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颈椎病诊疗常规

 易学微风 2022-06-17 发布于吉林

【定义】

  颈推病,又称“颈椎综合症”。因颈部的椎体、关节、韧带和椎间盘发生退行性改变,引起钙化、损伤、增生或关节紊乱,刺激或压迫颈部神经根、椎动脉、交感神经或脊髓,引起颈痛和其它综合症状。

  【检查程序】

  1.问诊.仔细询问患者病史、颈肩部及上肢疼痛的性质、伴随症状、既往病史、职业等。是否有不良习惯。

  2.望诊。患者表情是否痛苦,颈部能否正常活动。颈部有无皮肤损伤,有无红肿。

  3.查体。

  (l)触诊。颈椎棘突是否偏歪,棘突、患侧肩胛骨内上角有无压痛,是否可摸到条索状硬结,上肢肌力有无减弱或肌肉萎缩。

  (2)颈部活动度。颈部是否僵直,前屈、后伸、左右侧屈、旋转是衍受限。

  (3)神经支配区感觉情况、腱反射、肌力,常规检查试验,如臂丛牵拉试验、压顶试验是否阳性.病理反射是否引出,如霍夫曼氏征。

  4. X线正位片显示,颈椎关节有无增生,椎间隙是否变窄,或张口位有无齿状突偏歪,侧位片显示颈椎曲度是否改变,有无骨质增生或韧带钙化,斜位片有无椎间孔变小。CT、MRI有无阳性提示。

  【诊断依据】

  1.有慢性劳损或外伤史,或有颈椎先天性畸形,颈椎退行性病变。

  2.多发于40岁以上中年人,长期低头工作者或姿势不良者,往往慢性发病。

  3.颈、肩、背疼痛,头痛头晕,颈部僵硬,上肢麻木。

  4.颈部活动功能受限,病变颈椎棘突、患侧肩胛骨内上角常有压痛,可摸到条索状硬结,上肢肌力减弱或肌肉萎缩,臂丛牵拉试验阳性,压顶试验阳性。

  5.x线正位片显示,颈椎关节增生,或张口位可有齿状突偏歪.侧位片显示颈椎曲度变直,或反C型侧弯,椎间隙变窄,有骨质增生或韧带钙化,斜位片可见椎间孔变小。CT、MRI对定性定位诊断有意义。

【证候分型】

  1.风寒湿型:颈、肩、上肢串痛麻木,以痛为主,头有沉重感,颈部僵硬,活动不利,恶寒畏风,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紧。

  2、气滞血瘀:颈肩部、上肢刺痛,痛处固定,伴有肢体麻木,舌质暗,脉弦。

  3、痰湿阻络:头晕目眩,头重如裹,四肢麻木不仁,纳呆,舌暗红,苔厚腻,脉弦滑。

  4、肝肾不足:眩晕头痛,耳鸣耳聋,失眠多梦,肢体麻木,面红日赤,舌红少津,脉弦。

  5、气血亏虚,头晕目眩.而色苍白,心悸气短,四肢麻木,倦怠参力.舌淡苔少.脉细弱。

  【分型】

  1、颈型颈椎病,也称局限性颈椎病,是指头、颈、肩臂疼痛并有相应的压痛点,X线片显示无明显改变。此型临床上极为常见,是最早期的颈椎病.和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主要区别:没有手指串麻、肌肉萎缩等神经根刺激和压迫症状,有时二者不易截然分开。由于症状较轻,往往重视不够,以致反复发作时病情加重,不少反复落枕的病人多属于此型。

  鉴别诊断

  落枕:颈部一侧的肌肉因扭伤(如夜间睡眠姿势不良、枕头不合适等),或感受风寒而引起痉挛,出现肿胀、疼痛,头部偏向患侧,下颌歪向健侧,头部活动受限,动则疼痛加剧。疼痛呈牵掣状,可涉及肩背部和上肢,患处有肌紧张和压痛,多于起床后突然发病,轻者数日可愈,或拖延数周不愈和反复发作者。反复落枕者和颈型颈椎病不易区叫,二者治疗基本相同。

