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相山:明朝状元变探花郎的金达,八考举人,四考进士,六十岁参加工作(命局精解)

 阳和沙水清 2022-06-19 发布于四川

明朝探花郎金达

   
   金达:辛酉 乙未  丁巳  丙午。
   金达(1501~1572):字德孚,自号桂峰,又号星桥,江西浮梁人。嘉靖廿五年(1546)乡试第三。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丙辰会试第一,进士第三(探花)。时严嵩柄国,同榜考生都要厚礼拜谒,但金达不拜,殿试时就有意将金达置于二甲。幸好皇上亲自审阅殿试策,对金达赞赏不已,亲擢一甲第三名探花,授翰林院编修。所撰奏章大多寓意深刻,文章得体。母亲病逝后,以原官出任教习。嘉靖四十三年(1564)六月,升南京国子监司业。穆宗登基,赐文绮。后因太学生应试等,与他人议论不合,遂辞官还乡,奏疏三上才得批准。金达天性孝友,母亲去世时,他已年逾57岁,但仍像孩童一样哀不能禁。乡里有一个人对亲族不甚恭顺,金达将其召至家里,晓之以理,那个人终于醒悟,终身愧见金达。卒年72岁。著有《星桥文集》等。
    生:明弘治十四年辛酉七月十一日午时(1501.07.25)。
    卒:明隆庆六年[1572]十二月初六日(1573.01.09)。
    金达,《三命》只云“会元,探花。”但最初百度金达,生卒年为(1507—1577)。1507年,为明正德二年丁卯,与《三命》辛酉造(1501)不符,相错六岁,一下让人生疑,以为《三命》造虚假不实。再看这个八字,财星坏印破格,基本一事无成之命,怎么状元不成,而中探花呢?查乾隆版《英溪金氏宗谱》载,金达生于“弘治辛酉年(1501)七月十一日”,与《三命》八字反推生日完全吻合,八字真实无猜,顿时云开雾散,令人豁然开朗。原来,是百度所云金达生于1507年说,错得离谱也。
    此造未月透乙,天赋为食印,聪明好学之辈。但年柱辛酉,财星坏印,破了印格。不用之印尽可坏,立弃印就财可否?不可。八字虽无官煞化财护印,但未后有巳午护提纲未中乙印,酉金又无法伤其根本,弃不尽印星,只是摘其花耳。则仍以未中己土本气立食神格。命主立秋前三天生人,己土食神当令最旺,食为秀气,八字又火重而助食之清秀,则天赋异常聪颖,必有好学之气。未中乙木根气不伤,学则必有所成,秉赋已得,未来之学霸,已种了根本。时柱丙午,先财后劫,丙合克辛,午破其酉,制财护印,格局先败后成,而成食神配印。如是,则先期为败格坏印,主年月限人生催悲,科考艰难,诸事不成。到时柱限,人生晚年才会发力,岁运玉成之时,便是功名得地,金榜题名之时耳。丁巳与丙午,又为互交禄马,丁禄于午,丙禄于巳;年柱辛酉,又丙丁生死相聚之所,丁生于酉,而丙死于酉。注定少时与父有生死别离之苦。
    命主立秋前三天生人,九岁行运。相也每立运前,必言节气前后几天生,盖明节气之深浅耳。此命丁火得巳午未丙,身重食旺,了无水气,嫌火土太燥。故一看初运甲午、癸巳南方火运,便知食神太旺也,少而好学可知,但不利摘果;巳午劫刃太重,当知少年克父,家境衰败也。这就是其命有“生死相聚”之意。金达生在英溪“青云得路”坊旁之家里(故居今已迁往景德镇明清园)。父玉璿,号儒隐,热衷研读《易经》,精通堪舆风水之术,并以此营生。母张氏,峙滩阳村人。那时阳村依凭地利,从事运输行业的很多,经济实力相对雄厚,得以办起了远近闻名的张氏家族学校,除了收授本族子弟外,亦接纳姻亲子弟。故金达年少时与另一张氏甥汪柏一起在阳村读书。