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有思考过止损的意义吗?

 有智慧不如趁势 2022-06-19 发布于广东

止损,可以说是散户群体中一个经久不衰的讨论话题,无论是行业大牛,还是新手小白,都有各种理解和感悟。

但面对如此多的理念,似乎大部分人只从技术角度来探讨“止损策略”的合理性,却很少有人从心理和习惯层面上来研究落地执行的可行性。

所以这就导致很多朋友执行能力不足,却跨级学了很多高难度的“交易手法” 

但实际上,如果一个人在思维上就认识不到市场重大风险的降临,他仅靠一个“模板”能无脑执行风控策略吗?

显然不可能的

保护本金的,一方面是【风控意识】,警惕心长存,能注意到微妙的不稳定因素;另一方面是【大局观】不计局部得失,只看综合盈亏

风控意识是什么?是察觉环境不利、危险降临的能力,用两句话概括,就是

  1. 足够丰富的交易经验,理解无数次失败的共性, 譬如学散打时的对打喂招所训练成下意识的肌肉反应,明知躲不过去,才会两害取其轻。

  2. 遵照一定规范和要领操作的行为纪律,知道自己心态和执行的上限在哪,也就是分寸感;清楚自己系统适用于什么行情,也清楚自己能驾驭什么策略。

比如第一点,很多新手朋友都以这样一个问题,初期学了技术位止损,但该手动止损的时候,侥幸心理抬头,又过度到反转止损

到了该反转止损的时候,亏损额度过大接受不了,又寄希望于主观止损,找个反弹位割肉。

但现实是,趋势反转都看不准,次级走势的反弹高点看得准吗?自然难度更大,死拿单子一步一步把自己推入了“扛单”的深渊

图片

究其根源,就是在初期纪律性尚未养成时,错用模糊/主观的止损方案来迷惑自己,强调阻力意义而忽视了趋势的洪流。

而第二点呢,止损只是交易者对市场判断失误时采用的一种风控保护措施,防止出现无限度大亏损的冲击。

但它不能让你盈利,因为'亏损'的产生,本质上是
“眼光”问题,很可能是研判环节不够完整,对当前市场状态和未来走势的发展,预估不足

趋势=市场出现动量效应=周期的高波动性,理想的收益机会,对市场环境的要求非常苛刻,需要多种因素的配合。

从这个角度来看,风险控制的最好方法,是在分析环节中论证机会的价值,评估交易的必要性,而不是拿资金来做尝试。

其实交易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巴菲特说过一句话。

一、保住你的本金。  二、还是保住你的本金。

但很多朋友却迷信“止损”的效果,在机会辨识上不下功夫,不去防止自己乱做单乱亏钱,却在K线图形上着眼,企图以小额止损的理念,美化自己过度交易的缺点,一叶障目而不自知。

市场里有80%的人都知道“斩断亏损,盈利放飞” 这句话,但有几个人真正放飞的了?   倒是大多数人斩来斩去,把自己斩爆仓了。

所以为什么止损总是意义正确,但又令人痛苦难以坚持?

就是因为很多人本身就摆脱不了短线交易的习惯,在日内走势瞬息万变的情况下,可能一个信号和进场点位的出现,只持续短短的几分钟或十几分钟

这就导致交易者很难有足够时间去做盘面的推演,只能凭借本能和意气进出场,从而使得交易带有很重的“随意性”“冲动性”的色彩。

猝不及防的走势转折,突如其来的扫损,总有意料之外的情况让人感到压力倍增

其问题本质,是我们交易级别太小,行情演变过快,缺乏足够的时间来解析市场风险,既而导致自己对亏损的警惕性和心理准备严重不足。

同时冲动交易也会导致另一个问题出现,就是扫掉止损之后,行情经常会回归原来的方向。

很多朋友会下意识的怀疑自己止损策略,不断的拉大止损数值来防止颠簸行情的扫单,但这种手段很难有效。

小亏拉成中亏, 中亏拉成暴亏,阻力一路破,止损方案一拖再拖,最后出现扛单问题。

但实际上,这种情况其实并不是你止损策略不管用,而是进场时机选的不对,过早或过晚。

大部分人身上出现的一个问题就是心急,喜欢在信号即将成型,看到五分把握时就提前进场,占时间的便宜,占点位的先机。

现实是,信号即将成型≠一定成型,鬼知道它在最后关头会不会失败,不到条件成立,谁都难言走势发展。

最后这些朋友,硬生生的把一个非A则B的证伪逻辑搞成了具有主观模糊性的多结果逻辑。

比如最常见的说法: 整体偏强、整体偏弱、 趋势多头、趋势空头,震荡偏多,震荡偏空......