  颈部扭伤:颈部外伤史。颈部活动受限局部肌肉痉挛,并有压痛。

  2.神经根型颈椎病:以神经根受累为主要临床表现。

  (1)多数在30岁以上发病,起病缓慢,病程较长,反复发作。

  (2)颈、肩部疼痛,伴上肢放射痛及麻木,症状多为单侧,可伴有头痛、头晕、视物模糊、耳鸣等症状。

  (3)颈部僵硬,活动受限,棘突、棘突旁或沿肩脾骨内缘有压痛点。

  (4)影像学检查:X线正位片可见颈椎侧弯,钩椎关节不对称、增生,棘突侧歪,椎间隙狭窄。侧位片可见颈椎生理曲度变直、连线中断、成角、反张。CT、MRI检查有助于了解椎间盘突出,骨刺对椎管和椎间孔的侵占情况,以判断脊髓或神经根受压等程度。

鉴别诊断

  颈椎间盘突出症:多发生干青壮年,有明显外伤史,x线检查可能没有明显的退行性改变。

  脊髓空洞症:①起病年龄较早,多见20一30岁;②一侧或双侧上肢乃至上胸部呈一致性的痛温觉丧失,而触觉和深感觉无改变;③常合并有脊柱后凸、颅底压迹等先天性畸形,而无椎体增生及椎间隙狭窄等退行性改变;④霍夫曼氏征多为阴性;⑤手部肌肉萎缩明显,出现较单.可呈鹰爪状;⑥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者以迷走神经功能障碍明显,多有胃酸缺乏。

  腕管综合症:①疼痛麻木主要发生于桡侧手掌和拇、中、食指,以夜间发作为主,影响睡眠,常在反复甩手后缓解;②指压腕横韧带近侧缘,保持腕关节背伸位30~60秒,或侧血压时,仅将气压加至收缩压以上,可使拇、食、中指麻木、疼痛诱发或加剧;③无颈神经根压迫和放射性疼痛、麻木,压颈试验等阴性,颈椎X线片无改变;④腕管封闭后症状明显消退。

  胸廓上口综合征:常由于第七颈椎横突过大或颈肋所致,x线片可以显示.可见上肢麻木、疼痛、肿胀,锁骨上窝前斜角肌附着点区有压痛,并放射到手.斜角肌试验阳性(即医师摸住患者桡动脉,让患者深呼吸.同时头后伸,下顺转向患侧,桡动脉减弱或消失者为阳性,应与对侧比较)。

  3.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上表现头晕、恶心、呕吐、四肢麻木、双目视物不清,甚至猝倒,但无意识障碍。症状的出现常与头颈转动有关。诊断比较困难.需要结合临床综合分析确立诊断。

鉴别诊断

  美尼尔氏综合症:突然发作的剧烈眩晕,伴恶心呕吐,发作时出现规律性水平性眼属,有明显的缓解期,前庭功能减弱或迟钝,电测听检查,可有重震现象,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发现。

  4.交感型颈椎病:以头颈、上肢交感神经功能异常为主要临床表现。

  (l)多数病例有轻微的颈、肩痛等神经根刺激征,头痛、枕部痛、头胀、视物模糊、眼发涩或流泪、双侧瞳孔或睑裂大小不等,眼窝部胀痛等,耳聋、耳鸣.一侧面部无汗或多汗,手麻木、肿胀、发凉,心率不齐,心动过速或过缓等。

  (2)有上述交感神经功能紊乱的临床表现,并有神经根刺激征和颈排病的x线征象,则可确定诊断。无合并神经根刺激征的病例诊断比较困难,需同耳科、眼科、神经科共同会诊。

  5.脊髓型:以颈部脊髓受压迫为主要临床表现的颈椎病。

  (1)颈肩痛伴有四肢麻木、肌力减弱或僵硬,行走笨拙或双脚如踩棉花,甚至不能站立与行走。病程较长,逐渐加重或反复发作。

  (2)感觉障碍以痛觉减弱或消失为常见,手部肌肉萎缩,四肢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可引出病理反射。

