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晋国六卿之中行氏,晋室股肱之臣,可怜宗亡族散

 毗陵桥上星如月 2022-06-20 发布于上海

自晋文公作三军,晋国最高军政长官正卿=元帅=执政大臣=中军将。晋国正卿:赵氏3人;智氏3人;范氏3人;郤氏3人;韩氏2人;魏氏1人;先氏2人;中行氏2人;栾氏1人;狐氏1人,总计21人。这其中智氏、中行氏皆出于荀氏,可见荀氏人数最多。以晋国卿士各世族传承看,狐氏3人;先氏6人;郤氏7人;胥氏4人;栾氏5人;韩氏7人,魏氏有7人;范氏7人;赵氏10人;但荀氏分三支:中行氏5人;智氏6人;程氏2人;共计13人,也是最强大的存在。如果不是智瑤嚣张跋扈逼的韩赵魏三家灭智氏,最终承继晋国的可能就是荀氏了,没有三晋什么事了。

文章图片1

晋国六卿72将

荀氏的始祖是荀息,荀息原名原黯,晋武公灭荀国,以荀国旧地赐于原黯,故以荀为氏,史称荀息。是春秋晋国有史记录的第一位相国。晋武公逝世后,其子诡诸继位,即为晋献公。荀息足智多谋,为晋献公献假途灭虢的计策,前后用了约5年时间,晋国灭掉了虢国和虞国。后又以危如累卵的比喻规劝晋献公放弃建造九层高台。

公元前651年,晋国发生宫廷内乱。晋献公听信宠妃骊姬的谗言,逼死太子申生,逼走了重耳和夷吾。立骊姬所生的儿子奚齐为太子。并任命荀息为太傅,辅佐年幼的奚齐。晋献公临死前拜荀息为相国,主持国政。太子申生的坚决拥护者,卿大夫里克给晋献公举行治丧仪式之机,刺杀了奚齐。荀息欲将赴死践行诺言,时人则劝慰他“不如立卓子而辅之”。荀息从之,立公子卓为君并安葬了晋献公。然而,当年十一月,里克又公然在朝廷上刺杀公子卓。于是荀息为之赴死。荀息受晋献公重托,忠于职守,最终不惜以死殉之,表现了绝大多数晋国士大夫所具有的公忠品格。

荀息生子荀逝敖,荀逝敖生三子,荀林父、荀骓、荀首。次子荀骓[zhuī]在晋景公时为新下军将,史称程文子。成为程姓始祖。长子荀林父在晋景公时为中军将,史称中行桓子,成为中行氏的始祖。幼子荀首在晋景公时为中军佐,史称智庄子,成为智氏的始祖。

文章图片2

晋献公与荀息

文章图片3

荀氏传承

荀林父在晋文公建立霸业的事业中即崭露头角,晋文公三年(公元前633年),城濮之战前,担任晋文公的御戎(驾驶国君戎车的别名)。公元前632年,荀林父担任了中行的主持。其后任上军佐、中军佐,至晋景公时出任中军元帅,主持国政。公元前620年,晋襄公死后,执政大臣赵盾等人就背弃先蔑而立了太子夷皋,是为晋灵公,引发秦晋令狐之战。晋国大胜秦国,荀林父任佐上军。公元前621年,赵盾独擅晋政,权势熏天之时,荀林父凭借着自己独当一面的杰出才干,为赵盾所倚重;同时,荀林父有为人正直,忠直厚道,对赵盾并非一味逢迎,且对赵盾的专权又略有不满。

公元前601年,赵盾逝世,破格提拔上军将郤缺为正卿,荀林父佐之。晋成公七年(公元前600年),晋与楚争霸,荀林父率师伐陈,以救郑,击败楚师。晋景公三年(公元前597年),荀林父任中军元帅,执掌国政,楚庄王北上与晋景公争霸,引发邲之战。荀林父新主中军,号令不行,他的副手先彀刚愎自用,不肯听从命令。晋国战败,交出霸权。荀林父在这次大战中指挥不力,失败惨重。士贞子以困兽犹斗的典故说服晋景公,景公于是让荀林父官复原位。其后几年,兢兢业业为晋国的复兴而奋斗。公元前594年,荀林父率师攻灭赤狄的潞氏(今山西潞城东北),为此,晋景公赏赐他“狄臣千家”。这是荀林父在政治军事生涯中建立的最后一次功绩。不久,年迈的荀林父自觉部分弥补了邲之战的过失后,宣布退出晋国政坛。其子荀庚继立,是为中行宣子。

文章图片4

荀林父丧师

荀庚继荀林父为中行氏之主,直接为下军将,与叔叔荀首一并为六卿。公元前591年,范武子士会告老,郤克执政,赵朔辅之。不久赵朔猝死,郤克对中行氏与智氏(荀首为智氏)的强大无可奈何。公元前587年,郤克崩逝,栾书执政,荀首与荀庚叔侄成为栾书内阁的积极拥护者。荀庚党于栾书,与三郤明争暗斗,弄得朝政之上乌烟瘴气。公元前577年,荀庚寿终,是为中行宣子,其子荀偃立。

