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的时候,江南地界有个穷书生,名叫杨元。 杨元父母早亡,家境贫困,但酷爱读书,还努力上进,终于在其十九岁那年考中乡试第二名。 ![]() 乡试过后,杨元便与六个同乡一同去参加会试。 杨元的这六个同乡皆是富家子弟,每人还带着四五个随从,于是一行三十几人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一行人到达河南容县附近时,天色渐晚,但此处地处荒凉,没有个能歇脚的客栈。 大家商量着荒凉之地不易久留,正准备加快脚步继续赶路时,却听到一阵钟声响起。 众人抬头一看,发现不远处恰好有一座寺庙。 ![]() 此时有人很是高兴,囔囔着不用急着赶路了,可以去寺庙借宿一晚。 正说着话时,从寺庙的方向走过来一个身形壮实的和尚,殷勤地招呼他们进寺休息。 一众人走了一天确实也乏了,便跟随和尚一同进了寺庙。 几句寒暄过后,和尚道:“小僧昨夜梦到从天而降一颗硕大的陨星,稳稳地落在了本寺的后园中。小僧想一定是有贵人要来,今天七位相公到此,今科的状元定在相公们中产生。小僧这寺庙地界偏僻,但因得了个好梦,便想留相公们在此一宿,得个佳兆!” 但杨元却心有疑虑,悄悄地说道:“这个和尚身形壮实,实属不大像个好人,而且这里太过荒凉了,前面五十里就有客栈,咱们还是去住客栈吧!” 当夜,和尚拿出好酒款待众人。 席间,和尚不断地劝众人喝酒,直到众人都喝得酩酊烂醉、不醒人事,没多久便都昏睡了过去,鼾声如雷。 只有杨元担心会出事,一直没怎么喝酒,保持着清醒的状态。 不一会儿,他便听到了匆匆数人的脚步声传来。 吓得他一激灵,心想:“不好,肯定是中计了!” 杨元顺着大树便爬了上去,他想看看究竟是什么人,要干什么勾当。 只见那壮实的和尚领着六七个膘肥体壮的黑衣人闯进屋中,他们都手中握着利剑,对着杨元同乡们的脖子手起刀落,心狠手辣。 树上的杨元早吓破了胆,慌乱中从树上往院外的方向跳了下去,连滚带爬地往山下跑去。 ![]() 此时的天早已漆黑,但杨元大约跑了两里地后便看到一户亮着一丝微弱的灯光的人家。 他喜出望外,加速跑至人家门前请求开门。 门里应答的是位老妇人,起初老妇人听到杨元敲门,死活不开门。 杨元想:这黑灯瞎火的,老人一定以为他是坏人才不敢开门,于是便将自己的遭遇说了一通,并请求老人家开门救他。 老妇人听杨元说完后,便开了门,而且还热情地说道:“小相公受了惊吓,待我去我那妹子家取坛酒来,为你压压惊吧。” ![]() 随后将里屋的女儿王丹叫出来,陪着杨元,自己匆匆出门去了。 杨元以为终于脱了险,不由得大呼一口气,抬头一看,一个十五六岁的姑娘一直盯着他看个不停。 杨元纳闷,问她为何要盯着自己看。 王丹说道:“我看你体貌端正,一副读圣贤书的样子,却空有一副皮囊。” 杨元一听,这不是在骂他么,遂不乐意了,便说道:“看姑娘也是相貌端正之人,说话为何如此刻薄?” 杨元一惊,问道:“难道你母亲要害我不成?可我与她无冤无仇,她为何要这么做呢?” 王丹答道:“我母亲有个义子,平日里常去那寺中走动,与那胖和尚甚是熟悉。今日吃过晚饭,义兄又去了寺中,你猜他去那里干嘛?” 杨元瞬间被吓出一身冷汗,站起身来便向外走去。 王丹上前一步拦住了他,道:“你走了我怎么与母亲和义兄交代?” ![]() 杨元摇摇头,此时的他早已乱了分寸,不知道事情该如何处理。 王丹凑到他耳旁,悄悄地说出了她的办法。 杨元听后,不禁现出惊喜的神色,想不到小小年纪的姑娘如此机智,遂双手抱拳答谢道:“如此计策甚好!如若今日我能活着出去参加会试,他日定回来报答姑娘的救命之恩!” 事不宜迟,待安顿好计策后,杨元赶紧从后门逃跑了。 不多时,那老妇人带着一队人赶回家中,却见自己的女儿被绑在桌腿上,嘴里还塞着一团麻布,屋中却不见杨元的人影。 老妇人吓了一跳,赶紧给女儿取了麻布,松了绑,问发生了什么事情?那书生呢? 只听王丹又哭又喊,道:“母亲走后,那人起了歹意,竟然要玷污我,我不从,便将我用绳子绑在了桌腿上;之后他进里屋将柜子、箱子翻了遍,最后从您的箱中翻出二十两银子,跑了!” 老妇人赶忙进里屋查看,果然屋中乱七八糟,衣物、家什被扔了一地,箱中的银两也不见了。 和尚见杨元跑了,遂带人赶紧去追,可是已经追不上了,只好返回寺庙中,一群恶人分了行李中的几百两银子。 杨元自从老妇人家中逃跑后,一路不敢停歇,一口气跑到了容县,找到一家客栈短暂休息后,又赶紧上路去参加会试。 会试发榜后,杨元考中第三名,殿试一家第五名,他首先想到的便是要为死去的同乡伸冤。 遂将此事告之容县县令,县令迅速派出捕快抓捕犯人。 很快,那胖和尚及一众恶人被押至县衙大堂,不待上刑,便将自己的恶行一一招供,最终被判处斩立决。 而那老妇人,原本准备带着女儿逃跑,却被杨元拦在了家中,不仅没有为难她,还说要娶她的女儿王丹为妻。 老妇人一头雾水,不知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最终还是其女王丹将事情的前因后果告之母亲。 老妇人听后,老泪横流,后悔不已,哭着就要跪下谢杨元的不杀之恩。 杨元赶紧将她扶了起来,说道:“要谢就谢您的女儿吧!” 后来,杨元将王丹带回老家,二人成亲后,相爱一生。 ![]() 编者说:常言道,善心得善报!王丹的一个善举,不仅救了自己母亲一命,还成就了一段好姻缘。世间很多事情,因果相接、环环相扣;最终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得恶果! |
|
来自: 老大姐嗨 > 《收藏的民间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