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明枪可躲,暗箭难防”。蚊子好歹还能看得见吧?紫外线可就不一样了,它会“隐身”。很多人觉得,紫外线不就是让我变黑点儿吗?一个冬天又白回来了,不怕!但是,你根本不了解紫外线真正的“野心”啊!世界上的光分为两种,一种是可见光,一种是不可见光。 肉眼可以看见的光(波长400nm~760nm),看上去是黄色的,实际上它有“红、橙、黄、绿、青、蓝、紫”7种颜色。这么漂亮的光,性格也相对温和一些,对我们人类还是很友好的。而在红光和紫光范围以外的光,我们看不到,也称为红外线(波长大于760nm)和紫外线(波长290~400mn)。波长是什么,太复杂了,这里不去展开解释,我们只需记住:波长越短,穿透力越强(顾名思义,对皮肤伤害越大)。看到紫外线下面的UVC、UVB、UVA了吗?它们是紫外线培养的三个得力干将。 UVC波长最短,杀伤力(穿透力)最强,短时间就能灼伤皮肤。但也不必害怕,臭氧层已经帮我们吸收掉了UVC。 它们俩常常一起行动,UVB先在皮肤表层使劲蹂躏,渐渐的,我们开始脸红、脱皮、发炎...... 然后它又跟着UVA潜入皮肤基底层,皮肤一看,都捅到我的老窝了,赶紧派出黑色素来抵抗紫外线,一大群黑色素的到来,也让咱们的皮肤看上去黑了一圈(是不是突然觉得,晒黑的过程,还挺让人感动的?)。如果这时候咱们还不采取防晒措施,UVA会继续深入皮肤真皮层,躲在这里的胶原蛋白和弹性纤维也会被破坏。 最后,我们的脸蛋开始干燥、失去弹性,皱纹也悄悄爬了上来。你们看,紫外线是不是真的很可恶?而且,对患友们来说,紫外线通常会更容易伤害到我们。比如做过放疗的患友,87%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皮肤损伤。大致分为两种情况:- 放疗结束3个月以内出现的急性皮肤损伤,包括红斑、干性/湿性脱皮;
- 部分皮肤损伤可以长达3个月以上(晚期放射性皮肤损伤),包括皮肤变薄、毛细血管扩张、萎缩、纤维化。
这时候如果不注意防晒,对原本就受损的皮肤无疑是雪上加霜,甚至可能导致局部产生癌变。 另外,美国一项“针对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接受帕尼单抗治疗的皮疹管理”的全国调查研究显示,日光照射会加剧抗EGFR疗法引起的皮疹。同时研究还总结到,先发制人的推荐患者进行皮肤管理干预,比如使用保湿剂、防晒霜、紫外线防护服等,对降低治疗过程中的皮肤毒性程度很有帮助¹。因此,在靶向治疗期间,患友们要尽量避免日光直晒,可以使用SPF>18的防晒霜,出门最好撑太阳伞,穿长袖衣裤等。(挑选指南在后面)同理,在服用其他可能有皮肤毒性的药物时,防晒也是很有必要的哦~ 但是,不少患友会担心,防晒霜成分太多,会不会促进肿瘤复发转移?先不要自己吓自己,这一点其实还没有权威的研究证明哦~虽然FDA(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认为全身吸收>0.5ng/ml的防晒霜,将提高致癌风险。但我们平时用的量,是远远达不到这个水平的。(离开剂量谈毒性简直是耍流氓的行为)如果实在是不放心,患友们可以选择物理防晒霜或者防晒物品来防晒。具体该怎么挑选,继续往下看。明明涂了防晒霜,怎么还是晒伤了啊?因为方法不对!(呐喊~)海心给大家总结了防晒三步曲,拿走不谢!第一步:看天色出门 这里的看天色,不是让你看有太阳与否,而是看看当前的紫外线指数。不要以为阴天就没有紫外线,这是它惯用的“障眼法”。 怎么看紫外线指数,非常简单。打开手机,下载一个天气预报的软件,里面通常会显示当下的紫外线指数。然后我们对照《联合国环境组织》对紫外线的强度划分表,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紫外线达到3及以上时,建议采取防晒措施哦。 这一步对于患友来说,至关重要。市面上的防晒霜通常分为物理、化学、混合型防晒霜。化学防晒霜,顾名思义,会发生一些化学反应。防晒霜分子由皮肤吸收,然后代谢出来。对皮肤可能会有一些刺激性,引起过敏现象。皮肤比较脆弱的患者,要谨慎使用。物理防晒霜就比较简单粗暴,直接将紫外线阻挡在外,质地一般会油腻厚重一点,但是安全无毒,不会被皮肤吸收。混合型就是物理、化学防晒霜的结合。大家可以根据下面这个成分表去判断一款防晒剂的属性。物理型还是化学型,建议根据自己的皮肤状态来挑选,如果患友们皮肤比较敏感,建议使用物理防晒霜。SPF值是很多人在购买防晒霜时首要关注的,而且认为SPF指数越高,防晒黑的指数就越高。海心在这里“澄清”一下。 SPF主要是防UVB的(中间的原理省略500字),简单来说就是防晒红。那SPF后面的15、30、50又是啥意思呢?举个例子,假设什么都不涂,在烈日下1分钟会晒红,那么涂抹了SPF30的防晒霜,需要30分钟才会晒红,以此类推。 PA主要是防UVA的(原理就不讲了哦),这才是女孩子们关心的防晒黑指数,后面通常会以“+”号来体现防晒值。 通常是有三个等级,PA+、PA++、PA+++,+号越多,防晒黑能力越强。 虽然两个指数都是越高越强,但并不代表我们闭着眼睛买更高指数的防晒霜就行。 指数越高,对我们的皮肤的压力也越大,尤其是一些化学防晒剂,过敏反应发生率可能也更大。软防晒做好了(防晒霜),再配合硬防晒(防晒物品),才能把紫外线的路堵得死死的。你是怎么挑选太阳伞的?是不是只看颜值和价格?其实,买太阳伞,我们需要关注4个点。国家《纺织品防紫外线性能评定》规定UPF≥30,并且UVA透过率<5%才是合格的防晒产品。建议选择UPF40以上的太阳伞,防晒效果更好。 这里主要指伞面的材质,推荐有黑胶涂层的布面,遮光率更好。伞骨就是支撑伞的那一根根的架子,伞骨数量越多,抗风能力越强;一般太阳伞都是6-8根左右比较好。 最后看看伞骨的折数,也就是收缩的时候可以折叠的次数,一般太阳伞都是3折左右,有一些比较小巧的太阳伞可以做到5折。但是从质量上来讲,伞骨越多、折数越少的伞质量会更好。同理,挑选防晒衣也要看UPF和UVA透过率,具体指数参考太阳伞即可。好了,以上便是海心为大家整理的夏日防晒攻略,觉得有用的话,就分享给更多的患友们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