公元前577年,时任中军佐的荀庚逝世,荀偃(中行偃)代父上朝,荀偃一出道,就高居上军佐一职。公元前574年,因当时八卿中郤至、郤锜、郤犨同在卿为,三郤猖狂至极。栾书阴谋陷害郤至,利用厉公的力量图灭三郤,中军佐郤锜被杀,荀偃顺势代郤锜成为了中军佐,出道仅仅3年,就幸运的成为了国家的二把手,地位仅仅次于正卿栾书。之后的栾书、荀偃度日如年,因害怕晋厉公动杀心,整天心惊胆战。公元前574年,栾书乘虚以“清君侧”为名,发动政变,逮捕晋厉公。一代霸主竟然一夜间沦为了臣子的阶下囚。

公元前573年,栾书、荀偃杀晋厉公于狱中。孙周即位,晋国进入了悼公复霸时代。晋悼公与以往的晋灵公、晋景公、晋厉公不同,他有着极强的驭人之术,可完全凭借着自己的意志力,来实现八卿将佐的任免升迁。这次,晋悼公安排荀偃的叔叔智罃为执政,委屈荀偃继续率领上军。公元前560年,晋悼公提拔上军将荀偃为正卿。公元前559年,晋悼公号召诸侯“合纵”伐秦,晋国六卿全体出动,荀偃统领全军。晋、齐、宋、鲁、卫、郑、曹、莒、邾、滕、薛、杞、小邾13国诸侯联军浩浩荡荡的开入秦国,可是荀偃治军未久而未能服众,下军帅栾黡不听号令,率兵返晋。而下军佐魏绛也响应。下军一走,附属下军的新三军也一同离开,于是晋师战意尽失,荀偃没办法,只好退兵。结果晋国不胜,秦国不败。荀偃丢尽晋国脸面。

公元前558年,时年不满30岁的晋悼公突然病危,不久崩逝。其公子彪立,是为晋平公,由执政荀偃辅佐。公元前557年,因许灵公出尔反尔,引发晋楚湛阪之战,荀偃率军大败楚军。公元前555年,晋平公携六卿,会合宋、鲁、卫、等国君,起兵伐齐。荀偃率大军在平阴大败齐灵公。后更是顿兵于临淄城下,齐国胆寒。自从晋军渡过黄河以来,大约也是水土不服,荀偃病情加重,公元前554年2月,荀偃在伐齐之战中走完了他的一生。

文章图片5

荀偃

荀偃病卒,其子荀吴迎丧以归,晋平公以荀吴为中军副将。据《新序》记载,荀吴善于手搏猛虎。可见荀吴是一位天生的猛将。荀吴还是一位简朴好德的仁人。他私人只有“皮车十乘”,不担忧财富的微薄,而只忧心“德之不足”。公元前548 年,士匄去世,赵武执政,荀吴晋升为上军将。公元前 541 年底,赵武去世,韩起执政,由于韩赵两家的亲密关系,赵武之子赵成直接担任中军佐,荀吴仍为上军将;公元前530年,荀吴假装要向鲜虞(河北正定)借道与齐军汇合,结果乘机进入昔阳(河北晋县)。将肥国(河北藁城)灭掉。

公元前527 年秋,荀吴出兵讨伐鲜虞,包围了鼓国的都城。大军围鼓国数月,未杀一人灭掉鼓国。公元前525 年左右,赵成死,荀吴升任为中军佐。公元前520年,鼓叛晋属鲜虞,荀吴再次统兵灭之。公元前 519 年左右,荀吴去世,谥穆,史称中行穆子,其子荀寅出任晋国下军佐。

文章图片6

荀吴伐鲜虞记录

荀寅是中行氏最后一代家主,是为中行文子。春秋时期刑法制度最重要的进步,莫过于成文法的公布。晋国魏舒执政(六卿轮执)期间,有赵鞅、荀寅“赋晋国一鼓铁,以铸刑鼎。”之事。荀寅以征收军赋的名义向晋民征收一鼓之铁。可见,晋国民间已知用铁。此乃前513年事。

公元前497,赵鞅欲将卫贡给的五百家从邯郸(今属河北)迁至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赵午不许,被杀。荀寅和士吉射与赵午有亲,荀寅、士吉射了解到赵鞅的手下董安于购置盔甲兵器,训练武士,两人商议后决定先下手为强。于是两家共同起兵,把赵鞅家给围了,亏得董安于有准备,带领武士杀开一条血路,保护赵鞅逃到晋阳城,建垒自守。智跞联合魏侈(魏襄子)、韩不信(韩简子)奉晋定公之命,帮助赵鞅,反击范氏、中行氏。士吉射与荀寅失败,逃至朝歌。赵简子乘机彻底清除范氏及中行氏在晋国的势力,将晋国本来的三军六卿格局,裁减为二军四卿。四卿攻下朝歌,荀寅奔邯郸,再入柏人城,及柏人城破,荀、范二氏逃奔齐国而去。可怜荀林父五传至寅,祖宗俱晋室股肱之臣,到此宗亡族散。时为公元前489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