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典诗词

 ANNI22 2021-05-25
我国古典诗歌,从形式上讲,大体可分为古体诗和格律词诗两种。格律诗初成予南朝齐梁时期,最后完成并定型于唐代唐朝时,把汉魏以来的诗统称为古体诗把新近时兴的讲究格律的诗叫近体诗或今体诗,后人沿用唐人的称呼,遂把格律诗称为近体诗了。不管是古体还是近体诗,形成的年代都很久远古体诗和近体诗最大的区别是前者规矩较宽而后者规矩严格,规矩很多,且很严格,并且不能违犯,这就是近体诗被称作格律诗的原因下面正式开始介绍近体诗。近体诗的种类分为律诗和绝句两类,律诗包括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 。绝句包括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绝句一体(主要是五绝)在唐代近体诗定型以前就已经有了,应属于古体诗,但到讲究格律的近体诗出现以后,原先不讲格律的绝句也向近体诗靠拢,遂有了讲究格律的绝句。这也就是说,绝句有两类:一类是古体绝向(简称古绝),一类是近体绝句(简称律绝)。近体诗的格律,要求押韵和平仄。先说说平仄,说到平仄,就先要知道四声,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都有四声, 不过古四声和今四声不完全相同古四声是:平声、上声、去声、入声 今四声是:阴平声、阳平声、上声、去声 古今四声的不同在于古平声不分阴阳,且今四声中没有入声 。 平分阴阳、入派三声 意思是:古平声分为阴平、阳平两声,入声则分派到平、上、去三声中去了。有一些字,今天读来是平声(阴平或阳平)、上声或去声,在元朝以前它们却应该是入声。 古人又将四声分为平仄两声 平就是平声,仄包括了上、去、入三声 平是音调平直、无高低升降变化的意思 仄是不平,凡上、去、入三声发音都有高低升降的变化 古四声只有一声 今四声第一二声都是平声 三四声为仄声 现在四声的一二是阴平阳平都是平 所谓近体诗声调和谐的规矩,主要指四声的搭配,也就是平仄声的搭配 当然仅限普通话 关于平仄声搭配的规矩,等会说,先说押韵 无论是古体诗还是近体诗都要押韵 押韵的部位在双句的末尾一字,称为韵脚 不同之处是古体诗既可以押平声韵,也可以押仄声韵,有时候同一首诗平仄韵还可以互换着押。近体诗一般押平声韵。 律诗包括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 (一)平水韵。现存最早的一部诗韵是《广韵》。《广韵》的前身是《唐韵》,《唐韵》的前身是《切韵》。《广韵》共有206韵,韵分得太细,写诗很受拘束。唐初许敬宗等奏议,把206韵中邻近的韵合并来用。宋淳佑年间,江北平水人刘渊著《壬子新刊礼部韵略》,合并206韵为107韵。清代改称“平水韵”为“佩文诗韵”,又合并为106韵。因为平水韵是根据唐初许敬宗的奏议合并的韵,所以,唐人用韵, 实际上用的是平水韵。近体诗一般用平声韵,平水韵有30个平声韵部。30个韵部又分为上平声、下平声两部分,各是: 上 平声15韵 一东□ 二冬□ 三江□ 四支□五微□ 六鱼□ 七虞□ 八齐□ 九佳 十灰□ 十一真□ 十二文□ 十三元□ 十四寒□ 十五删 下平声15韵 一先□ 二萧□ 三肴□ 四豪□ 五歌□ 六麻□ 七阳□ 八庚□ 九青□ 十蒸□ 十一尤□ 十二侵□ 十三覃□ 十四盐□ 十五咸 每一个韵部所收的字都是读音相近的字。 