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子质医案(三)

 一个大树 2022-06-18 发布于山东

五、调气治愈胃脘疼痛一例

左某,男,21岁。

初诊1991118日。

主诉及病史胃脘疼痛已有半个月。胃脘隐痛,胀满较甚,喜暖喜按,神疲无力,不欲饮食,时有嗳气。曾服西药无效,特来就诊。

诊查∶舌苔薄白,脉象沉弦。

辨证∶中焦虚寒,脾阳衰败,失于运化。

治法温脾健胃,益气止痛。方以香砂六君子汤加味。

处方∶党参10g白术10g云茯苓10g半夏10g陈皮6g木香5g砂仁6g元胡6g乌药10g甘草6g3

水煎,早晚服。

二诊1111日。自述服上方药后,胃脱胀满微减,但疼痛仍旧。详审疼状,其隐疼之中且有针刺样痛状。再查舌脉,见舌质暗紫,脉沉弦而涩。乃知此不但气滞,且血亦瘀甚,当理气化瘀,双管齐下,方以丹参饮加味。

处方∶丹参15g檀香5g砂仁6g元胡10g川楝子6g佛手10g藿香10g紫苏10g枳壳6g厚朴10g鸡内金15g木香5g香附10g5

水煎,早晚服。

三诊1122日。胃疼愈,食欲转好。舌苔薄白,质微红,脉缓弱。大病已去,乃以参苓白术散温胃健脾而收功。

【按语】胃脘疼痛临床常见,药投香砂六君亦为常法。本案中焦虚寒,初诊何以投香砂六君不效?李老再审证情,追讯症状,详细问诊,再查古脉,悟其血瘀之病理。从气血双顾,一药而愈。由此可窥知辨证之要谛,临床学员随诊时,常先自问诊,撰写病案,而师长常常补充问诊,或细辨苔脉,即旨在寻觅其微妙之差别,抓住要害。当深悟本案之精萃即在于此。

六、甘温除热治愈低热不退症一例

王某,男,36岁。

初诊1991913日。

主诉及病史发热半个月。半个月来体温一直在38℃左右徘徊,伴心烦、汗出、少气懒言、微咳痰黏,已一月有余。因服西药无效,特来求治。

诊查∶舌淡,脉虚微数。

辨证素日肺脾虚弱,气血不足,虚阳外浮,故身热、心烦、汗出。此为劳伤虚损、元气不足之证。

治法∶甘温除热,利肺止咳。用加味补中益气汤。

处方白术10g陈皮6g升麻3g柴胡5g当归10g黄芪18g甘草6g党参10g桔梗10g浙贝母10g杏仁10g生姜3大枣44

水煎,早晚服。

二诊920日。自述服上方药后热退,体温已趋正常,烦解,咳减,惟仍自汗、舌淡、脉虚。再进补中益气汤合桂枝汤,在升阳益气之中增加调和营卫之品,以全其功。

【按语】低热绵延不退,常是正虚之由,但其中又有阴虚、阳虚之别。本例低热,伴有心烦、汗出,貌似阴虚发热之烦躁、潮热、盗汗,但查其苔脉,舌淡无华,脉虚微数,无明显阴虚之兆,惟此脉数又貌似阴虚之弦细数脉,但其脉力虚弱,可知是阳虚之虚数脉象,且症见少气懒言,更佐证其阳虚之质。然病者咳有黏痰,是否系外有痰湿而致蕴热所致?但观其舌无黄苔腻之苔,脉无滑数之象,故痰黏乃是病理产物,而非病邪,盖脾为生痰之源,脾阳不健,水湿运化不及,乃致聚成痰饮,上贮于肺而致咳嗽,也是阳虚之征兆,故用甘温除热之法,药证合拍。一诊之辅以止咳化痰之品,二诊之纳调和营卫之剂,皆更助其温阳之力,且对症下药,故药到病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