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乡 一一赵登昶 原创 今晚我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小村庄,底矮的青砖墙上挂着一个烤漆蓝牌,牌上写着三个白字“赵家墩”。偶尔有一两个老人颤抖着手拄着拐杖坚持支撑着身体不会倒下,一双浑浊的眼睛看向远方,感觉等待什么,又感觉没等什么。应该理解为希望看到自己的子孙们回来和自己一起安享晚年的绕膝之欢。却又不希望他们回来,因为这个贫穷古老的地方不能养活他们,会限制了他们自由的脚步。 二十世纪末二十一世纪初期,随着南下打工和下海经商的大军,年复一年村庄里的人越来越少。老人和孩子跟着年轻人去了南方加上已故的留守老人,小学校人去楼空关闭了。村庄也失去之前的喧闹,几乎也都是人去楼空,只剩一两家有老人留守支撑着,不久这里将是荒无人烟。村长现在还有几个老弱残兵能听他吆喝几声。再过一阵子光杆司令只能自己吆喝自己了。 外出的人们究竟活得怎么样了呢?改革开放初期,有的靠违法犯罪发了财,有的关在大牢里;有的靠投机取巧发了财,有的血本不归亏得像个“瘪狗瘟”;有的在打工仔在城市的夹缝中或贫民区域坚强地活着,把希望都寄托在下一代读书上能出人头地;有的靠实干发了财,一回头感觉自己身体也熬累垮了!有的站在国外的海边望乡呢!真是人态万千! 我属于哪一种人呢?我也说不清,应该属于没文化也能自学,没钱口袋里也能每天叮当响个不断。我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呢?我也说不清,是诗人、文学家、打工仔、商人?自我评定一下,我是在一个本份的扔砖的农民工子弟。 故乡是每个人心中安定的港湾,但这些港湾总有一天要在心中彻底消失。农村的地都承包到少数种地能手的手上,农业机械化导致牛也没活干了,诞生了“合法地主”! 这样一来,牛和人都闲下时间了。牛闲了变成了餐桌上的美食,人闲了在城市到处游荡该找工作的找工作,该犯罪继续犯罪! 故乡快没了,故乡印象中的天然芦苇荡也被人毁了搞开发,开发搞砸了变得啥都不是。于是我只能在梦里望乡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