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30~35岁时骨密度达到顶峰,35岁后骨量逐渐流失,特别是进入更年期后骨量流失速度加快,患骨质疏松的风险也随之增加,可能会因为轻微的外伤而出现骨折。一个人是否出现骨质疏松,可通过以下几个症状展现出来。 骨质疏松有哪些症状?
1、腰酸背痛 不少骨质疏松患者出现不明原因的腰酸背痛,起初只是活动时疼痛,逐步发展成持续性腰酸背痛,以至于疼痛放射到四肢。
2、身高变矮 身高变矮和驼背是骨质疏松的常见症状,这是因为椎体压迫所引起的。随着骨质疏松问题越来越严峻,驼背曲度逐渐增加,椎体慢慢的被压缩,进而造成身高变矮。
哪些人是骨折的高危人群?
1、高龄 骨质疏松的发病率可随着年龄增长而慢慢增加。
2、绝经后 绝经后的女性是骨质疏松高危人群,因为体内雌激素分泌不足,维生素D生成受到阻碍,维生素D活性减弱,加快骨量流失速度,减少骨骼中钙含量,从而诱发骨质疏松。因此,绝经后的女性应适量补充维生素D和钙;每周做2~3次力量训练,能延缓骨质流失速度。
3、曾经发生过骨折 跟普通者相比,以前出现过骨折的人群再次发生骨折的风险比较高。骨折后2年内会再次发生骨折。尤其是髋部骨折和椎体骨折。
4、偏瘦或偏胖者 体重指数跟骨折风险呈U型曲线关系,身体偏瘦或偏胖者易发生骨折,由于皮下脂肪以及肌肉能维护骨骼。不过,超重或肥胖者骨骼承受的负担较大。
5、有骨折家族史者 父亲或母亲、兄弟姐妹中直系亲属中有人患有骨折,那么自己发生骨折的风险比较高,因为骨折有一定的家族遗传性。
6、独居者 独居者比较孤独,朋友很少,他们缺乏社会支持,背负的精神压力比较大,因此发生骨折的风险高。
7、工作繁重者 经常做高负荷工作,发生骨折的风险比较高,因此应控制运动强度,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改变工作性质,不能让自己太劳累。
8、缺乏活动者 保持适度运动能保护骨骼,减少骨质流失。但缺乏运动者,四肢变得不灵活,发生骨折的风险较高。
9、经常吸烟喝酒者 无论是吸烟,还是喝酒,均会加快骨质流失,是诱发骨折的高风险因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