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姚景强 | 分陕而治与召公邵原采邑及邵姓

 大河文学 2022-06-17 发布于河南


凡发表于大河文学的作品,将自动同步发布于腾讯新闻、腾讯快报、凤凰新闻、网易新闻、360图书馆、一点资讯等六大媒体平台,被多渠道传播。阅读量较高的文章还将发布于人气火爆的今日头条、百家号、搜狐新闻、简书等大河文学融媒体矩阵平台。需转载原创文章的可申请授权(编辑微信:dahewenxue2020)。大河文学投稿邮箱:dahewenxue@126.com



屹立在王屋山西部邵原村泰山岭上的召公雕像

在中国历史上,周灭殷商王朝之后,又有西周、东周(即春秋、战国时期)之分。西周王朝建立两年后,周武王劳病而逝,其子周成王年幼,由周武王之弟周公旦和上卿召公奭辅政。广义上的周公,为周代的爵位,得爵者辅佐周王治理天下。历史上的第一代周公姓姬名旦(约公元前1100年),亦称叔旦,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因封地在周(今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北),故称周公或周公旦。他是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历史上有很多周公之说。比较出名的是易经中提到的周公解梦。召公,又作“邵公”“召康公”“太保召公”。姓姬名奭(shi),周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其采邑在召(今陜西歧山西南),曾辅助周武王灭商,被封于燕(今河北北部),是后来燕国的始祖。因最初采邑封于召,故称召公或召伯。
当时,西周灭商之后,天下很不稳定,周公旦和召公奭二人决定分陕而治。据台湾学者潘富俊所著《诗经植物图鉴》曰:“周公治理的南方即周南,约当今河南省西部洛阳到湖北省北部一带;召南为召公奭统治之诸国,约当今河南省西部及陕西一带。”当然,历史上周南的确切地理位置也颇有争议,其中就有“江汉汝水一带”之说。但是,据《河南历史》一书载:“周武王死后,他的儿子成王姬诵幼年即位,由周公旦和召公姬氏辅政。周公以为洛阳一带居'天下之中,四方入贡道里均’,决定在这里营建新都,作为统治东方的中心。”这就是成周。“成周建成后,周成王常在此居住,朝会诸侯,处理军国大事。成周有重兵驻扎,周公又'迁九鼎于洛邑’,于是洛邑(成周)和关中的镐京(宗周)成为西周王朝的两座都城。
周代有畿内封邑和畿外封国之说。洛邑,是周公旦封地——周南区域内的一座小城。西周灭亡后,公元前770年才真正成为东周的都城。《史记·周本纪集解》也明确指出:“挚虞曰古之周南,今之洛阳。”分陕的具体位置,在史籍《水经注》中记载为以陕城(陕陌)为界,而在《括地志》中则记载为以陕塬为界。这样,周公旦就可以把主要的精力用于防备殷商遗民的反叛,稳定东部新发展的领地;而召公奭的责任就是进一步开发黄河中游地区的农业生产,建立巩固的经济后方,为周王朝进一步开拓疆土解除后顾之忧。“周召分陕”,是以今河南省三门峡市的“陕县”为分界线,把西周王朝的统治区划分为东西两大行政区,由周王朝的开国重臣“分陕而治”。当年周、召二公商定后,凿了一根高三米五的石柱栽于分界之处,称作“立柱为界”。据史籍《左传·隐公五年》记载:“自陕而东者,周公主之;自陕而西者,召公主之。”“周召分陕石”看起来其貌不扬,但当时却极为重要。成语“分陕之重”,即能让人掂出分量。“周召分陕”,意义极其重大,在武王病逝、成王年幼、周公备受怀疑(传说周文王有100个儿子,其中10人为嫡。因周公旦为周文王之嫡,召公为周文王之庶,故恐周公篡位)的情形下,这个举措稳定了人心,为初创的周朝走向安定强大奠定了基础。
“周召分陕石柱”原立于陕塬(今河南陕县张汴塬),后移至陕州北城墙上,唐朝时期有人作铭于上,谓之“周召分陕所立界石”。据河南三门峡市政协文史资料载,“分陕石柱为灰绿岩柱……是老陕州的地理标志”。民国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三月,“周召分陕石柱”北移至陕州民众教育馆。1957年因三门峡大坝蓄水,陕州城属淹没区,移至人民公园。1967年移至市图书馆。1977年移至文化宫。1981年移石于三门峡博物馆。当时石柱位于院子正中间,1988年移到车马塑像展厅门口的水池旁保护收藏。2005年7月20日,采用封闭式保护。
据历史学、考古学、地质学专家考证,“周召分陕石柱”是中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的最早一块界石。古籍所称“陕西”,均指今河南省陕县以西的地区。元、明两朝之后,陕西省之得名亦源于此。

