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词格律学习(一)

 野渡无人舟自横 2022-06-18 发布于上海

因最近重拾诗词写作,与网友和一些老师交流,因此将我原来有关诗词格律的学习记录以及心得成文,供有兴趣的朋友参考。

本篇为第一部分:含总说、四声浅析、用韵。

文章图片1

一、总说

现代人最熟悉的诗词就是唐诗,《唐诗三百首》脍炙人口,很多名作三四岁的小孩子都能记诵。唐人写的诗叫做格律诗,在唐代称为近体诗或今体诗(当然对于现代普通人来说,都习惯叫做古诗),这样称呼是为了区别于古体诗。格律诗在南北朝的齐梁时期发端,到唐初成熟,唐以前的诗,除了所谓“齐梁体”,被称为古体。唐以后不合近体的诗,也称为古体。

文章图片2

古体诗在句法、用韵、平仄上,与近体诗都有区别,例如字数、句数不定,可以换韵、借韵,平仄没有严格要求等,总之古体在格律上没有系统的规定。我们现代人学习诗词,一般是写近体诗,即格律诗,因此后文对古体诗就不再讨论。

近体诗按字数分为五言和七言,按句数分为律诗和绝句,律诗为八句,绝句为四句。因此,近体诗可有四种形式:五言律诗、五言绝句、七言律诗、七言绝句。也存在多于八句的,称为排律或长律。

除了遵循基本的字数与句数,近体诗还有押韵、平仄、对仗的要求。这些将在下文中一一讨论。符合了所有格律要求,诗作才能称为近体诗、格律诗。

文章图片3

诗之所以设置格律的要求来限制作者,与古往今来的一切艺术形式一样,都有划定范围、增加难度、收敛思维、激发创作的作用。现代人如果乐于此道,就必须要遵守这些规矩,按照格律来写诗。如果不愿遵照格律,那么大可不必勉强将诗写成近体的样子,弄得四不像,还不如干脆写作现代诗更加自由无束,无需附此风雅。这就是我们写作诗词,需要学习格律的原因。

二、四声浅析

这里先介绍四声的知识,是因为重要的格律要求如用韵、律句,都与四声紧密相关。需要学习者有个概念。四声是齐、梁时期文人的发现,即汉字分为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其中上去入三声都叫仄声。

现代汉语也有四声,这与古代人说的四声并不完全对应,因为有很多常用的汉字古今读音声调变化不算太大,我们可以粗略的认为平声大致对应为现在的一声二声(阴平阳平),上声对应三声(仍叫上声),去声对应四声(仍叫去声),而入声字(声音短促,发音时喉咙要阻塞一下)除在一些南方地区的方言(如粤语)中有保留外,普通话中已不存在了。

梁武帝曾经问大臣朱异:“你们这帮文人整天在谈四声,那是什么意思?”朱异乘机拍了一下马屁说:“就是'天子万福’的意思。”天是平声,子是上声,万是去声,福是入声。

梁武帝接着又问:“为什么'天子寿考’不是四声?”天、子、寿是平、上、去,考却不是入声,可见当时一般的人也搞不清楚什么是入声。

如果一个字的声调古今没有差别,那么对我们的判断和使用就没有影响。但有些字的声调变化是现代人需要注意的,最主要的就是很多入声字在现代读音属于平声,例如出、石、白、竹、达、吃、足、别、国、学、实、责、哭、博、福等等。还有部分字,古代读音是平声,现代却是仄声,例如看、忘、漫、叹、望等。

对于这些古今声调有差异的字,如果学习者坚持用古音写作,就要认真记忆了。

三、用韵

诗词的押韵通过在句子的结尾读音上制造规律的美感,是包括现代诗歌也常会应用的艺术方法。格律诗用韵的基本要求是:偶数句须押韵,奇数句除第一句可押可不押外,其余不能押韵;一首诗只用一个韵,不能换韵;通常要押平声韵,不用仄声韵。

每个时代都会根据官方语言读音的演变制订韵书,将所有字按韵部归类,用同一个韵部的字就是押韵,否则就算出韵。唐代诗人所用的韵书为隋代陆法言所写的《切韵》,这也是以后一切韵书的鼻祖。宋人增广《切韵》,编成《广韵》,共有二百余韵。实际上唐宋诗人用韵并不完全按这两部韵书,比较能够反映唐宋诗人用韵的是金人王文郁编的《平水韵》,以后的诗人用韵也大抵根据《平水韵》。

文章图片4

《平水韵》共有一百零六韵(相比《广韵》做了韵部的合并),其中平声有三十韵,编为上、下两半,称为上平声和下平声,这只是编排上的方便,都是平声。近体诗通常只押平声韵,这些平声韵各部的韵目(每韵的第一个字)有:

上平:

一东、二冬、三江、四支、五微、六鱼、七虞、八齐、九佳、十灰、十一真、十二文、十三元、十四寒、十五删。

下平:

一先、二萧、三肴、四豪、五歌、六麻、七阳、八庚、九青、十蒸、十一尤、十二侵、十三覃、十四盐、十五咸。

每个韵部包含哪些字,我们从网上或书上很容易查到。有的韵包含两百多个字,而有的韵部仅有十几个字。字多的韵也叫宽韵,字少的称窄韵(字数极少的甚至称险韵),用窄韵显然比用宽韵的难度更高。

字数少的平声韵,如上平三江,包括:

江缸窗邦降双泷庞撞豇扛杠腔梆桩幢跫

又如下平十五咸,包括:

咸函缄岩谗衔帆衫杉监凡馋芟搀喃嵌掺巉

出韵是违反格律的大忌。但是如果是首句押韵,也可以借用邻韵。因为首句本来就可押可不押,邻韵读音又相近,因此就可以接受。这叫做借邻韵发端,在晚唐开始流行,到了宋代,甚至形成了一种风气。

例如唐代诗人畅当的《军中醉饮寄沈八刘叟》:

酒渴爱江清,馀甘漱晚汀。

软沙欹坐稳,冷石醉眠醒。

野膳随行帐,华音发从伶。

数杯君不见,醉已遣沈冥。

这一首押的“汀、醒、伶、冥”属下平声九青,但首句借用了八庚的“清”。

说话已经与古代读音差异很大的现代人,从《平水韵》的编纂中很容易看出,一些在现代汉语中读音韵母相同,甚至读音相同的字,在《平水韵》中属于不同的韵部,例如东与冬、鱼与虞、寒与删。

同样的,同一个韵部里的字,可能在现代汉语中读音韵母已经不同,用普通话读来并不觉得押韵,如上平十灰中的回与来,虽然现代读音已经不同韵,但在运用古音的诗词中是押韵的。

以唐代刘禹锡的《金陵五题 石头城》诗为例,即是押十灰的韵:

山围故国周遭在,

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

夜深还过女墙来。

正因为这样的矛盾,当代中国也编制了新的韵书,有2010年公布的《中华新韵》和2019年编订的《中华通韵》。两者都根据现代音韵调整和合并了韵部(《新韵》14部,《通韵》16部),用起来相比于《平水韵》,简单易行了许多。但许多专业的老师认为,既然写近体诗,就应当坚持用《平水韵》,《通韵》、《新韵》只能适用于初学者。

文章图片5

我根据自己的理解认为,《平水韵》、《新韵》、《通韵》都可以使用,根据作者自己的喜好就好。有的老师对古意比较看重,而有的南方朋友,因为广东话、客家话中都保留了很多古音,他们对《平水韵》适应得很好。而对多数用普通话读诗的人来说,使用《新韵》或《通韵》写诗能让作品诵读平顺,因此亦无不可,并不能说哪种就更高级或专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