金达自小天资聪颖,七岁过目不忘,十一岁便享文名,因此两人都得到了阳村塾师及张氏有识之士的赏识。14岁甲戌,大运已交癸巳,午戌合火,劫丙得禄,戌又合午穿酉,克父之象甚明。这年,金达在婺源求学,不久因其父患急病(火金相战则急)而中断学业。好在火局不全,有未土食神化火护金,虽燥土不生金,父病难好,但也不至于要命。18岁嘉靖戊寅,寅午戌火局全,寅又刑巳,丧父。从此,金达与母亲相依为命,依靠母亲纺织为生,生活困苦。金达一边读书一边研读堪舆之术,想藉此营生,来减轻母亲的负担与操劳。是年,寅又刑妻宫巳火,巳中庚金暗动。流口有位叶翁(寅木年遇叶翁,也木也),久闻金达贤孝之名,想为女儿谋个好归宿,见金达家贫不能妻,主动托人联姻,后又不顾儿子们的反对,为女儿成亲置办丰厚的嫁妆,资助金达完成学业。
    壬辰运,壬水正官高透,化财生护乙印,玉成食神配印,壬运则利功名。24岁嘉靖甲申年(1524),申辰拱官,化财生印,金达中了秀才。自号“桂峰”的金达,自此踌躇满志。桂峰本是英溪“八景”之一,中秋之夜,月出桂峰山顶,此景正暗合“蟾宫折桂”。“蟾宫”是指月宫,传说月亮上有金蟾居住,村人喜欢揶揄英溪金氏为“金蛤蟆”,也缘于此。25岁乙酉,岁运天干官印相生,辰酉相合,财也生官,看着很美,但乙坐酉煞,酉酉自刑,有点得瑟;午欲破酉,而巳酉又合,午火无可奈何,成而不成。是年,金达首次参加乡试,考前,豪情满怀地写了篇《魁星赞》:“短发若飞蓬,文章盖世雄。双眸窥北斗,一笔扫长空。蹑足登云路,翻身步月宫。来年春得意,拿定压诸公!”但是,造化弄人。金达不单是首次乡试未中,而且连续七试落第!一次又一次的挫败,消弭了他的豪情与锐气。因何?盖,辰运辰酉合,财星累印挡道也。而后辛卯大运(33—42岁),明着是印旺运,乙印落地,大利功名,但字字一计较,天地皆不顺。古之科考,考举人,只有子午卯酉年开考。考进士,是辰戌丑未年开考。辛运克乙,财星坏印;卯运看着是印,但不能得,因原局有酉,酉金冲卯;更关键的是,卯运土死(己土),食神死则成燥土,不成秀气也。注定平日学业超群,上了考场,临场发挥不够也。二十年光阴,就这么消耗到考举人的战场了。现实中,有好多的学霸,就是这样,平日学习一流,就是上了考场必败。相也高中一同学,就连考七次大学不中,同班同学大学毕业,回校当了老师,他还在考。金达屡考不中,但志向始终未曾动摇,他写《卧虎赞》:“猛虎暂居篱下,藏牙敛爪收威。狐儿兔子敢相欺,且自吞声忍气。有朝蓦然睡醒,依旧整顿毛衣。一声咆哮出山蹊,任是英雄回避。”二十一年,考不中个举人,但日子还得过,为了家人生计,他一边继承父亲玩易经、看风水之学,替人卜地,看风水、算卦,一边收敛心性,再也不敢自号“桂峰”露锋芒了,悄悄把号改成了“星桥”,意思是自己还在奔向月亮“蟾宫折桂”的路上,不过“星桥”,就到不了“蟾宫”。期间,37岁嘉靖丁酉(1537),丁火克年干辛,护了天头乙木,本利中举,但酉酉自刑,大冲卯印,榜上无名。徐阶时任江西督学,很赏识金达的文采,录取他为“廪生”。廪生是享受奖学金的高等秀才,明代的待遇是每月给米六斗。金达亦可藉此维持基本生存,并能有余米供母亲妻儿吃了。40岁庚子,又是财星坏印,子煞刑卯,还穿未冲午,依然榜上无名。42岁壬寅(1542),辛卯大运最后一年,流年官印相生,好事。是年,浮梁县令汪少泉因崇尚金达人品,同情他上有老母下有妻儿的困窘家境,命令县学聘请他为景德镇私塾,以接济家境。