上平声的东、冬、江、支……和下平声的先、萧、肴、豪……分别是该韵部的第一个字,古人拿来代表某韵部,并无别的意思,例如属于“东”韵的常见字有:东同童僮铜桐筒瞳中衷忠虫冲终忡崇嵩戎弓躬富融雄熊穹穷冯风枫丰充隆空公功工攻蒙漾朦笼聋洪红虹鸿丛翁匆葱聪蓬等,属于“江”韵的常见字有:江缸窗邦降双庞舡撞等。在平声30个韵部里,□ “支”韵,“虞”韵,“真”韵、“先”韵, “阳”韵、“庚”韵、“尤”韵等字数较多,作诗押韵时可供选择的余地较大,称为宽韵;而“江”韵、“肴”韵,“覃” 韵、“咸”韵等字数较少,选择余地不多,称为窄韵。有些字并不属于窄韵,但押韵时极少使用,称为险字或险韵。如尖、叉等字,很难将它们安排在韵脚。然而学问大又喜欢斗巧的诗人(例如唐的韩愈,宋的苏轼)偏喜欢以险字为韵,这样的诗后人称为“尖叉”体。一般来说,诗人写诗喜用宽韵而尽量避免窄韵。唐代以诗取士,题目和用韵都由考官决定,所以读书人要下不小的功夫将每个韵部的字都烂熟于心,方不至于无所措手脚。 宋以后虽取消了以诗取士,但是许多特定的场合(例如学堂考试、皇帝宴集、朋友聚会), 常常也要限韵作诗,这种记诵的功夫对读书人来说,仍是免不了的。在平声30韵里,有些韵部的字今天看来读音是很接近的,例如上平声15韵中的四支和八齐,五微和十灰.十一真和十二文,十四寒和十五删。有些韵部的字读音甚至完全相同,例如一东和二冬,六鱼和七虞。不过我们要知道这些字在唐代一定是有区别的。如果我们按古诗韵写近体诗,则仍要按古人的韵部,不能依今音通押。和写近体诗必须依古四声一样, 这是一条不成文的规定。 这个了解下就行,主要是介绍 (二)中华新韵。为适应现代人学写传统诗词,中华诗词学会于2005年5月颁布了《中华新韵》。 □□《中华新韵》制定时所考虑、所参照、所依据的几个原则性是:  1. 韵部划分的依据——普通话。以普通话为读音的依据,以《新华字典》的注音为读音的依据。将汉语拼音的35个韵母,划分为14个韵部:麻波皆开微豪尤,寒文唐庚齐支姑。为了便于记忆,可用两句七言韵语来代表14个韵部:中华诗国开新岁 ,又谱江涛写玉篇。  2. 韵部划分的标准——同身同韵。用《汉语拼音》注音,韵母可分为韵头、韵腹、韵尾三个部分。   韵母中开头的i、u、ü,称为韵头;韵头后面的元音部分称为韵腹,它是韵母发音的主部;韵腹后面的辅音部分,即n、ng,称为韵尾。韵腹和韵尾全称韵身。   有的韵母没有韵头,只有韵身。有的韵母没有韵尾,韵腹即是韵身。显然,韵身相同的字,发音取同一收势,读起来是和谐统一的,因而是押韵的。  所谓“同身同韵”,即是将韵身相同的字,归于同一韵部。 这样就使音韵划分有了明确的可操作的标准和尺度,从而使其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考虑到汉语拼音使用英文字母时的具体情况,在判定 “同身”时,对个别具体情况有所调整。   用《注音字母》注音,韵头称为介母,没有韵尾,韵母即是韵身。韵母相同,自然同韵,同身等韵就更是理所当然的了。    3. 平仄区分的原则——只分平仄,不辨入声   每个韵部中发音为阴平、阳平的字,即为平声字;发音为上声、去声的字,即为仄声字。不再区分入声字。