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读好书,特别是一些经过时间检验的经典? 闭门即是深山,

 罗宋汤的味道 2022-06-19 发布于青海
如何读好书,特别是一些经过时间检验的经典?
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
在诸多的习惯中读书可以说算是个最好的习惯。静心读书,对很多人来说都是一件奢侈品了。你有多长时间没有静心的去读过一本书了?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人在追逐自己的欲望之中的越来越浮躁了,哪还有心思去静心读书。
杨绛先生说过,如果你觉得人生的乐趣太少,那说明你的书读得太少。读书能给人带来的好处,和提升实在是太大了,无论你多么的忙,多么的累,每一年静下心的去读几本书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也经常有网友希望阿呆给他们推荐几本书。阿呆,现在最喜欢读的书,是一些经典的国学的书,一些哲学的书。因为这些书是经过几千年来时间检验的,字里行间里都是一些智慧和能量,读书真的就像充电。如何读好一本书?阿呆在这里说一下自己的几点建议:
1.读书的态度在于明理,而不在于贪功。
古人也罢,现代人也好,大部分人读书都是为了考取功名,高官厚禄,光耀门楣。少数人读书才是为了明白道理。读书真正带给我们的也许并不是知识和内容,而是知性和内核。就是说读书不能有太多的功利心。
2.读书要有所收获,方法很重要。不得其法,多读无益。读书,特别是经典的古书,要用神遇而不要目视。不求甚解,会其意而不求多。不求甚解才是精读一本书的最好方法。一本书门读一遍,能懂个一句两句,甚至是只言片语,就很好了,时间久了,你就能够融会贯通了。
3.就是要读经典的原著,不要有注释的。如果实在读不懂,可以参考别人的注释,不要被别人的注释禁锢。看到的永远是局限的,悟出来的才是广域的。易经说,自天佑之,吉无不利。自己悟出来的才是智慧,看到别人的永远都是知识。智慧不可传,别人的注释都是知识。看书就要看出里边的智慧,这就需要自己的体悟。别人得到的是别人的,你得到的才是你的。如果看别人的注释,就会受到先入为主的一些限制和影响。
4.选取一本书从头到尾的精读,中国的文字是象形文字是法天地象,皆是古人仰观天文,俯查地理总结出来的。是将四维宇宙的世界刻在三维的器物上,油将三维的器物上刻画在二维的平面上。所以他是真实真相的诠释,是传承。中国文字,一字一乾坤,需要慢慢的品,慢慢的悟。
5 推荐几本国学必读的经典吧,这才是华夏文明的传承。《黄帝内经》,《山海经》,《易经》,《道德经》,《吕氏春秋》,《史记》,《孙子兵法》等。
很多人奇怪阿呆为什么会喜欢看这些书?告诉你吧,以前这种书我根本就不爱看,也看不懂,翻翻我就会睡着。但是为什么现在喜欢看并且能看懂?我本俗人一个,为了求财而去做交易。交易的这条路上经历了太多的艰难险阻和痛苦的磨练后,才发现要求财,首先得先求道。我本为求财,无奈才求道,而这些书才是道的源头。这些书里面充满了无穷无尽的智慧,在这里我才获得了升华和突破。到此我才发现交易带给你的大的收获,并不是金钱,而是心灵的沉寂和智慧的提升,所以说君子忧道而不忧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