    庚寅运,正印旺地,庚金财星合乙坏印,却是好运,盖原局有丙,丙克庚无情也,倒是无情却有情,乙木不伤。寅午合火局,能制巳酉金局,天地皆有情,这步运,才算是人生之好运,稍利功名了。43岁癸卯,煞印相生流年,应该利金榜题名了吧,但原局有酉冲卯,第七次科考与举人无缘。45岁乙巳(1545),巳酉合绊财星,又以刑动寅印,时任江西督学的蔡可泉褒举金达“德行第一”。就因流年遇乙,而有丙火克财相护也。46岁嘉靖丙午(1546),金达第八次乡试,终于名列桂榜第三名举人。就因丙火克庚护印,午火破酉克财之故也。但是,47岁丁未,他第一次参加会试,考进士。丁火克辛,未又印库,该马到成功了吧,否,又失败了。因大运庚金合克乙木之病未除,年支酉金无制。为了奉养老母妻儿,金达已经知羞,几次准备放弃科举。明朝规制,举人参加会试,一次不中就可以申请任县教谕;三次未中,可以参加“大挑”,候选知县。但不能再参加科举。知情的汪柏再三劝阻,三次会试是九年,还有两次机会,坚持到最后。50岁庚戌,地支寅午戌三合火局,可以大制酉金,胸有成竹。但是,岁运天干遇两庚啊,两庚一辛,一丙难制,真是苍天捉弄,二次会试失败,金榜无名。人过半百,考不中进士,全因八字年支一酉,害了半百。要是今人,早就回家种地,致富奔了小康,有的都抱上孙子了。人生之道,选择不同,付出便不相同。
    己丑大运,与提纲乙未天克地冲,看似大凶。但己土食神从月令提纲透清,食神格终于清了。巳酉丑三合财局,解了冲提之危。己土生辛,克掉乙木,弃尽印星,脱胎换骨。整个命局变成了火土金三势,食神生财,这就是变成了从财格。从财格,印为印,火为官煞,反为官印相生之局。而考进士,为辰戌丑未土年,预示着会考流年,地支皆利了。53岁癸丑,第三次参加会试。偏这癸水七煞,泄财生乙,印病未去,丑午相害,伤了午官,催悲落榜。56岁丙辰(1556),第四次会试时,才名列会试榜第一名,殿试时,14名阅卷官都拟他第一,状元非金达莫属;但因不拜见宰相严崇,不给宰相送礼,被严崇画为二甲,“第四就好”,嘉靖皇帝取折衷,列探花第三名。就因丙生己,己生辛,辛克乙,去尽了印星,地支众土,化火生金,辰酉相合,玉成从财美格,方中。按惯例授翰林编修史官职。过去食神配印的时候,所有的忌神,变成了现在从格的喜神吉神。故叫脱胎换骨。但他这人生催悲啊,刚参加工作一年,母亲又于次年七月去世了。金达只得离职“丁忧”。就因为57岁丁巳,巳酉丑三合金局,从财格成,而合动丑冲未,不利母亲。回到家里,57岁的金达,像个孩子,嚎啕大哭,为母亲哭得死去活来,不能自己。60岁庚申(1560),三年丁忧期满,起复任为“内书堂”(皇宫高级太监学校)教习一职。所以,要说金达参加工作的真正时间,是60岁。今人要退休,他才参加工作,当了老师,教得还是太监。这是人生之幸耳,还是人生之悲耳。今人大可讨论。61岁辛酉(1561),巳酉丑三合金局,大利从格。充任册封乐安王副使之美差。

    (年轻的嘉靖皇帝)
   戊子大运,戊运土生金制印,利从财。但子水为北方阴水之极位,是日元丁火的绝位。丁火遇寅,死而不死,就因配印;丁火遇丑,墓而不墓,就因从财。丁火遇子,命到绝处,无路可逃。所以,戊子运,寿期就到了。丁绝于子,不受印生,格局为食神制煞。64岁甲子(1564),未穿子,食神制煞,是年春,升为南京国子监司业,正六品,比七品知县刚高一级。67岁丁卯,卯未合,化煞有情;丁克辛,去煞之源,这是好事。是年为隆庆元年(1567),皇帝换了,新帝赐金达“文绮”。“文绮”是帝王的专项荣誉奖,帝王对文学才能卓越的大臣赏赐有花纹的锦缎,以示肯定与赞美,是纯荣誉性的表彰。随后,南京国子监考生因求复“皿”字号事件而闹事。原来,明代国子监生不仅可以参加所在地顺天府、应天府的乡试,而且还有独立的分配名额(35名),参考监生要在卷上标出“皿”(监字的下半部)字标志,以示区别。隆庆“上用议者言,两京乡试监生卷各革去皿字号”(明·王世贞《科试考》)。