这样,每个韵部实际上自然分成了平声、仄声两个部分。用入声韵的词牌,用新韵时改用仄声。   为了同时使用《平水韵》时更加方便,在每个韵部的后面标出该韵部平声字中所含的原入声字。仄声部分中的原入声字不再标出。    入声字,有大致的判断方法在古代就是入声字。现在是平声字、、 入声字大概就两百字左右、 十几种。这些基本就可以。 不同音,则平仄分不同 音随意定,韵依音归 古汉语入声字今读平声的常用字(按字母排列)A 啊B 八、捌、剥、逼、憋、鳖、瘪(瘪三)、拨、钵、拔,跋、白、薄、雹、鼻、勃、渤、博、搏、膊、帛、泊、驳、伯、箔、舶C 擦、插、拆、吃、出、戳、撮、察D 答、搭、滴、跌、督、咄、达、得、德、狄、荻、迪、的(的确)、涤、敌、 嫡、笛、籴、迭、谍、堞、牒、碟,蝶、叠、毒、独、读、渎、犊、黩、夺、度、踱、铎E 额、F 发、乏、伐、筏、罚、阀、佛、弗、怫、拂、伏、茯,服、幅、福、辐、蝠G 疙、胳、鸽、搁、割、骨、刮、鸹、郭、聒、蝈、轧、 阁、 格、蛤、革、隔、嗝、膈、葛、国、掴、帼H 喝、黑、嘿、忽、惚、淴、唿、豁、合、盒、颌、核.涸、阂、閤、阖、貉、囫、斛、滑、搳、活J 击、迹、唧、积、屐、绩、缉、激、夹、结、接.揭、掬、鞠、撅、及、汲、级、极、吉、亟、急、疾、嫉、棘、集、瘠、藉、籍、颊、嚼、孑、节,杰、劫、洁、诘、捷、竭、截、睫、局、菊、决,诀、抉、觉、珏、绝、倔、掘、崛、厥、獗、镢、爵、嚼、K 磕、瞌、哭、窟、壳、咳、L 勒、捋M 抹、摸、没、膜、N 捏P 拍、劈、霹、撇、瞥、朴、泼、泊、扑、仆、枇、璞Q 七、戚、 漆、掐、切、曲、蛐、屈、缺、阙S 撒(撒手)、塞(瓶塞儿)、杀、刹(刹车)、失、虱,湿、叔、淑、刷、说、 缩、朔、勺、芍、杓、舌、十、什、石、识、实、食、拾、蚀、孰、塾、熟、赎、俗T 塌、剔、踢、帖(服帖)、贴、凸、秃、突、托、脱W 挖、屋X 夕、汐、矽、吸、昔、惜、析、淅、晰、息、熄、悉,蟋、锡、膝、蜥、瞎、歇、蝎、楔、 削、习、席、袭、媳、檄、匣、侠、峡、狭、硖、辖、胁、协、挟, 穴、学、Y 压、押、鸭、噎、壹、揖、约、曰Z 匝、咂、扎、摘、汁、只(一只)、织、粥、拙、卓、桌 、涿、捉、作(作坊)杂、砸、凿、责、则、泽、择、贼、扎(挣扎)、轧、闸、铡、宅、翟、着、折、哲、 蜇、蛰、辄、辙、执、 直、值、殖、侄、职、妯、轴、竹、竺、烛、逐、灼、酌、茁 、镯、啄、琢、卒、族、足、昨 对于多音字,根据其不同的读音,分别归属于相应的韵部。 在使用多音字时,应根据该字在句子中的具体含义确定其读音,从而确定其所属韵部及其平仄划分 5. 与旧韵书的关系——倡今知古,双轨并行;今不妨古,宽不碍严。   创作近体诗,提倡使用新韵,但不反对使用旧韵,如《平水韵》。但在同一首诗中,对于新旧韵的不同部分不得混用。为了便于读者欣赏、便于编者审稿,使用新韵的诗作,一般应加以注明。   一般说来,新韵比旧韵要简单、宽泛,且容量大,这对于繁荣诗词创作应该是有促进作用的。但这并不妨碍继续使用旧韵,这就是“今不妨古”的原则。 而且,即使使用新韵,也可以使用比《中华新韵》更严、更细的韵目,这就是“宽不碍严”的原则 (三)首句可用邻韵。上面说过,近体诗要押韵。但是,诗的首句本来可以不用韵的,如果用韵,就不一定要用本韵,而可以用邻韵。 关于邻韵如何界定,没有看到明确的定义。