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我们一起了解了血压波动和异常血压波动的定义,还介绍了血压波动的昼夜节律,那么除了昼夜节律对血压有影响,还有其他的原因,今天让我们一块来了解一下体位对血压的影响。 ![]() 1 体位性低血压 指由卧位变为直立体位的3min内,收缩压下降>20mmHg或舒张压下降≥10mmHg。 在年龄≥65岁人群中,发生率可达20%~50%。当我们从卧位改变为站立位时,有 300~800ml血液会发生回流,导致进入心脏的血液减少,心脏往外输送的血液量也降低,从而出现高血压症状。 有些人群,特别是老年人身体无法及时适应这种改变,就会出现体位性低血压。 ![]() 02 体位性高血压 指由卧位转为直立后的3min内收缩压升高幅度>20mmHg。 老年人体位性高血压发生率为8.7%~11.0%。一般认为是血管由于重力原因过度充盈所导致,在站或坐位时,血流动力改变导致血管充盈,由此出现体位性高血压。 所以,这类高血压人群的血压在站或坐位时反而比卧位高,尤其是站立位的血压,血压升高以舒张压为主,且血压波动幅度较大。该疾病起病隐匿,平时很难被发现,只有少部分的患者会有心悸、头晕、头痛、头胀的症状。 ![]() 03 体位性低血压合并卧位高血压 指有体位性低血压,且卧位时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发病率高达30%,是老年人较为常见的临床类型。此种类型也是因为体位导致回心血量的变化所引起。 04 预防与治疗 🔻体位性低血压: 重点在于防止体位突然改变,体位突然改变引起血压骤低,从而导致摔倒或其它心血管意外。 🔻体位性高血压: 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当出现持续性的血压增高,或有心悸、头晕、头痛、头胀等症状时,请及时就医。 🔻体位性低血压合并卧位高血压: 这类人群血压波动幅度大,容易出现相关并发症,及时加用调整血压药物,可以改善预后。 ![]() 来源:胡喜田大夫心健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