,询问孩子的感受。孩子童言无忌,说了一个“丑”字。孩子是天真的,他的第一反应应该引起人们的重视。

刘继卣 社戏

为什么现在的课本插图越来越冷丑?有人从行业现状进行分析,几十年前画家创作一幅插图的酬劳,相当丰厚。勤奋的画家仅凭稿酬就可以提前达到小康生活的水准。时至今日,画家的创作舞台十分宽广,插图的酬劳已经无法满足画家的生活需求。有道理,但不是理由。课本的作用是教书育人,传播知识,如果没有创作热情,没有社会责任感,哪怕酬劳再高也可能消极怠工。

刘继卣 枪挑小梁王

看着这些精美的插图,难道画家在创作的时候,仅仅想着稿酬吗?当然不是了,画家有强烈的责任感,让他们必须画好。

回忆我小时候的课本插图,最难忘的是著名画家王叔晖创作的线描人物。王叔晖成名极早,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创作出一批脍炙人口的连环画、年画精品。他为《语文》课本创作了多幅插图。其中知名度最高的一幅当数“拳打镇关西”,看看这精准的结构,利落的线条,充满张力的构图,谁不会赞一句“绝了”!

王叔晖 拳打镇关西

看了这些精美的插图,大家都会忍不住再次吐槽那些低劣的插图。从这些插图可以明白一个事实,课本插图可以精美、也可以精彩,现在的插图变差了,肯定出现了问题。不仅仅是创作能力的问题,还有可能是创作态度出现了问题。

应该明白一个道理,知美丑,才能明是非。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受教育阶段最重要,正好处于三观养成期。在这个阶段,不仅要学习文化,还要学习辨别分析问题的能力。美,代表着真实善良;丑代表着虚伪恶俗。如果不重视培养,将会缺失一部分分析能力。

王叔晖 牛郎织女

在此,要大声呼喊,赶紧让精美的插图回归课本吧。认识美,理解美,欣赏美,要从孩子抓起。与美为伴,仿佛身处百花园中。有含着香气的微风,有飞过花间的蝴蝶,有繁忙采蜜的蜜蜂。这才是插图应有的作用。

王叔晖 范进中举

好的插图可以锦上添花,呼唤与期待,优秀的画家从事插图创作。从前辈画家的作品可以看出来,好的插图最起码要具备以下几个特征。首先,要写实。通过插图能看出来画面内容,帮助理解课文。其次,要认真。好的插图要符合文化历史背景,要兼顾道德良知。第三,要好看。插图要重视形式美感,看上去舒服,学生们才爱看。

我小时候的课本插图已经成为“过去时”,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人重视课本插图的现状,不要让插图给人添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