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9岁熟读名著,从小随父母环游世界,19岁从斯坦福辍学创业,用一滴血令全美商界政界大佬为之痴狂,30岁时事业登峰造极,身价一度高达45亿美元,星光璀璨,风头无两;却又在34岁时被踢爆丑闻,37岁因欺诈走上审判席。 大家好,欢迎来到金钱永不眠系列的第三期。本期我们的主角来自高科技企业云集、往来不是投资人就是创业者、街角更随处可见玛莎拉蒂兰博基尼的加州硅谷,她本人更拥有“硅谷白富美”、“女版乔布斯”等多个耀眼头衔——伊丽莎白-霍姆斯(Elizabeth Holmes)。
小朋友前途不可限量 1983年,伊丽莎白-霍姆斯出生于美国华盛顿特区,家境优越。她父母都在美国政府部门工作,姥爷则是美国西点军校的高材生。父亲这边的祖上则是军医,创建了美国辛辛那提总医院与辛辛那提大学医学院。
在财富和权力皆备的家庭背景下,又耳濡目染先祖的伟大事迹,伊丽莎白的志向从小就不是“当科学家”那么简单。在她9岁时给父亲的一封信中,她宣告自己的人生抱负是“发现人类尚未意识到可以企及的新事物”。 长大后的伊丽莎白也确实聪明过人,于2002年以优异的成绩入读常春藤名校斯坦福大学的化学工程专业。在与学校教授讨论发明想法的过程中,伊丽莎白骨子里的固执和自信表露无疑:在被告知发明理念行不通时,她能够做到直直瞪着教授,一言不发,转身离去。 2003年对伊丽莎白的人生来说意义重大。当时东亚SARS病毒肆虐,志向高远的伊丽莎白怎能浪费一个暑假的时间无所事事?于是她申请到新加坡实习,参与通过血液检测SARS病毒的研究。
低效与繁琐的检测方法令伊丽莎白无法忍受,因此,她的脑中萌生了一个关于发明一台快速且灵敏的检测机器的想法。在她的设想中,这台机器不仅要能够检测SARS病毒,最好还能检测所有的血液指标。这个想法,称其为伊丽莎白人生中的里程碑也不为过。 要创业 先辍学 “女乔布斯”横空出世 前人的经验告诉我们,要想成为改变人类命运的科技大佬,首先要做的事就是——辍学(误)。于是在返校后,刚上大二的伊丽莎白选择走上乔布斯、盖茨等科技大佬的道路,辍学创业,正式创立Real-time Cures即刻治疗公司,后来又改名为Theranos,这个名字由英语中治疗(therapy)和诊断(diagnose)结合而来。
第一笔融资总是最难的,可是谁让伊丽莎白家隔壁就住着蒂姆-德雷珀(Tiim Draper)一家呢?蒂姆-德雷珀可是有“硅谷风投教父”之称,成功投资特斯拉、百度、Skype、Hotmail的大佬,而伊丽莎白与蒂姆-德雷珀的小女儿又是好闺蜜。于是,蒂姆-德雷珀估计也是抱着叔叔照顾侄女的心思,给伊丽莎白投了100万美元。 这可不得了,因为以蒂姆-德雷珀的身份,哪怕只给了伊丽莎白1美元,也向外界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因此,彼时硅谷手握重金的投资者们蜂拥而至,争相给Theranos送钱。于是,年仅20岁的伊丽莎白轻松融资600万美元。紧随其后的B轮投资,领投的更是甲骨文公司创始人拉里-埃里森,又给伊丽莎白带来了900万美元。 一时间,Theranos似乎成为了硅谷最炙手可热的公司,伊丽莎白则站上了风口,被称为“女版乔布斯”。她也开始时常以一件黑色高领毛衣示人,努力贴近乔布斯的风格。
根据Theranos的宣传,客户只需花费几美元,在指尖采一滴血,就能快速进行包括癌症、艾滋、糖尿病等上百种不同检测,并且能够在很短时间内拿到结果。想想我们平时就算去医院做个小检查,随便都要抽个一管血,更复杂的商业检测就更不用说了。这么看来,伊丽莎白描绘的前景确实极具颠覆性。公司宣传语更是大气:“一滴血改变一切”。
2008年,Theranos推出了第一台血液检测原型机,伊丽莎白为其命名为“爱迪生”,似乎这台机器正是无数次失败后的艰辛结晶,也会像大发明家爱迪生的灯泡一样会颠覆全世界。然而事实上,这台烧光4700万美元投资研发出来的机器,根本不具备有效的血液检测能力。 数位公司高管和顾问将此事上报董事会,董事会也随即做出了解除伊丽莎白职位的决定。然而戏剧性的是,伊丽莎白走进会议室,仅用了短短两个小时就用她“真诚的眼神、深沉的嗓音、以及高领黑色毛衣”说服董事会的老人们,她就是下一个乔布斯,使他们接受了自己的道歉和悔过,继续坐稳了位子。 塑料壳子换来90亿美元估值 按理说,一直没有实际产出的公司没有理由能够长久生存。从这个方面来说,Theranos的运气着实不错——在21世纪初的互联网泡沫破裂接近10年之后,硅谷又充满了热钱,试图重振互联网产业;不少独角兽比如uber和Facebook都逐渐崭露头角,而在健康产业赛道中,投资者看来看去还是只有Theranos。从投资者的视角看,虽然这家公司一直没有什么动静,但至少活得很好,还拿到了很多投资。 于是,美国药房巨头沃尔格林和连锁超市西夫韦上门表达了合作的兴趣。在经历一番极限拉扯和心理战后,伊丽莎白成功地让这两家公司逐渐迷失在“不能错过下一个苹果”的执念里,签下了合作协议,投资金额数以千万美元计。
