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令人担忧:顶级科学家“排队”离职大厂

 淘沙金 2022-06-18 发布于湖北

老詹小注:

一个令人担忧的现象:顶级科学家“排队”离职大厂。

这是为什么呢?

这样做会产生什么后果呢?

顶级科学家“排队”离职大厂

张籍 健康大数据

中美之间在技术研发上仍有差距。据统计,去年亚马逊一家的研发投入,相当于中国TOP10互联网和科技公司的投入总和。一个被经常引用的例证,在《麻省理工科技评论》评选出2020年“十大颠覆性技术”中,并无中国互联网公司的身影。

几乎每个月都能看到大厂科学家离职的报道。

最新的消息是,阿里巴巴副总裁、达摩院副院长金榕已于近期离职。

达摩院官网显示,金榕担任达摩院机器智能研究领域负责人,曾任密歇根州立大学终身教授。长期专注统计机器学习,重点关注大数据分析及其在信息检索、电子商务等领域中的应用。

在金榕之前,今年年初达摩院自动驾驶实验室负责人王刚也已离职创业,未来将聚焦清洁机器人领域。

再之前的2021年11月,蚂蚁AI首席科学家,曾任美国普渡大学计算机系和统计学系终身教授漆远,重返学界,加盟复旦大学。

与漆远差不多同时离开业界的,还有京东技术委员会主席周伯文。

再早之前的8月,字节跳动人工智能实验室总监李磊离职,入职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UCSB)。这位80后是NLP领域的大牛,曾被称为百度美国深度学习实验室的少帅科学家。

顶尖科学家加速离开中国互联网大厂,返回高校或自己创业。

对此,有分析认为,科学家们纷纷出走,显示出当技术发展遇到瓶颈、互联网企业增长也趋于停滞的时候,高投入却短期看不到回报的科研被率先冷落。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恰恰相反,最近一股“离开学术界”浪潮出现,高校科研人员扎堆离职涌向企业,最热门的是计算机、生物化学、医学、心理学等专业。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反差?为什么中国大厂科学家纷纷“逃离”?

第一个问题答案是:这背后与产业周期和中美产学研路线不同有关。

重点关注第二个问题,原因或许是:在技术进入落地期,企业与科学家之间出现了一种难以调和的“悖论”——研究和产品的对抗。

毕竟企业做研究的根本目的,还是为了打造产品。

而学术大牛往往更期待可以有足够自由的空间做科研,可以按照自己对专业的认知,来一步步推进技术发展。

由于二者的出发点和侧重面不同,矛盾与摩擦在所难免。

延伸来看,这背后更牵扯到资金方面的问题。

企业端,“唯利是图”,请科学家造研究院最终目的是为了创造营收。而研究院作为成本中心,花钱如流水,如果不能快速实现商业变现,企业靠什么来支撑。

但在纯粹的科学家眼里,探索最前沿的问题是一件长期的事情,应该不计成本,不计营收,又能容许自己的研究为了“短期”利益而降格?

更为直观的是,一旦企业出现财务紧张或到达发展瓶颈期后,内部研究院往往会受到影响。

于是,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一种现象,每每新技术周期来临,科学家进入企业搞研究,但当技术趋于应用之后,他们又往往得而复失、重返学界。

最后,也提醒各位留意下最近的中美动向:

布林肯最新的讲话,表明了美对华遏制战略非常清晰,重点不是贸易战也不是直接军事对抗,而是卡死中国科技进程,阻止中国攀登科技树的顶端。

分析称,美试图用十年时间拖慢、甚至卡死中国科技、产业升级的步伐,重点是芯片和新能源两大产业,技术封锁和打压也将集中于此。

科技脱钩的风险明显在加大,令人担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