一个盘面硬生生解释出6种可能性,而6种可能又各自解读出不同的短线操作思路,就问你乱不乱? 这样如何能保证自己立场是客观的,而不是想做单时的一厢情愿。

所以“止损” 远不能替代交易系统的作用,系统是什么?就是一系列判断和验证环境的条件: 

1、假如我们不能证实进场条件的合理,那么它就是不合理。

2、假如我们不能证明自己冒险进场交易的必要性,那么它就是不必要,方向不清的鸡肋行情走势。

所以出现连损时,不一定是你的止损方案失效,更可能是市场背景根本不匹配,不该做单的时候去动手做了。

因此,风险控制的最好方法,是在分析环节中论证机会的价值,评估交易的必要性,而不是拿自己有限的资金来做尝试。

所谓:防患于未然,遏难于未发

总而言之,风险控制是在亏损状态下减轻损失的措施,但再好的策略也只能延缓你亏损的速度,苟延残喘而已。

如果真的缺乏在市场中盈利的技术能力,那么止损也忙不了你太多,它不可能让你在亏钱中学到盈利,也阻止不了最终的失败结局。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新手阶段,我们都是在玩一个“倒计时”游戏

如果在限定时间内没能建立正期望系统,无法突破认知瓶颈的话,那么就会被连续亏损时那种沮丧、绝望的精神压力,压得喘不过气。

图片

一旦亏损额度超过了心理崩溃点,那么就会更快的往深渊滑落。

所以现实很残酷,当你踏入这个市场,必须第一时间学会让自己“奔跑”起来,在状态最好的时候去高强度学习和复盘模拟,打开眼界,训练自己。

一旦起步阶段都磨磨唧唧的,那么当后面有了亏损背上“回本”执念的包袱时,你就是想跑也会在痛苦中跌跌撞撞。

再者,我为什么总是在提醒大家多做复盘,多去思考研究,就是因为它们永远是“代价”最小的学习方式,真从亏损中反思,亏多少能出头?

正是复盘回测的代价小,帮助大,它可以打破我们的经验局限,在最短时间内体验更多的走势案例,通过几年十几年的历史走势,见识到市场的无常和凶险,从而打开眼界。

毕竟金融市场推陈出新的速度极快,70%的新手很难挺过6个月,也就意味着他们对于市场的认识,仅停留在最近几个月的交易经验之上,这个局限性造就了很多“偏执狂”

所谓“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  有些朋友他只有6个月的见识,眼界自然会受到自身认知的束缚!

在我看来,能力的提升是一个由内而外的过程,你必须先提高思想认知,才能反哺到操作执行的环节上

假设你自己都不知道什么是正确的方向,又如何在实战中做出正确的选择呢?

所以需要避免的,是一种近乎“愚蠢”的勤奋,高强度的盯盘,迫切想要下单交易,还有长时间碎片化的学习......

看似付出了巨大的心血,但其实依然停留在思想的“浅海”徘徊,感悟总是基于浅薄的经验,所谓的学习是看着那些懂得的概念,在不同人的嘴里翻来覆去的说。

其实真正能够帮助到我们的永远是“未知”, 那些超出认知的,晦涩难懂的东西,研究明白才能刷新咱们的见识和三观,学到东西......毫不费力等于毫无寸进。

核心课程

如果对交易系统的构建完全没有头绪的话,可以参加我们的核心课程,从市场认知到交易策略,再到课后复盘和答疑,全方位的帮助你快速的建立一个成熟的交易体系。

(一) 累计7小时视频课程,零基础无障碍学习

(二)送复盘软件+报价数据,历史回测中快速精进。

(三)课后核心群,破解一切疑点,分享交易机会

(四)详尽的图例和回测统计,快速掌握交易策略

微信号|MiaoGold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