于是,伊丽莎白在2011年推出了爱迪生的进阶版——爱迪生4S,并表示起这个名字是为了纪念同年去世的乔布斯,这里的4S指的是For Steve(为了史蒂夫)的意思。表面上,爱迪生4S在前代产品的基础上提升了技术水平,能够一次检测200多种血液指标,但事实上,只有伊丽莎白知道,这其实就是个更好看一些的塑料壳子,其内部结构“就像中学生在车库里完成的作业”。
可是靠着这个塑料盒子,Theranos的投资人名单和董事会变得越来越星光璀璨:传媒大亨默多克,美国两位前国务卿基辛格、乔治-舒尔茨,美国两位前国防部长比尔-佩里、詹姆斯-马蒂斯,美国前疾控中心主任威廉-福格,富国银行前CEO 理查德-科瓦谢维奇等等。 为了掩盖这个骗局,堵住别人的嘴巴,并以毫无竞争力的产品打败竞争对手,伊丽莎白走的是旁门左道。她先用手段控制了董事会99%的投票权,避免再出现上次被罢免的情况;又以现金和股权招募了美国超级律师大卫-博伊斯,这可是帮助美国政府赢下对微软指控的猛人,还帮助甲骨文打赢了对谷歌的官司,帮美国运通打赢了和VISA、万事达的官司。这下,再没人对Theranos说三道四了。别问,问就是商业机密,再问就准备吃律师函吧。 2014年,Theranos估值已经达到90亿美元,获得了全美所有州运营的执照,被评为仅次于特斯拉的“改变世界的创业公司”。伊丽莎白本人则以45亿美元身家被评为全球最年轻的女性亿万富翁,登上福布斯封面,入选时代杂志2015年最具影响力的100人名单,更与克林顿、马云等名人平起平坐谈笑风生。
谎言破灭 一夜归零 事实上,由于Theranos的产品根本不具检测能力,但又依靠药房巨头沃尔格林在全美铺开了服务网络。因此,伊丽莎白声称在药房放置的爱迪生检测仪其实是采样,而真实的检测放在硅谷的实验室里进行。此时的说法已经距离伊丽莎白原本的愿景相差甚远了,可是她已经管不了这些,她只要投资人不失去信心就行。 极为讽刺的是,在硅谷的实验室里,伊丽莎白用来提供检测结果的仪器是其悄悄从西门子大批购买的——这正是伊丽莎白声称要颠覆的传统血检方式。而在面对相关机构检查时,伊丽莎白又会把这些仪器包装成爱迪生。这里的致命问题在于,采样的血量对于西门子的仪器来说太少,于是伊丽莎白选择将血样进行大幅稀释,只要能出结果就行;而至于这个结果靠谱不靠谱,她根本就不关心。
虽然卡雷鲁的老板就是传媒大亨默多克,而默多克正是Theranos的最大金主,投资额高达1.25亿美元,但默多克还是选择支持卡雷鲁调查此事,哪怕是这意味着他的投资都将打水漂。 2015年10月15日,《华尔街日报》发表了卡雷鲁的文章,首度曝光了该公司的检测没有形成准确的结果,其大部分血液检测并不是靠Theranos自己的设备进行,且公司还在努力掩盖这个事实。硅谷炸锅,美国食品药品监督局FDA、美国证交会SEC闻风而动,展开调查。
Theranos的实验室被陆续关停,为伊丽莎白站台的政界商界大佬纷纷站出来与其划清界限,连超级律师大卫-博伊斯也在法庭上怒斥伊丽莎白作恶多端。原本90亿美元的公司估值迅速下跌,并于2018年解散,伊丽莎白本人身家则一夜归零。 记者卡雷鲁在2018年写了一本名为《坏血(Bad Blood)》的书,揭露了伊丽莎白从“女版乔布斯”到“硅谷女骗子”的创业史,这本书被评为当年美国亚马逊、《时代周刊》、《华尔街日报》的年度最佳图书。
同年,伊丽莎白-霍姆斯被指控11项欺诈罪,但因怀孕生子等原因一再推迟庭审。今年1月初,伊丽莎白被法庭判处4项欺诈罪成立,面临最高20年的牢狱之灾。在庭审中,伊丽莎白为自己辩护,称公司运营中存在错误,但坚持说自己从未故意欺骗病人和投资者。 硅谷的“骗子文化” 回头复盘,“滴血成金”骗局的主要原因固然在于伊丽莎白本人,但是与硅谷本身的“骗子文化”也脱不开关系。 在硅谷,最为被人追捧的创业金句之一是“Fake it till you make it(假装,直到成功)”。在这个过程中,创业者给投资者吹嘘想法,吸引资本,招募人才,努力(或不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如果在资金烧完前做出了成果,这就会成为一段传奇,比如马斯克和他的特斯拉;但是如果在下一轮融资之前失败,那结果就会变成一场骗局。
投资者人对创业者的夸大其实也心知肚明,没有揭穿只是因为高风险会带来高回报而已。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硅谷对于千千万万“Fake it till you make it”的创业者分外宽容。即便投资的100个项目里有99个失败,但谁又知道最后一个会不会成为苹果、Facebook、特斯拉? 所以,像伊丽莎白和她的骗局在硅谷注定不是唯一一例,更不会是最后一例。 参考资料: 1. BBC中文:美国80后女富豪从科技明星到阶下囚的跌宕人生 2. 纽约时报中文:“女版乔布斯”的覆灭:硅谷创业神话时代终结 3. 她用一滴血忽悠了整个美国!还赚了600亿!,这里是美国 4. 血检魔女:伊丽莎白·霍尔姆斯的惊天骗局,斯坦尼斯刘夫斯基 5. 纪录片 滴血成金:硅谷血检大骗局 The Inventor: Out for Blood in Silicon Valley,201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