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年读一遍《论语》(2022.23)

 读书和做人 2022-06-18 发布于河北

《论语》十讲

为原书每一段话备注标引,给每一个标引词群集类分;

按照一定规则将大类排序,于是有了全新的《论语》。

第八讲 品评

一个人的价值观、是非观决定着他对自己和他人,以及事事物物的品评。

反之,从一个人对自己和他人,以及事事物物的品评也可看出他的价值观和是非观。

这一讲主要收集孔子对自己、对弟子、对外人及外物,以及他人对孔子的品评。

【弟子评】

1.10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7.38 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孔子关心时政,每到一地都喜欢听取当地的政事。他是去找别人、求别人,去“问”来的,还是别人主动来找他、告诉他,他“闻”来的呢?

“闻”“问”二字同源,早先只有“闻”,没有“问”。这里的“闻”到底是“问”还是“闻”,正是子禽想知道的。

子禽,陈亢的字。

子贡,子赣的简写,端沐赐(亦作端木赐)的字。孔门二期生,“孔门十哲”之一,长于言语,擅长应对宾客。家富累千金。历相鲁、卫,终于齐。史载: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子贡一使,使势相破,十年之中,五国各有变。

子贡回答说老师品德好,名声在外,都是别人来找他的。别人来找他,或者就是想把政事告诉他,听听他的意见建议;或者在闲聊天中,聊着聊着老师想知道什么自然就聊到什么上去了。这大概是老师比别人高明的地方。

“其诸”表示不肯定的语气,意如“恐怕”、“大概”。

温,温和仁厚。良,善良贤德。恭,恭敬庄重。俭,俭约朴素。让,谦虚礼让。这是子贡对老师的评语,或者是弟子们统一过、公认的评语。

【弟子评】

5.13 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文章:文献典籍,指孔子传授的诗书礼乐等。

孔子有没有写过“文章”?应该有吧,肚里那么多东西,除了讲学就不自己写点什么?虽然他说“述而不作”,但他出口即为“文章”,弟子们记录下来就是《论语》。

孔子写出来的东西,讲出来的东西,是他先想明白的,然后也写明白了、讲明白了,所以弟子们“可得而闻也”。

性:人的本性。

“人性”与“天道”,估计孔子自己都没有弄懂,所以更讲不明白。老子都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既然弄不懂、讲不明白,所以孔子就很少讲,全靠弟子们各人体悟,所以说“不可得而闻也”。以至于荀子和孟子在“人性”上分歧那么大。

【弟子评】

9.11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喟然[kuì rán],叹气的样子。

末,无、没有。

由,途径,路径。

 仰:仰视,敬慕.

弥:更加。

坚,坚固,字面意思是是越钻越硬,实际是越钻研探索越觉得博大厚实。

循循然,有次序地。

诱,劝导,引导。

卓尔[zhuó ěr],高高直立的样子,形容一个人的道德学问及成就超越寻常。

颜渊仰望老师(的道德),越发感觉到老师的崇高;钻研老师(的学说),更加感觉到老师学问的厚实。老师刚才还在前面引领我们,忽然又到了后面进行督促,真是殚精竭虑、兢兢业业呀。老师教学,循循善诱,循序渐进,用各种文献使我在知识上日益广博,又用一定的礼节来约束我的行为,使我想停下来都不可能,

颜渊感叹“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意思是:“竭尽我的极限,可能会做出一些成就,但是要想做到老师那样的卓尔不群,却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做。”

孔子对老子的评价:“鸟,我知它能飞;鱼,吾知它能游;兽,我知它能走。走者可用网缚之,游者可用钩钓之,飞者可用箭取之,至于龙,吾不知其何以?龙乘风云而上九天也!吾所见老子也,其犹龙乎?学识渊深而莫测,志趣高邈而难知;如蛇之随时屈伸,如龙之应时变化。老聃,真吾师也!”

