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家新:《旁注之诗》丨每日好诗

 置身于宁静 2022-06-17 发布于浙江

Image

▼ 点下方音频,听今日好诗:

旁注之诗

作者:王家新

“毁掉你的手稿,但是,保留你因为烦闷和无助而写在页边的批注。”

——曼德尔施塔姆

阿赫玛托娃

那在1941年夏天逼近你房子上空的火星,

我在2016年的冬天才看见了它。

灾难已过去了吗?我不知道。

当我们拉开距离,现实才置于眼前。

帕斯捷尔纳克

他写了一首赞美领袖的诗,

事后他也纳闷:

“鬼知道它是怎样写出来的!”

米沃什

一只野兔在车灯前逃窜

它只是顺着那道强光向前逃窜

看看吧,如果我需要哲学

我需要的,是那种

能够帮助一只小野兔的哲学

曼德尔施塔姆

你着了魔似地哼着“我的世纪,

我的野兽”,

你寻找一只芦笛,

但最后却盗来了

一把索福克勒斯用过的斧头。

叶芝

从前我觉得你很高贵,

现在我感到造就你的,

完全是另一种魔鬼般的力量。

献给米沃什,献给希尼

很怪,因为奥斯维辛,

我才想起了我从小进县城时

第一次看到的铁路枕木,

(现在则是水泥墩了)

它们在重压下并没有发出呻吟,

而是流出了粘稠的焦油——

在那个盛大的、到处揪斗人的夏天。

但丁

不是你长着一副鹰勾鼻子,

是鹰的利爪,一直在你的眉头下催促。

维特根斯坦

在何种程度上石头会痛苦

在何种程度上我们可以说到一块石头疼痛

但是火星难道不是一个痛苦的星球吗

火星的石头疼痛的时候

你在它的下面可以安闲地散步吗

布罗茨基

在彼得大帝仿威尼斯建造的城市里,

在那道隔开一间半屋子的书架上,

一只小船早就在等着你了,

(是谁预设了你的未来?)

现在,你躺在圣米凯莱[1]的墓园里,

那在岩石上摔打了一生的激流,

终于找到了“一个河口,

一张真正的嘴巴”,

仿佛一切都在说:看,那就是海——

“一道带有概括性质的地平线”。

献给布莱希特,献给策兰

一朵云,没有天空,

献给布莱希特,

献给策兰:

那是什么时代,

在那儿甚至一场关于天气的对话

也几乎让人恐惧,

因为它包含了太多省略,

太多说出的东西?

读《古拉格群岛》

有些东西没有写出来之前,

谁也不会相信。

现在,我与你谈话,我们边走边谈,

中间隔着的也不再是籬笆

而是一道铁蒺藜。

辛波斯卡

她死后留下有一百多个抽屉:

她使用过的各种物品,

收集的明信片,打火机(她抽烟)

手稿,针线包,诺亚方舟模型,

护照,项链,诺奖获奖证书,

但是有一个拉开是空的。

奥登

水与火,合在一起就成了别的。

1973年秋,你死于维也纳一家旅馆,

享年66岁。

你松开的手边,是一首还在修改的诗

和一杯残剩的马提尼酒。

2016-2017

诗人简介:

王家新,中国当代诗人、批评家、翻译家,1957年生于湖北丹江口,高中毕业后下放劳动,文革结束后考入武汉大学中文系。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著有诗集《纪念》、《游动悬崖》、《王家新的诗》、《未完成的诗》、《塔可夫斯基的树》,诗论随笔集《人与世界的相遇》、《夜莺在它自己的时代》、《没有英雄的诗》、《为凤凰找寻栖所》、《雪的款待》、《在你的晚脸前》、《黄昏或黎明的诗人》,翻译集《保罗·策兰诗文选》、《带着来自塔露萨的书:王家新译诗集》、《新年问候:茨维塔耶娃诗选》、《我的世纪,我的野兽:曼德尔施塔姆诗选》、《死于黎明:洛尔迦诗选》;编选有中外现当代诗选及诗论集多种。

王家新被视为近二三十年以来中国当代最重要的诗人之一。在创作的同时,他的诗歌批评、诗学随笔和诗歌翻译也产生了广泛影响,其以诗歌为核心的全部写作被人称为“中国当代诗坛的启示录”。作品被译成多种文字,由罗伯特·哈斯作序的英译诗选《变暗的镜子》2016年在美国出版,第二本德译诗选《晚来的献诗》2017年将在奥地利出版。多次应邀参加一些国际诗歌节和国际文学交流活动,并在国外一些大学讲学、做驻校诗人。曾获多种国内外文学奖。

特邀专家点评

“旁注之诗”:正文佚失,只留下了旁注。这可以理解为作者对这些小诗的自谦,但也可以理解为作者有意用一种旁注的方式来写作,以此获得一种与正文不同的观察视角。旁注的态度一方面是随意、亲切,另一方面又是一种正当的提醒,不仅是为了免于遗忘,而且也可以是对正文的某种纠正。这些小诗均以西方现当代名诗人为题,这当然是一种致敬的方式,但以旁注出之,却又获得一种客观、平等的态度,以便通过不为人注意、佚失的细节道出私人的发现。可以说,旁注的态度正是一种成人的理智、警醒的态度,体现出某种“随时间而来的智慧”。总言之,这些小诗犹如镜子的碎片,每首都照出世界的一角,别有风味,也耐人寻味。兹具数例:

《阿赫马托娃》一首,以火星隐喻现实:距离让我们看清阿赫马托娃的苦难,但对我们自己的处境未必有足够的警醒,所以诗人提醒“灾难过去了吗”,及时而锐敏。《帕斯捷尔纳克》一首,提醒我们即使帕氏这样的人杰也写过称颂领袖的诗。作为后人,我们也许不能苛责帕氏,但记住那个迫使帕氏写出那种诗的时代,免于遗忘,也是我们的责任。这组诗中,《米沃什》一首最具智慧深度。在光柱中逃窜的小野兔,也是人类可怜处境的写照,我们自以为在逃离,却始终被后面的庞然大物追逐着,原因就在于我们把那个庞然大物投射的危险的光当成了救赎之光。所以,一种能够帮助小野兔的哲学多么重要!《曼德尔斯塔姆》一首别具一种语言发现的喜悦,诗人寻找芦笛却找到斧头,出语令人惊讶。然而,一个野蛮的时代需要斧头,一个创造的时代也需要斧头,斧头正可以是更好的芦笛。作者这是在为诗人的斧头招魂,因为我们仍处在一个需要斧头的时代。

特约点评:西渡

中国诗歌网 (www.zgshige.com)由中国作家协会、中国作家出版集团主办,是以建立“诗歌高地 诗人家园 ”为宗旨的官方互联网出版平台。设有品牌栏目“每日好诗”,每天推荐一首原创好诗,并邀请诗坛大咖点评。“每日好诗”稿酬500元。

点评专家名录

以姓名拼音为序,排名不分先后

陈先发、曹宇翔、耿占春、顾建平、洪烛、霍俊明、简明、蒋浩、雷武铃、冷霜、李少君、刘向东、梁晓明、卢辉、罗振亚、莫真宝、树才、谭五昌、唐翰存、唐诗、汪剑钊、王久辛、王家新、王士强、西渡、杨克、杨庆祥、杨墅、余怒、叶舟、臧棣、张清华、张定浩、茱萸等。


栏目主持:孤城

Imag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