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胡希恕医案199

 本能学堂a昨年 2022-06-17 发布于河南

『医案199』张某,男,49岁,病历号120378。

1964年3月3日初诊:单腹胀(肝硬化),化验:总蛋白6.00%,白蛋白3.16%,球蛋白2.84%,TTT20,TFT ++++,SGPT252。腹胀大已月余,身无力,不能食,食则胀,噫气频,大便尚可,小便黄少,脉象弦大,气短而喘,面目黧黑,舌苔白厚。脉弦主饮,脉大主虚,统观各症亦中虚有水之象,法宜培土利湿。

大腹皮三钱,大腹子三钱,砂仁二钱,蔻仁三钱,木香三钱,木瓜三钱,桑白皮三钱,茯苓四钱,木防己三钱,苍术三钱,泽泻三钱,抽葫芦五钱,车前子六钱(布包煎),橘皮八钱,生黄芪三钱。三付。

3月6日复诊:药后腹胀已大减,但稍有腹痛,食渐香,饮少,气短而喘,噫气少,大便日一行,小便正常,苔白稍黄腻,脉沉弦迟,原方照服三付。

3月10日三诊:腹胀又减,腹痛已除,小便渐多,食少,身倦无力,夜寐不佳,大便正常,日一行,苔白稍黄腻,脉沉弦迟,上方减抽葫芦为三钱,三付。

3月17日四诊:腹胀大逐有减轻,腹痛也轻,饮食好转,上方去抽葫芦,黄芪增为五钱,加茵陈八钱,三付。

3月24日五诊:纳增,身较有力,有时打嗝,两胁疼痛,大便正常,小便黄,腹胀又减,脉沉弦迟,拟行水利湿、活血降气治之。

大腹子三钱,大腹皮三钱,砂仁三钱,蔻仁三钱,木香三钱,木瓜三钱,桑白皮三钱,茯苓皮四钱,木防己三钱,苍术三钱,泽泻三钱,车前子三钱(布包),橘皮八钱,生黄芪三钱,红花三钱,当归一钱,旋覆花三钱,降香二钱,茵陈八钱。三付。

3月31日六诊:诸症减,上方去降香,三付。

4月10日七诊:气短心慌,肝区稍痛,食好,口干不思饮,疲乏,大便日一次,小便如常,苔白粗而润,脉弦迟。

柴胡四钱,天花粉五钱,生姜三钱,党参三钱,大枣三枚,半夏三钱,厚朴三钱,橘皮八钱,苍术三钱,黄芩三钱,生牡蛎五钱,白芍四钱,当归三钱,香附三钱,炙甘草ニ钱,丹参八钱。三付。

4月17日八诊:心慌已无,胁痛已轻,精神好转,仍气短,早晨口干,饮食尚可,二便自调,上方三付。

4月24日九诊:气短心慌已减,肝区发坠稍痛,食后胱部不适,口不干,大便正常,小便黄,苔白粗,上方去厚朴,加枳实三钱,三付。

5月5日十诊:证候均减轻,肝区已不坠痛,食后脘部不适亦减,上方照服三付。化验:TTT19, TFT +++,SGPT92。

6月20日十一诊:右胁下时有疼痛,食尚可,但食后脘部胀满,心慌气短,时头晕,口苦,大便日一次,小便黄,苔白腻,脉沉弦。

柴胡四钱,黄芩三钱,天花粉五钱,生牡蛎六钱,桂枝三钱,干姜二钱,橘皮五钱,枳实三钱,当归三钱,红花三钱,苍术三钱,生石膏一两半,丹参八钱,茵陈五钱,炙甘草ニ钱。三付。

6月27日十二诊:口苦、心慌减,胁痛、头晕减轻,唯食后3~4个小时则胃脘胀满,嗳气,纳欠佳,大便日二次,不稀,小便黄,苔白而干,脉弦细。

橘皮八钱,半夏三钱,厚朴三钱,苍术三钱,大腹皮三钱,砂仁二钱,蔻仁二钱,木香三钱,木瓜三钱,生姜三钱,茯苓皮三钱,木防己三钱,泽泻四钱,茵陈八钱,车前子五钱(布包煎)。三付。

7月4日十三诊:药后精神转佳,胃胀满已减,唯少腹发胀,矢气多,小便黄,大便正,面色萎黄,胁稍痛,食不佳,苔薄白,脉弦细缓。协和医院6月下旬诊断“肝硬化”。上方加橘皮一两,三付,另鳖甲煎丸三两。

7月11日十四诊:上方加槟榔三钱,三付。

7月18日十五诊:腹胀已愈,食欲正常,纳后脘胀,胫微酸,神疲乏力,口干欲饮,头稍晕,脉弦细,上方三付,大黄蛰虫丸12丸,每日服1丸。

7月25日十六诊:诸症益趋好转,肝功能已渐恢复,续与前方消息其治,三付。化验:总蛋白6.71%,白蛋白3.48%,球蛋白3.23%,TFT +++,浊度14,SGPT106。



『分析』

一诊时病家的脉证表现:腹胀,乏力,纳差,嗳气,小便黄少,脉弦大,气短而喘,面目黧黑,舌苔白厚。

1、腹胀、乏力、纳差、嗳气——太阴病;

2、苔白厚、小便少、气短——水毒为患;

3、喘、面目黧黑——水毒严重之象;

综合而言,本证是太阴运化失常,体内水毒亢盛,可以考虑木防己汤治疗,如果脉象无力,再合上茯苓饮或者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更合适。

胡老此时选择的是茯苓导水汤加味治疗,这首处方源自《医宗金鉴》,也是利水去湿的。二诊至六诊的情况与一诊大同小异,治疗也类似。

七诊时病家的脉证表现:气短心慌,右胁稍痛,纳可,口干不思饮,疲乏,大便日一次,小便如常,苔白粗而润,脉弦迟。

1、胁痛、口干、疲乏、脉弦、纳可、二便常——少阳病,不兼阳明太阴问题,考虑柴胡桂枝干姜汤证;

2、气短心慌、苔白粗润——水毒为患,考虑苓桂术甘汤证;

综合而言,定为柴胡桂枝干姜汤合苓桂术甘汤治疗。

胡老此时选择的是小柴胡汤合瓜蒌牡蛎散、当归芍药散等加减治疗。整体思路一致,胡老增加了养血、行气之力。八、九、十诊情况与之类似,治疗也基本一致。十一诊时,胡老采用柴胡桂枝干姜汤加活血、清热等药物。

十二诊时病家的脉证表现:食后心下胀满、嗳气、纳一般、便日二行,溲黄,苔白而干,脉弦细。

1、食后心下胀满、嗳气、纳一般、便日二行——太阴病;

2、溲黄、苔白而干——兼有热象;

综合而言,茯苓饮加麦冬等药。

胡老此时还是选择茯苓导水汤加减治疗。十三到十六诊与之类似,增加了鳖甲煎丸、大黄蛰虫丸等活血祛瘀之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