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下孩子后,它一点点吃掉自己,直至死亡

 skysun000001 2022-06-17 发布于北京

图片

加州双斑章鱼(图片来源:Tom Kleindinst/Marine Biological Laboratory

雌性章鱼在产卵后,行为会变得古怪、疯狂,会开始自毁行为。它们也会最终因此死亡,寿命只有1年左右,医生只会交配一次。而在这类生物中,看似宿命的循环中隐含着深刻的生物学机制。研究人员发现,如果这个过程出现在人体内,人或许也难逃一劫。

撰文 | 玛格丽特·奥斯本(Margaret Osborne

编译 | 不周

编辑 | clefable

章鱼,也叫八爪鱼,一直是科学领域的“网红”,它们既是高智商的问题解决者,也是狡猾的逃跑艺术家。同时它们还身怀瞬间“变身”(改变皮肤颜色、纹理和形状)、断肢再生等神奇能力。因此,无论大众还是科研人员,都深深地为其着迷。

未交配的成年雌性章鱼非常活泼,是海洋中敏捷的捕食者,总是会离开巢穴去捕食。然而,它们这样聪明,却不像绝大多数头部较大的动物一样长寿,反而寿命很短。章鱼是单次繁殖(动物在死亡前只有一次生殖过程的生殖策略)动物,雌性章鱼总会在产卵后出现自毁行为,导致自身死亡终年1岁左右。而雄性章鱼通常会被雌性杀死,或在几个月后死去。

像所有新手父母一样,雌性章鱼在产卵后会无微不至地照顾自己的宝宝。它会一直守护在洞穴里,抵御捕食者,并不断向章鱼宝宝们吹气,以保证供氧。”但此后,它的行为会变得异常古怪:停止进食并开始自残,撕下自己触腕上的表皮,甚至吃掉自己的触腕。这些举动会造成它们生理机能消退,最后导致死亡。这种现象也是的雌性章鱼很少能活到宝宝从卵中孵化之时的原因。

关键的改变

1977年,有研究发现,这种现象的起因是它们体内的视腺(optic gland)。在章鱼大脑视叶附近存在2个视腺,类似人类等其他脊椎动物的脑垂体。若切除视腺,这些雌性章鱼会放弃抚育章鱼宝宝,恢复进食,其寿命也会延长数月左右,有些甚至会再次交配。但视腺究竟如何引发章鱼这样可怕的行为方式?这仍是个未解之谜。

2018年,美国芝加哥大学的研究团队利用基因测序技术,对两只处于不同衰退阶段的雌性章鱼的视腺进行了RNA测序。结果显示,在交配前,章鱼的视腺会表达高水平的神经肽,这种分子会促进它们寻觅食物。但在交配后,视腺表达的神经肽量会降低,而儿茶酚胺、类固醇等的合成会明显增加,其体内的性激素、胰岛素及胆固醇代谢会受到这些分子的调控。

图片

加州双斑章鱼(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近日,在一项发表于《当代生物学》的研究中,他们和其他研究人员一起利用质谱技术,检测了加州双斑章鱼Octopus bimaculoides)在交配后体内一系列生化途径的变化,而这些变化可能正是导致它们自我毁灭的原因。在章鱼交配后,其体内的一条生化途径会发生变化,提高章鱼体内7-脱氢胆固醇(7-DHC)的水平

7-DHC,是合成胆固醇的前体物质。“我们知道,从饮食角度来看,胆固醇无疑是非常重要的(胆固醇主要有两个获取途径:食物摄取和体内合成),而它在身体不同的信号系统中也至关重要。”这项研究的主要作者、华盛顿大学(University of Washington)心理学与生物学助理教授Z.Yan Wang提到,“从细胞膜的流动性到压力激素的产生,胆固醇均参与其中。但当我们发现它在章鱼的生命周期过程中也发挥重要作用,真是令人惊讶。”

多种改变带来致命一击

研究人员分别检测了已交配与未交配的雌性加州双斑章鱼的视腺,发现了在生殖后,加州蓝斑蛸体内有3条生化途径会导致它们体内的类固醇激素水平提高。第一条途径是孕激素的产生,它在动物生殖后的哺育阶段起关键作用。另外两条途径分别会产生7-DHC和胆汁酸中间体,而在过去,研究人员并未发现这两种物质也与动物的单次繁殖行为相关。

图片

在产卵后,雌性加州双斑章鱼体内会出现更多的7-DHC、孕烷类固醇和雌性胆甾醇等物质。图片来源于论文

“令人震惊的是,雌性章鱼在死亡前,它经历的这一系列变化可能已经导致它疯狂了。”芝加哥大学(University of Chicago)的神经生物学教授、文章的合著者Clifton Ragsdale表示,“也许是经过两个,或是三四个变化的共同影响后,章鱼才出现了精神失控。目前,我们至少发现存在3个明显相互独立的类固醇激素生化途径,可以解释这些动物表现出的多种行为。”

其中一些生成胆固醇的生化途径,也存在于哺乳动物和啮齿动物体内。实际上,而在人类体内,高于正常水平的7-DHC也是有毒的,这是一种遗传性疾病——史-莱-奥综合征(Smith-Lemli-Opitz syndrome,SLOS)的病理标志物。这种病的常见表现为生长发育迟缓、智力障碍、小头、并指等。如果儿童体内7-DHC转化为胆固醇的酶发生突变,导致7-DHC的水平紊乱,这很可能导致他们出现自残行为。

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生物实验室(Marine Biological Laboratory, Woods Hole, Massachusetts)的资深科学家罗杰 T. 汉隆(Roger T. Hanlon)认为,“这是一项兼具优雅与原创性的工作,解决了存在已久的、在多种章鱼中都存在的繁殖与程序化死亡的谜题。”

“这项研究的重要之处在于,让我们认识到,人类和章鱼体内高水平的7-DHC都与致死性和中毒相关,”Z.Yan Wang说,“于我而言,这真的很有趣,因为这两种动物在进化上是那么不同。”Z.Yan Wang还表示:“这些发现表明,胆固醇代谢和神经退行性疾病、寿命之间存在关联,”这使人们能深入理解无脊椎动物体内胆固醇的生化途径。”在未来,她和同事可能会进一步研究还有哪些分子会导致章鱼的程序化死亡。

原文链接:
https://www./smart-news/scientists-figure-out-why-female-octopuses-self-destruct-after-laying-eggs-180980088/
https:///forefront/biological-sciences-articles/the-grim-final-days-of-a-mother-octopus
https://www./article/2320207-a-steroid-might-be-why-octopuses-starve-themselves-after-mating/
https://www./scientists-close-in-on-why-octopuses-tragically-destroy-themselves-after-mating
论文链接:
https://www./current-biology/fulltext/S0960-9822(22)00661-3
https://journals./jeb/article/221/19/jeb185751/33815/Multiple-optic-gland-signaling-pathways-implicate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