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拮抗,既是糖尿病的病理基础,也可诱发高尿酸或痛风尿酸高或痛风,是体内嘌呤代谢异常导致的体内尿酸生成过多或/和尿酸排泄太少导致的一组疾病。 二型糖尿病,主要是因为胰岛素抵抗。当糖尿病人并发有糖尿病肾病时,肾小球病变会导致尿酸排泄障碍,从而尿酸排泄减少,容易诱发痛风。 而痛风病人中,也有不少存在胰岛素抵抗。 而今天的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饮食习惯的转变,导致二型糖尿病同时合并痛风的患者越来越多。 特别是痛风,因为尿酸盐沉积关节及周边组织,引发的急性关节炎症,起病急,疼痛剧烈,可反复发作,缠绵难愈,不易治愈,而西药抗炎镇痛或降尿酸,只能控制症状,不能治本,很多痛风者不愿意长期服药。 中医把痛风归为痹症中的风湿热痹范畴,主要原因是长期饮食不节导致脾胃运化失司,湿热内蕴,流注于骨节、经络,导致气血不通,气滞血瘀,郁久化痰,阻遏关节而发为痛风。 二型糖尿病则多发于肥胖的脾虚湿热的人,如果饮食上又过于肥甘厚味,则身体功能失调,湿热壅滞于血脉,流注于关节、肌肉出现红肿热痛。 从中医的角度看,二型糖尿病和痛风有着相同的病因病机,治疗可以以清热利湿、活血通络为主。 下面分享一则医生自拟痛风散治疗痛风合并糖尿病的中医案例。 中医医生用自制痛风散治疗痛风合糖尿病患者55名,治疗结果怎样?医生选用了二型唐尼癌病合痛风患者109名,其中男性患者75名,女性34名,年龄最小的38岁,最大的76岁,糖尿病病程都为8个月以上最长的16年,痛风最短的一个月,最长的近5年。这些患者痛风发作诱因,酒后发作的23名,关节受到外伤发作的38名,高蛋白饮食后发作的35名,没有明显诱因发作的13名。痛风发作部位在跖趾关节的25名,发生于掌指关节的37名,踝关节的28名,膝关节的19名,空腹血糖平均为7.4,血尿酸平均超过455。医生将他们分为中药组和西药组各55名。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适当休息,避免劳累,要抬高患肢,低嘌呤饮食和多饮水,原来的降糖药或胰岛素控血糖措施不变。 西药组:给吴吲哚美辛,贝诺酯片治疗。一周为一个疗程,连用两个疗程。 中药组:给以医生自拟痛风散治疗,组方(应平台要求略去克重,感兴趣可关注@中医科院药学博士后私信)由土茯苓、苍术、黄柏、牛膝、薏苡仁、泽泻、桃仁、红花、延胡索、地龙、当归组成。 加减使用方法: 关节疼痛剧烈的,加胆南星、蜈蚣。常法服用,每天一剂,一周一疗程,连用2疗程。 疗效标准: 显效:血糖正常,关节功能恢复,血尿酸痛风,降到正常或显著降低。 有效:血糖正常,关节症状减轻或缓解,尿酸有所下降,但未能降到正常范围。 无效:痛风症状没有改善,甚至加重,尿酸没变化。 治疗结果: 西药组:显效19名,有效26名,无效的9名。 中药组:显效的22名,有效29名,无效的4名。 结果显示,中药组的疗效显著好于西药组,尿酸下降得更低。 上述方剂具有清热利湿、活血通络的效果。方中,土茯苓、薏苡仁、泽泻有利湿泄浊、解毒、通利关节的功效,还能利尿促进尿酸排泄,降低尿酸。延胡索、地龙可以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牛膝具有滋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功效。全方共奏清热利湿、活血化瘀功效。 总之,我们的目标是:尿酸不再高,痛风不会犯,远离痛风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