现在的理解就是读音相近的字韵就叫邻韵,如[上平三江]与[下平七阳],它们从顺序上讲相隔甚远,但它们读音相近,可以称邻韵;而[上平三江]与[上平四支],它们虽然紧挨着,但它们读音相差很远,不能算邻韵 近体诗如果不是在首句,而是在其它地方用邻韵,就叫做“出韵” 诗有韵,就如同屋有柱子;柱不稳,则屋必倾。韵不稳,则诗必劣。所以押韵方面有些情况当有所戒:1)凑韵:俗称也叫挂韵,就是说所押韵字,与全句意思不相贯串,而勉强凑合上一个韵字。2)落韵:也就是俗称的出韵。3)重韵:同一个韵字在一首诗中重复出现,哪怕是一字两义而并押之,也算重韵。重韵在近体诗中是不允许的,但在古体诗中允许重韵。4)倒韵:也就是说将二字颠倒以就合韵脚而押韵。 [2/2]这种情况在某些词语颠倒后对于词的理解无多大影响情况下也可以。5)哑韵:作诗当选择声音响亮的韵押之,自然音调高超。若用哑韵则非但诗句不挺,也会使全诗因之萎弱。6)僻韵:又名险韵,指那些僻字或单字只义的字。7)同义韵:用同义字重复押韵,如花葩、芳香、忧愁等,分别意义相同,一诗并押未免重复可厌。8)同字义异韵:同一个字,往往有多义,不可勉强借义凑押。如属于“四支韵”的思字,不可作情思之思押,这方面初学最宜审慎。无论是写诗还是填词,“唱和”是经常遇到的情况。唱和时不和韵分为如下几种类型:1)次韵:又称步韵,即用原诗相同的韵字,且前后次序都必须相同,这是最常见的一种方式。 2)用韵:即使用原诗中的韵字,但不必依照其原来的次序。3)依韵:即用与原诗同一韵部的字,但不必用其原字。 平仄是近体诗格律中最重要的因素 五律平仄格式是近体诗中最基本的格式,掌握了五律的平仄格式,七律以及入律的五、七言绝句就容易得多了 (一)五律的类型 五律的平仄有四个类型,依次排列,恰好是五律的两联:A仄仄平平仄,B平平仄仄平; C平平平仄仄,D仄仄仄平平。 五律共四联八句,将以上形式重复一次,就是一首完整的五律 A⊙仄平平仄,B平平仄仄平。C⊙平平仄仄,D⊙仄仄平平。 A⊙仄平平仄,B平平仄仄平。 C⊙平平仄仄,D⊙仄仄平平。 首句不入韵 点外加圈者表示可仄可平 第二种 首句入韵 将第一句换为第四句即可,其他不变 D⊙仄仄平平,B平平仄仄平。 C⊙平平仄仄,D⊙仄仄平平。 A⊙仄平平仄,B平平仄仄平。 C⊙平平仄仄,D⊙仄仄平平。 第三种 C⊙平平仄仄,D⊙仄仄平平。 A⊙仄平平仄,B平平仄仄平。 C⊙平平仄仄,D⊙仄仄平平。 A⊙仄平平仄,B平平仄仄平。 下面继续平仄平仄是近体诗格律中最重要的因素五律平仄格式是近体诗中最基本的格式,掌握了五律的平仄格式,七律以及入律的五、七言绝句就容易得多了(一)五律的类型 五律的平仄有四个类型,依次排列,恰好是五律的两联:A仄仄平平仄,B平平仄仄平; C平平平仄仄,D仄仄仄平平。 B平平仄仄平,D⊙仄仄平平。 A⊙仄平平仄,B平平仄仄平。 C⊙平平仄仄,D⊙仄仄平平。 A⊙仄平平仄,B平平仄仄平。 从上面四种类型五律平仄格式里,会发现它的“粘对”规则。“粘”就是平粘平,仄粘仄。具体说来,就是上联对句第二、第四字与下联出句第二字、第四的平仄相一致 如果不粘,前后两联的平仄就会雷同,称为“失粘”。“失粘’是近体诗的大忌。 “对”就是相对、相反,具体说来,就是每一联的出句和对句的平仄必须相反。如果不对,一联出句和对句的平仄就会雷同,称为“失对”。“失对”也是律诗的大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