结果,南京国子监中举的仅数人,由此引发了国子生抗议,监生名额才得以恢复。此事的责任,本该由出主意骤然改制的“议者”负责,由时任国子监祭酒的一把手吕调阳来承担,但是言官们却在权贵的授意下,不敢弹劾一把手,却弹劾国子监副职金达,致使金达被罚俸二个月。金达愤而连上三疏,请求致仕,得隆庆帝允准。就因为大运是戊子,子水七煞又绝午禄,刑卯印之故也。这年冬,金达告老归家,此时的心情,在其诗《丁卯冬杪请告归途作》中表露殆尽:“叨忝南雍著薄名,三年嚼尽一池冰。天公怜我寒衣少,相送长途半月晴”。致仕后,金达居家五年,足不入城,每日在家教子弄孙,或流连于七星桥头的望梅亭。72岁壬申,戊子运最好一年,申子合煞,申巳相刑,癸丑月丁之阴墓,丁巳被刑倒入墓,卒于腊月初六。又云,金达卒于隆庆五年辛未腊月初六。
    【相也按】金达56岁中了会试榜第一名,殿试后,14位阅卷官都认为金达该中状元,“拟第一”。但因同榜考生都要厚礼拜谒宰相严崇,但金达不拜,不送礼,得罪了严崇,被严崇撂到二甲,“列第四”。嘉靖皇帝也不好损严崇面子,便取了个折衷为第三名探花。其实,金达与严崇的矛盾,并非单纯没有送礼这么简单,而有深层的原因。根子就在于金达父亲活着时精通风水,金达也精通风水。恩怨还得从严嵩岳母去世说起。严嵩岳母去世后,回乡选择葬地时,有人向严嵩举荐了已成为举人的金达,说金达传承了其父风水正学,是择地高手。
    于是,严嵩派人持丰厚的钱币去请,为了体现礼贤下士,严崇还亲笔写了手札给浮梁县令,让他代表自己登门邀请。金达拟同意前往,为严崇岳母择地,但向母亲禀告时,却没想到老母不同意,一向孝顺的金达只好不去,县令惟恐办事不力遭宰相斥责,便再三邀请,金达都以老母不同意为由拒绝了。或许是县令不相信金达拒绝的理由,抑或是为了开脱自己,总之在向严嵩汇报时,县令夸大渲染了金达的傲慢,以致严嵩事后耿耿于怀,有一种羞辱感。等到丙辰会试榜公布时,江西同榜贡士几十人来邀请金达,先去拜访严嵩。金达认为,后拜访座师先同乡,这是向别人显示私心的行为,不能这样。众人嘴上认可,却转身径直先去拜访严嵩。严嵩见江西同乡贡士中唯独不见金达,以往的芥蒂更大了。殿试时,嘉靖向贡士们询问“知人官人之道”,并要贡士知无不言,不要忌讳,也不要隐瞒。金达于是在策论里含蓄而隐晦地表达了皇帝识人不明,宰相用人不公的观点,曲折地流露出对嘉靖宠信严嵩,甚至不分忠奸帮助严嵩锄排异己、残害忠良,以至“政以贿成”、“邢赏倒置”现状的愤慨,彻底得罪了严嵩。所以尽管十四位读卷官中,大多数将金达卷“拟第一”,而严嵩却坚持“只好第四”,嘉靖便折衷为第三。但严嵩对金达的杀伤力不只在金殿上,更是在今后的仕途中。
    《星桥文集》第四卷收录了金达一首《白鹰》:“一片雄姿白锦毛,风高万里见秋毫。金眸烁彩明如电,铁爪钩锋利似刀。怒博栖禽惟自得,惯擒狡兔不辞劳。云霄九万终须到,争奈无人为解绦。”诗人笔下的白鹰,就是自己,它目光犀利,行动敏捷,动作快如闪电,势态锐如利刃。它是那么执着,无论是什么样的鸟,总要擒到为止,狡兔三窟最终也逃脱不了它不懈的追击。诗行至此,禀赋高洁、身怀绝技、傲视群雄、睥睨宵小的白鹰形象,已在热烈奔放、积极高昂的格调里呼之欲出。但是一句“云霄九万终须到”承前启后的大急转,明确告诉读者,之前的种种不过是“白鹰”的梦想与渴望,现实却是冰冷地被束缚着,“争奈无人为解绦”,悲呛地又跌回到严酷的现实中来。诗人托物言志!怀才不遇,倍遭压抑。借白鹰被束,壮志难酬,表达了那份无人解束的人生悲凉。(资料来源:乾隆版《英溪金氏宗谱》,明吕本《星桥金君墓志铭》,《星桥文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