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不止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现实也不止有阴暗和暴力,还有艺术与美好。 今天的书单关键词:【艺术书单】,让你的生活充满美好和温暖。 1《艺术的故事》 
《艺术的故事》是关于西方艺术史的经典之作,被誉为“西方艺术史的圣经”。 2017年,清华大学校长送给每一位新生的 开学礼物,就是这本《艺术的故事》。 作者贡布里希是英国著名艺术家,他以朴素的语言讲述西方艺术史的前世今生。 从最早的洞穴绘画,到当今的实验艺术,全部囊括其中。 但这本书最牛逼的地方不只是全景式的艺术史科普,更在于让我们在欣赏美、发现美的过程中接受美的教育。 尽管艺术看起来虚无缥缈、不可触碰,但是了解点艺术,可以培养我们发现美的眼睛。 让我们在日复一日地忙碌奔波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2《梵高手稿》 
读一本好书,等于与一个高尚的人谈话。 读《梵高手稿》的过程,就是感受梵高灵魂的过程。 最能打动我们的不是梵高的成就和辉煌,而是他追求和探索的过程。 《梵高手稿》这本书是150多封梵高在作品创作、构思过程的片段,以及他对绘画和艺术的独特见解。 在这本书里,梵高没有被生活琐事所侵扰,没有精神的痛苦与压力。 在这里,梵高只属于绘画,属于艺术,属于那片金黄的麦田与飞过群鸦的天空。 一个因善良受苦的天使,一个用色彩享乐的天才。 3《现代艺术150年》 
150多年前莫奈的《日出》、梵高的《星空》,都是毋庸置疑的伟大艺术。 但是,150年后的今天,艺术却越来越反叛、大胆、混乱和费解。 一个黑色正方形,一片彩色格子,甚至是一张混乱的床,都能成为艺术品。 《现代艺术150年》这本书,带我们走进那些光怪陆离、五花八门的艺术流派,尽管简单得惊人,却又绝妙得伟大。 这正印证了作者在书中的那句话:艺术家是担负着哲学家的使命的。 艺术家的工作,不仅仅给人们创造美的体验,更要从现实抽离,向人们展示自己的对世界的理解。 这种授人以渔的方式,不仅能提高我们对美的感知能力,还能帮助我们更好地欣赏生活。 艺术是没有国界的,但是艺术的创造者和欣赏者是有国界的。如果你对国外的艺术审美感到困惑、一头雾水,那一定要看看李泽厚的《美的历程》。作为中国艺术之美的入门书,《美的历程》一定是必看首选。李泽厚从龙飞凤舞的远古图腾,到楚汉的浪漫主义、到盛唐的诗词之美、再到宋元的山水意境,最后又一口气讲到明清时代。打开这本书,你会发现自己不仅仅是受中国传统艺术的熏陶,更是在跟随中华五千年的文化脉络一起跳动。朱光潜的《谈美》,虽然只是薄薄的小册子,但是绝对称得上是审美的启蒙书。现实社会是一个密不透风的利害网,一般人不能跳脱这个圈套。在利害取舍面前,大多数人沉溺在欺骗、贪婪、凌弱的黑暗罪恶之中。如果论专业,《大话西方艺术史》肯定不如1000多页的《詹森艺术史》。但是,如果论幽默有趣,那一定要看看《大话西方艺术史》。不论是什么书,我始终觉得中国人写的书,读起来才没有任何压力。意公子的这本《大话西方艺术史》,不仅读起来零压力而且句句有梗、非常好玩。而且,好玩背后的干货知识,又确实实实在在的值得一读。如果你认为《大话西方艺术史》太过于入门,文风又偏调侃,推荐你看《詹森艺术史》。《小顾聊绘画》这本书,出自作者在微博上发布的“小顾聊绘画”系列长微博。他在书中用一种前所未有的形式,向我们讲述了九位世界顶级艺术家的生平故事。他凭着对艺术的兴趣,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让我们了解艺术家,亲近艺术,提高审美水平。这本书,不仅极大程度地还原了大艺术家们的真实样貌而且还穿插了一些花边新闻和笑料,让我们在轻松有趣的过程中,领悟艺术的魅力。敦煌莫高窟,距今已有1600余年,时至今日,敦煌仍有四百九十二座石窟保留有壁画及彩塑。在这里,3000多尊横跨北魏到明清的彩塑更是举世罕见。它们千人千面,表情各异,流淌着西域与中原文化碰撞交织出的灵感,承载着中华文化兼容并包的艺术气魄。它是中国数千年文化的集大成,是当之无愧的艺术圣殿。如果要把这四百九十二座石窟都带领大家看一遍,那真是项太艰巨的任务,远远超出了一本书的规模能力。254号洞窟正处于崖壁中间,采光良好,且不易受流沙与潮湿影响。由于年代久远、保存完整、艺术价值珍贵,254窟很少对公众开放。不管你有没有去过莫高窟,你都将发现书中精美的照片,和现场一样震撼。再配上历史讲解,让你不光能穿越到莫高窟,甚至能穿越进那段辉煌的历史。《局部》是陈丹青主持的一档文化类节目,通过以画家之眼观看艺术杰作中被人忽略的局部,讲述艺术与文化、艺术与生命不同寻常的故事。《陌生的经验》承载着陈丹青对局部的一得一见一赞一叹,往往更让我们惊喜或诧异。书中,从《千里江山图》、《死亡的胜利》、《流民图》,到王希孟、蒋孝和、梵高,可以说数尽艺术历史上的种种美好。艺术的使命不仅在于传达美,同样也在于击碎一切平淡无奇的陈腐之物。比如梵高的《树根与树干》,是他人生的最后一幅作品,画的是以田鼠的视角看到布满瘿瘤、树疖的枝干。实际上这是梵高精心设计的迷失,也是他高度压抑神经的真实展示。或许,伟大的艺术都有令我们不安、甚至是不悦的地方。美术馆中的安静肃穆,可以欺骗我们相信伟大的艺术作品都是抚慰人心、令人陶醉、引人入胜。《艺术的力量》这本书则认为最伟大的艺术作品,简直就是暴徒。它们一下按住我们的脑袋,把我们以往的审美彻底击碎,然后重组我们对真实世界的感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