收藏在三门峡博物馆的“周召分陕石”
“分陕”之后,召公掌控周王朝王畿之地,着力发展农业生产,建立巩固的后方经济。在“普天之下,皆为王土”的周初,仍然是封建的农耕社会。召公在辅佐成王时,深知要发展农业,就要了解民情。因此,他经常外出巡查,了解百姓疾苦,广施惠政。《召伯息遗爱》讲得就是这样一个故事:相传,他每次下乡巡查,总在田间地头处理民间事务。一天,召伯来到陕县乡下,地方官吏要百姓腾出房子让他休息,烧茶备饭招待他,马上被他制止。他说:“不劳一身,而劳百姓,不是仁政。”召伯就坐在山野的棠梨树下休息,摘吃棠梨果子解渴,并高兴地夸赞说:“这甘棠真好,要好好保护这树,不要乱砍伐当柴禾烧了。”后来,人们在陕县城里建召伯祠,院里栽上甘棠树,并编歌谣代代相传。很多年后,唐代诗人杜甫途经陕县耳闻此事,曾有诗曰:“天寒召伯树,地阔望仙台。”中唐大历十才子之一韩翃也有诗曰:“春桥杨柳应齐叶,古县甘棠也作花。”而周公当时掌控今洛阳及东方广大地区,由于召公注重发展农业,有了巩固的后方经济,才使周公解除了后顾之忧,可以全力投入平叛战争,并以洛阳为中心开拓出广阔的疆土。由此结果看,“分陕而治”实在是高明的双赢措施。
待天下安定,成王也长大成人,周公随即还政成王。数年后,周公病逝,而召公的地位就显得越发重要。又过些年,成王也病逝,临终对太子(即将继任的康王)很不放心,把他托付给召公、毕公(周文王第十五子,名高,周武王灭商朝以后,封他于毕地——在今陕西咸阳市东北,一说在今西安市西南,故称毕公)、毛公(周文王第九子毛伯,受封毛国,在今河南宜阳一带)。召公作为托孤重臣之首,责任重大。此时,他已是经历文王、武王、成王和康王四朝元老,年事已高,却仍勉力处置政事,教导新君。对于康王这样的太平君王,召公唯恐其不知创业之艰难,反复申说王业来之不易,告诫康王务必节俭,勿多欲,以笃信治天下。在召公等人的辅佐下,周康王时期成为周朝的盛世,国力强盛,经济繁荣,天下安宁,刑具四十多年不用。后人把这段时期与成王统治末期合称为“成康之治”。

雄居于王屋山邵原村南的召方阁
接下来要说的是,召公最初的封地在燕,采邑在陜西歧山西南的召,他与今济源王屋山西部的邵原有何关系呢?这是因为,召公奭和周公旦一样,都是武王伐商大业的重要助手,是周王朝的开国元勋。当时,周公、召公的采邑都分别在陜西岐山南北的周、召两地。封地则是周公在鲁,召公在燕。但他俩都被留在朝中任职,均以其子前往封地代行君王之位。因为采邑制盛行于周代,卿大夫在采邑内有统治权并对国君承担义务,采邑为世袭。也就是说,采邑有行政权,就是由你统治采邑;然而,封地没有统治权,但是税收归你。邵原古为召方国都,后属冀州,称郫、邵或郫邵。据《文化济源·采邑为姓说邵姓》一书载,周王室东迁(公元前770年)后,因为周初召公是“文、武、成、康”四朝元老,他的子孙袭召公一直是周朝的执政大臣。因此,召公的采邑也随之东移,即“别受采邑,在今济源市邵原”。清《济源县志·卷一·沿革》也有这样的记载:“召公采邑在今邵原南。”后来,燕国被秦所灭,召公的子孙以原封地“召”为姓,称“召氏”。另据《氏族博考》所载:“召与邵,春秋本一姓,后分为二。”由此可见,召氏和邵氏其实同出一姓,只是写法不同而已。
至于召姓改邵姓的原因,史无记载,改姓的时间也说法不一。据有关学者考证,召改邵是在秦朝建立前后,但至汉代仍有以召为姓的。此后,因召姓多改为邵姓,故召姓也就不多见了。 


作者简介

姚景强,河南省济源市人,现居广东省深圳市。1976年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先后任工程兵某部新闻报道员、新闻干事,济源市人武部党委秘书。长期从事新闻写作兼搞文艺创作。曾在《解放军报》长征副刊和《人民工兵》《奔流》《牡丹》等杂志发表过小说、散文、报告文学。正式出版《卢仝文化研究》《文脉思礼》两部著作。曾任济源市总工会办公室主任,《焦作工人报》特约记者、《济源日报》社记者、济源市政协文史委副主任。现为济源市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济源市老干部通讯组副组长,济源市卢仝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洛阳万里茶道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原小燕 | 山村四月天

李喜平 | 行走南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