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永修县探索乡村治理网格化综合管护新模式

 上帝也有烦恼 2022-06-17 发布于湖北

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探索乡村治理改革新路径,永修县聚焦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新要求,对各项管护工作进行队伍重组、资金重整、管理重构,有效破解了人员各自为战、资金效益低下等难点堵点问题,着力打通了乡村基层治理的“最后一米”。

图片

一、重组队伍,探索“多元合一”、实行“一员多用”。成立乡村治理综合管护队伍,整合原有圩堤河道、耕地农房、道路交通、人居环境整治、农田管护等管护职责,凝聚乡村治理工作合力。以村为单位,将全镇划为若干网格,每个网格配置全职网格员1人,破解原有“各大员”权责边界不明确、人员配置不科学等体制机制性问题。网格员上岗前组织技能、安全培训,明确工作区域、工作内容、工作标准,全天候不间断在网格内开展宣传、巡查和清除工作,对一般问题行为当场进行处理或制止,重要问题现场拍照并上报。通过管护力量的重组改革,每个行政村的各类管护队伍由之前的3-7人左右精简到1-3人,大大提升了管护效能。
二、重整资金,打破“碎片化”、实行“集约化”。将分散在各口的“碎片化”管护资金进行捆绑使用,达到1+1大于2的效果。整合各类管护及补助资金,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统筹安排、集中使用”的要求,全部用于人居环境、圩堤水库、生态水利、自然资源、基础设施、移风易俗等领域的日常宣传管护,大大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质效。通过资金重整改革,管护人员由多人兼职变专人全职,单人工资由原来的400-800元/月提升至2500元/月,管护队伍的稳定性、积极性大幅提高。同时,财政兜底为网格员配齐各项装备,统一工作袖章,为做好管护工作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障。
三、重构机制,做好“优化设计”、打通“神经末梢”  。进一步理顺镇、村、网格员的权责关系,完善权责明晰、上下贯通、层层推进的管护架构,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长效管护机制。挂牌成立乡村治理综合管护中队,按照属地负责、全面覆盖、关口前移、快速处置方针,全面负责全镇综合管护的人、物、事。网格员实行一年一聘,由镇乡村治理综合管护中队和各村共同考核,考核合格人员依据个人意愿继续选聘。每个网格邀请1名党员群众担任监督员,提高群众管护参与度。建立工作日志制度,实行日巡护、周例会、月评比、季考核工作机制,镇村和中队不定期督查,日常管理情况直接与网格员工资绩效挂钩,有效提高了网格员工作积极性。
三、重构机制,做好“优化设计”、打通“神经末梢”  。进一步理顺镇、村、网格员的权责关系,完善权责明晰、上下贯通、层层推进的管护架构,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长效管护机制。挂牌成立乡村治理综合管护中队,按照属地负责、全面覆盖、关口前移、快速处置方针,全面负责全镇综合管护的人、物、事。网格员实行一年一聘,由镇乡村治理综合管护中队和各村共同考核,考核合格人员依据个人意愿继续选聘。每个网格邀请1名党员群众担任监督员,提高群众管护参与度。建立工作日志制度,实行日巡护、周例会、月评比、季考核工作机制,镇村和中队不定期督查,日常管理情况直接与网格员工资绩效挂钩,有效提高了网格员工作积极性。(来源:永修县委改革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