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阳明之悟

 书柜茶室 2022-06-19 发布于上海

梁启超称赞王阳明为“阳明先生,百世之师”,并表示王阳明“是一个豪杰之士”,是因为他在程朱理学笼罩一统天下,以极大的勇气,挺身而出,用“心即理”的学说之与抗衡,以“知行合一”理论戳穿了那些道貌岸然的理学家。

王阳明5岁仍不会说话,12岁才正式上学。13岁母亲去世,

22岁考进士不中,25岁再次科举落第,28岁终于中举入仕。

考中进士后,一腔热血与正义感的驱使,胆敢在宦官刘瑾头上动土,直言参奏刘瑾的不道,即遭刘瑾的四十廷杖,并将他发落到人烟荒凉的贵州修文。坏透的太监刘瑾,欲对王阳明处死而后快,暗中命锦衣卫在途中刺杀王阳明。机智的王阳明,早有预料,设计在河边脱了衣服,写下遗书,假装跳河自杀,才骗过了追杀者。

被贬为贵州修文龙场驿丞(科级干部)已35岁。

这龙场驿十分荒僻,驿站条件极差,然而这坎坷艰难的前半生,却并没有打倒他。

王阳明到位后竞无居住之所,心境已到了人生低谷,自是孤独、寂寞、苦闷、悲戚。仿佛由“天堂”坠入“地狱”。但是苦难没有摧毁他的意志,他常常坐在洞中沉思遐想,想象着古代圣贤怎样面对逆境和残酷的命运。他多次用孟子的名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来激励自己的意志。 

加上遇到淳朴善良的龙场人给予他无私的援助。龙场驿人与他无亲无故,上山伐木为他修建了房屋,使他有了安居之处;龙场人为他送来新鲜的蔬菜和自种的粮食,使他能填饱肚子。龙场人的质朴无华,与京城中的“各抢地势,勾心斗角”相比,形成极大的反差,使阳明先生悟到人间的“真情”,深感“良知”的可贵,他从中得到新的启示和灵感。

也许,苦难正是人生的老师。在穷乡僻壤的龙场,王阳明对人生对社会深深的思索终于有了结晶,他提出了“格物致知,知行合一”的学说,这就是中国哲学史上有名的“龙场悟道”。

“格物致知,知行合一”意思是人的认识和行为要一致,不可口是心非。

“知行合一”的“知”不是知道,也不是知识,而是人的直觉,是与生俱来的一种良知。每个人不需教化,天然地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这就是良知。

600多年前,奢香夫人开九驿的首驿,因王阳明先生“龙场悟道”而蜚声海内外。

王阳明在前人基础上,独辟蹊径创立心学,对后世影响巨大。王阳明的学说传播甚广,流传到日本、韩国等东南亚国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