【他评】

3.24 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仪”是卫国边境上的小城。

“封人”是管边界封树的小官。封树,是封土植树,以为界标。

仪这个小城一名管树的小官,口气却是不小,他想见孔子,还说大话:“凡是君子到我这个地方,没有一个我见不着的。”那意思好像是说,你不见我你就不是君子。这个人呀可能是好道,好君子这一口,也可能单纯是追星,是想以此作为四处吹嘘的凭借。

“从者”是指跟随孔子周游列国的学生。从者进行了通报,并带这个人去见孔子。

见了之后,孔子并没有出来送这个人,说明这个人并不怎么受孔子待见,可能只是不得不见。

见了孔子出来,还是说大话:“你们有什么好担心的?天下无道已经很久了,老天将让你们的老师出来行教布道,宣传上天的旨意。”他对孔子倒是很推崇。

木铎,是带木舌的金属铃铛。古代颁布政令时要摇木铎,召集大家来听。

【他评】

9.2 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

《周礼》以500家为一党。党是州、乡以下,闾、里以上的单位。“达巷”是党之名。“党人”,即乡党之人。

达巷党人的话是讽刺,他说:“孔子多么伟大呀,什么都懂,但是在哪一方面也成不了专家。”

孔子对他的弟子们讲,如果让他在“射”和“御”两者之间选择,他会选择御。

“射”和“御”都是六艺之一。古代战车,射手和御手分工协作,相互配合。射手是瞄着固定的目标射,盯着的是一个点,孔子用之比喻“精”。御是拉着射手到处跑,只有到处跑,才能找到合适的目标,孔子用之比喻“博”。

“博”和“精”,两全最好,但是两全很难做到。有人选择精,有人选择博。孔子支持博,所以孔子应该算是通才,而不是某一方面专家。

联系孔子说的“君子不器”可知,如果放在今天让孩子选文、理科,他肯定会选择文科。选择理科是为了便于找工作,选择文科是为了活得更明白。

【他评】

9.6 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9.7 牢曰:“子云:'吾不试,故艺。’”

太宰:官名,又称冢宰。本指天子的六卿之一,辅佐帝王治理国家,执掌百官。春秋时各国也多设此职。

纵:让,使,不加限量。

某国太宰问子贡:“您的老师是圣人吗?他怎么会那么多本事呀?”子贡以老师为自豪呀,他回答道:“我的老师是天纵之才,他是老天一心要造就的圣人,并且多才多艺。”

孔子听说以后,纠正道:“太宰哪里了解我呀?我出身卑贱,为谋生活,才学会了那些粗陋的本事。君子需要这么多才能吗?不需要的。”

君子的任务就是学习和思考,从读万卷书中学习,从行万里路中学习,从“走出去、请进来”中学习,思考关于宇宙时空、社会人事、历史兴衰等等规律,而不必为吃喝发愁,不必为生活琐事费心。事务性的工作自然有“劳力者”去做,君子要做的就是“劳心”,加以适当地锻炼,比如射、御等。

孔已己的“多乎哉?不多也”大概就是学自这里,但是他理解错了,所以他才考不上秀才的。

【他评】

14.38 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石门,不是指河北省省会石家庄的旧称,而是指鲁城的外门。

晨门,负责早晨开城门的小吏。

小吏对孔子的评价很对,也可能是当时社会上普遍对孔子的评价。

【他评】

14.39 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既而曰:“鄙哉,硁硁乎!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深则厉,浅则揭。”子曰:“果哉!末之难矣。”

磬,石制打击乐器。

孔子曾学琴于师襄子,击磬也是跟师襄子学的。师出名门,有一定的功力。

荷,肩扛。

蒉,kui,4声,草编的筐子。

鄙,俗气。

硁硁,keng,1声,击磬的声音。

厉,是穿着衣裳过河;揭,撩起衣裳过河。

果,果决。

末,通“蔑”,无的意思,没有办法。

难,辩难。

孔子在卫国谋到一个岗位,但是并不满意,过得不快乐,在家击磬,抒发情怀。

有个担草筐的人从他门前经过,听出了孔子有心事。他说,听你的磬声,是有心事吧。听了一会儿又评论说,硁硁之音,太俗气了。没人了解你,你不就那点事嘛。《诗经》里说,涉世如过河,深有深的办法,浅有浅的办法。能不湿衣服最好,不能不湿那也没办法。

孔子听到后说:“果真如您所说呀!如果能有您这样的境界,那世上就没有难事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