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国寡民

 人也昔兮 2022-06-19 发布于宁夏

小国寡民

《道德经》八十章开首一句“小国寡民”该如何理解?依《道德经》经文的一般写法,应看下面的经文说什么。

“使有什伯人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这两句话是这段经文第一层。这两句话里的两个“使”,表达的是:在一国之内,民为重。民怎样重?或者说国如何重民?第一句:虽有各种器械,不使民用,器械使民争,或使民重巧技而图安逸;第二句:使民爱惜生命,安居生活。不远徙,安居。

百姓不争,重死,安居,国之治民的大道。

“虽有舟舆,无所用;虽有甲兵,无所陈;使人结绳而用之。”

这是第二层。舟舆指代各种各样便利工具,有而不用;没有战争,虽有甲兵,无所列阵。如此,天下太平。民众生活质朴而守常,就像当初结绳记事时代一样朴实。如此,才能真正回归大道。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这里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民如此,国如此,治国者如此。

“邻国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回归大道,人人“甘其食.....乐其俗”,国与国之间,自然会和睦相处,互闻鸡狗声,民自安居,既无争,亦无来往。

再看“小国寡民”,哪里说的是国小,民少。而是说,国守小,守下,守弱,民无私无欲。如此才能国治民安。

2022-6-19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