  (3)脑脊液常规检查及生化检查正常,少数病历蛋白稍高。

  (4)颈椎x线平片所见与神经根型颈椎病相同,CT、MRI检查可以进步判断对脊髓受压的程度及部位的确定。

【治疗方案】

  一、急性期

  (一)临床表现

  1.颈、肩背疼痛剧烈、头痛头晕较甚,颈部僵硬,上肢麻木、疼痛明显,难以入睡。

  2.颈部活动功能严重受限,病变颈椎棘突、患侧肩胛骨内上角常有压痛,可摸到条索状硬结。

  3.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压顶试验阳性。

  4.X线正位片显示,颈椎关节增生,椎间隙变窄,张口位可有齿状突偏歪,侧位片显示颈椎曲度变直,或后凸畸形,有骨质增生或韧带钙化.斜位片可见椎间孔变小,CT、MRI检查对定性定位诊断有意义。

  (二)治疗

  急性期患者应首先低枕、仰卧休息3~5天,减少颈部活动。如患为脊髓型颈椎病,保守治疗无效时,应及时建议手术治疗。患者在卧床休息的同时,应采用以下治疗方法:

  1. 静脉滴注

名称

药物

天数

适应症

颈 
椎 
静 
滴 
1

5%葡萄糖250ml iv drip qd 
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 iv drip qd 
20 %甘露醇250ml iv drip qd 
地塞米松5mg(递减)iv drip qd

3~5

适应症神经根型:颈、肩部疼痛。下颈段病变可向前臂放射。手指呈神经根性分布的麻木及疼痛。症状多为单侧。可伴有头痛、头晕、视物模糊、耳鸣等症,颈部僵硬,活动受限。棘突、棘突旁或沿肩胛骨内缘有压痛点。

颈 
椎 
静 
滴 
2

5%葡萄糖250ml iv drip qd 
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 iv drip qd
20%甘露醇250ml iv drip qd

3~5

以疼痛为主。颈部疼痛尚可忍受。颈型:表现头颈、肩背部疼痛.或酸痛,颈部偏歪,活动正常或受限,触诊检查可有棘上韧带肿胀、压痛,棘旁压痛,多无放射痛。可有椎间隙改变和棘突偏歪,以下颈段多见。神经根型:颈、肩部疼痛。下颈段病变可向前臂放射。手指呈神经根性分布的麻木及疼痛:症状多为单侧。可伴有头痛、头晕、视物模糊、耳鸣等症,颈部僵硬,活动受限。

颈 
椎 
静 
滴 
3

5%GS500ml iv drip qd
葛根素500mg iv drip qd

5~7

以眩晕为主。椎动脉型颈椎病:临病床上表现头晕、恶心、呕吐、四肢麻木、肌力减弱,甚至猝倒,但无意识障碍。症状的出现常与头颈转动有关。

  2.口服VB1、VB6等神经营养药物。痛甚可服用少量的镇痛药,如扶他林、芬必得、英太清等。

  3.配合远端穴位,针灸止痛或远端穴位按摩止痛。针灸选穴:后溪、外关、落枕穴、绝骨等。按摩选穴:曲池、手三里、天宗、肩髃等,每日1次。

  4.病支局部进行理疗,每日l次。

  5.颈部局部封闭。

  6.小剂量牵引。

二、慢性期

  患者急性期卧床休息3~5天,进行上述治疗,症状基本缓解后,以入慢性期(缓解期)。

  (一)临床表现

  1.颈、肩背疼痛、头痛、头晕尚可忍受,颈部僵硬,上肢轻度麻木。

  2.颈部活动功能某些方位受限,病变颈椎棘突、患侧肩脚骨内上角常有压痛,可摸到条索状硬结。

  3.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压顶试验阳性。

  4.X线正位片显示,颈椎关节增生,张口位可有齿状突偏歪,侧位片显示颈椎曲度变直,椎间隙变窄,有骨质增生或韧带钙化,斜位片可见椎间孔变小,CT、MRI检查对定性定位诊断有意义。

  (二)治疗方法

  慢性期主要采用以下治疗方法:

