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史]   春秋义帅先轸

 西江红月 2022-06-19 发布于江西

晋襄公释放了秦将,大臣先轸呵斥他:妇人一句话,你就放虎归山了?我呸!先轸转身啐了一口,怒气未消,恨恨地走了出去。

也难怪先轸发火,他完全是为晋国着想,为君王着想,可是,晋襄公却听信嫡母、秦穆公icon女儿怀赢的话,把抓获的秦国三个主将放了回去。

公元前628年,晋文公去世,晋国举国操办国丧。秦国借这个机会,不打招呼,悄悄穿过晋国去攻打郑国。途中听说郑国知道了他们的企图,而做好了迎战的准备,只好放弃原计划,但是出来一趟,又不想空手而归,于是,顺手把晋国的邻居滑国给灭了。

滑国与晋国是同姓国,滑国虽然不是晋国的附属国,但一直受到晋国保护,特别是城濮之战icon后,晋国奠定霸主地位,晋文公被周天子封为侯伯,保护弱小国家,便成为晋国义不容辞的责任。

在这样的情况下,秦国不为晋文公的去世行礼,还不经晋国同意擅自借道,更是肆无忌惮地灭了滑国,凡此种种,都是在挑战晋国的霸主地位,是可忍孰不可忍!

于是,先轸带领晋国将士在崤山为秦军准备好了一场漂亮的伏击战,或者说是歼灭战,或者说是屠杀!

秦军主将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带领三万秦军来到崤山山谷,做梦也想不到,山上突然飞来箭矢、大石以及点燃的柴火,秦军顿时乱了阵脚,毫无还手之力,甚至无处可逃,一个个死的死伤的伤,山谷里充满了凄厉的哀嚎。

战斗结束后,秦军除三员主将被俘外,其余三万将士全体阵亡。


先轸将孟明视等三人交给晋襄公,晋襄公的嫡母是秦穆公的女儿,她对晋襄公说,孟明视他们打了败仗,秦王一定会杀了他们,你不如把他们放回去,让秦王杀他们,这样,晋国与秦国也好修复关系。

晋襄公想想有道理,何况嫡母说话了,也不能不听啊,于是就释放了孟明视三人。

先轸得到消息,立即派人去追,追到河边,秦将已经登上船了。先轸气呼呼的闯上大殿质问晋襄公:“你竟然如此不懂事!

秦国东侵的野心显而易见,将来一定是秦国动摇晋国的霸主地位,现在秦国势力还不够强,我们要趁早削弱秦国力量,你放这几个主将回去,无异于放虎归山,将来一定是晋国的祸患。”

先轸越说越气:“将士们在战场上拼死搏杀,你竟然听妇人一句话,就轻易释放了秦将,这样下去,晋国离灭亡就不远了。”

先轸说完,怒气未消,恶狠狠地啐了一口唾沫,头也不回地走了。

先轸是与狐偃等跟随重耳流亡国外十九年的“五贤士”之一,他知兵善谋,颇有军事韬略,早年就是国内知名的贤士 。

那场使晋国“扬名立万”的城濮之战,就是得益于先轸的谋略,先轸虽说功高,但他并不是要做权臣,控制君主。他只是气急了,才君前失礼的。

果然不出先轸所料,秦穆公亲自出城迎接三个主将,并主动承担了崤战失败的责任,继续重用三主将。

而孟明视等三人则奋发图强,后来,多次率秦军讨伐晋国,最终打败了晋国,报了崤战之仇。

先轸气消了以后,才想起自己当时的行为实在是“大不敬”,于是向晋襄公请求处罚,免去他大元帅一职。

晋襄公是明君,虽然受到呵斥,但是他明白,先轸是忠臣,是为晋国好,况且的确是自己做错了,所以不但没有生先轸的气,反而是连声道歉,坚决不肯处罚先轸。

晋襄公不肯处罚反而道歉,使得先轸更加自责和愧疚,自己在国君面前如此意气用事,如果得不到处罚,其他的大臣就会效仿,君主的威严何在?

军队没有严明的纪律,就不会有很强的战斗力,国家没有严明的纲纪,势必会衰败下去,怎么维持霸主地位?

晋襄公不肯处罚,但是先轸不能放过自己,他决定自我处罚。

先轸等来了机会。

就在当年,狄人攻打晋国,在先轸带领下,晋军大败狄人,战争快要结束时,谁都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只见先轸卸去铠甲,独自一人冲进狄军,在杀死几十狄人后,被乱箭射死。死后仍然站立。

狄人敬其忠勇,问:将军愿意葬身于狄吗?没有动静。又问:送将军回晋可好?先轸轰然倒地。

于是狄人把先轸的头送回晋军营中,那面容面色仍然像活着时一样。

战争结束后,晋军中有人将先轸留下的遗书呈给晋襄公,遗书上赫然写着:“匹夫逞志于君而无讨,敢不自讨乎?”

当君王的行为有损于国家大计时,先轸不惜“犯上”,这是他的爱国热诚;事过之后,为了维护君王威信和国家纲纪,先轸必要惩罚自己的“大不敬”行为,君王不罚,自己却不能不罚,这是先轸对法纪的坚持,是他高尚精神的体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