  1.静脉滴注:用颈椎静滴2(以颈部疼痛为主),或颈椎静滴3(以眩晕为主)。

  2.推拿治疗

  (1)基础手法

  ①患者取俯卧位,医师站其旁,用双手拿揉颈部及两肩部,反复施准,时间2分钟,以放松肌肉为主。

  ②医师用拇指拨揉项韧带,由轻而重,重点施术于阳性反应物,反复施术,时间2分钟。

  ③医师用双手拿提两侧斜方肌,反复施术,时间2分钟。

  ④医师用掌根部沿脊柱两侧(胸1——胸7)做揉法,反复施术,时间2分钟,若局部有压痛点,可用双手拇指重点按压。

  ⑤医师用拇指揉点风池、风府、哑门、肩外俞、膏肓穴,时间各1分钟。

  ⑥患者取仰卧位,医师用小鱼际沿胸锁乳突肌自上而下做揉法,反复施术3——5遍,随后点按颈中穴(风池与翳明连线中点下2寸,胸锁乳突肌后缘处),时间约l分钟。

  ⑦医师用双手拇指连续按压锁骨下缘3——5遍(由内向外),随后沿左右上肢桡侧做拿揉法,点按内关穴,时间约1分钟。

  ⑧若颈椎侧弯、棘突偏歪,则采用颈椎定位扳动法(坐位)。以右侧为例,医师用右手拇指顶住向右偏歪的棘突,左手扶于头部左侧,嘱患者颈部前屈30°左右,左手向右侧推扳,此时可听到响声。颈椎侧弯手法同前。

  若颈椎间隙狭窄,采用颈部拔伸法,可听到响声(仰卧、坐势均可)。

  (2)对症治疗

  ① 颈型:点按肩髃、曲池、天宗,时问各1分钟。

  ② 神经根型:点按大椎、颈根穴(风池穴直下平第七颈椎,在斜方肌骨腹前缘,肩井前2寸凹陷处)、神门,时间各l分钟。

  ③ 交感型:医师用双手拇指连续按压那门至内关,反复施术3-5)遍,随后点按肝俞、肾俞。

  ④ 椎动脉型:推桥弓3——5遍,随后点按隔俞、太渊,时间各1分钟。若头晕明显者,则加点按百会、率谷、后溪,时间各l分钟。

  ⑤ 脊髓型:重症患者建议转院治疗,轻症患者对症处理。如伴有下肢症状,则点按鹤顶、阳陵泉、委中、血海穴,另参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手法进行加减。

3.针刺

  选穴:风池、肩外俞、手三里、合谷等穴。每日1次。

  4.耳针

  选穴.肝、肾、颈、颈椎、皮质下。每周2次。

  5.拔罐

  肩背部拔罐,每日l次。

  6.颈部采用中药离子导入。

  7.功能训练。

  【注意事项】

  1.推拿治疗前要排除颈椎骨折、肿瘤、结核、先天畸形等病症。

  2.治疗期间,患者低枕仰卧休息,减少颈部活动,注意颈部保暖。

  3.脊髓型颈椎病,重症不宜进行推拿治疗。

  【入院指征】

  l.颈、臂疼痛,处于被动体位症状不缓解。

  2.颈、臂疼痛,受压神经根皮肤节段感觉减弱,短期内出现明显肌萎缩

  3.头晕,目眩,视物不清,于被动姿态。

  4.出现颈髓受压,肢体麻木,运动显著不便。

  5.颈椎病反复发作,要求住院治疗者。

  6.诊断明确,常规治疗不明显,适应于输液、牵引或其他治疗者。

  【疗效标准】

  1.治愈:原有病症消失,颈、肢体功能、肌力恢复正常,能参加正常劳动和工作。

  2.好转.原有症状减轻,颈肩背疼痛减轻,颈、肢体功能改善。

  3.未愈.症状无改善。

  【出院标准】

  1.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无明显的后遗症。

  2.临床症状、休征减轻。

  【临床评定指标】

  治愈率>72.5%

  好转率>22.5%

  未愈率<5%< span=''>

  病死率O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