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江西省抚州市南丰县委、县政府依托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生态优势,大力研究与挖掘曾巩文化,先后修缮曾巩古墓、曾巩古祠、秋雨名家等文物古迹,出版发行“曾巩文化丛书”,举办纪念曾巩诞辰1000周年学术研讨会及相关活动,建设曾巩文化园、曾巩纪念馆等一批曾巩文化传承载体,使全域旅游迸发新活力。2021年5月,曾巩文化园晋升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 2021年5月,曾巩文化园晋升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曾巩,唐宋八大家之一,世称南丰先生,其文章讲究“温醇典重,雍容平易”,将儒学经典活学活用,被后世敬为“一代醇儒”。千百年来,“南丰先生”始终是当地代表性的文化符号,他为官、为人、为学的思想对后世有着深远影响。 走进南丰曾巩文化园,近距离感受曾巩文化、曾巩文脉和曾巩精神,在古色古香的建筑中,开启一场穿越古今的文化之旅。 坐落于南丰县琴城镇环城南路的曾巩文化园,北枕盱江潋滟晨光,西沐军峰古韵晚照,是南丰县最具文化底蕴的休闲之地,也是该县的地标性建筑。文化园总占地面积746亩,由曾巩纪念馆、子固书院、荣亲园、魁星楼、多景楼等众多仿宋建筑组成,是集纪念先贤、民俗文化体验、旅游休闲和爱国教育于一体的文化休闲场所。 刚行至曾巩文化园南大门处,一座用花岗岩石修建的牌坊傲然屹立在眼前,门楼上“曾巩文化园”五个大字苍遒有力,正门居中的篆书楹联——“怀仁践德崇儒术,明道析言著文章”浓缩了曾巩一生的成就。石牌坊左前方是长11.5米、高1.4米,由黄锈石雕刻而成的“唐宋八大家”浮雕墙,两者遥相呼应,相得益彰。 穿过牌坊,映入眼帘的便是广场最中央的一尊高6.35米的曾巩铜像,眼前的“先生”,精神矍铄,身着长衫,手执书卷,神情严肃,生动地展现出其刚正不阿、严谨自律的品性。 在《局事帖》景观墙前,游客通过介绍和展示了解了曾巩的文学成就和书法造诣。这封《局事贴》,是迄今发现的唯一一件曾巩的遗世作品,极为珍贵,该真迹已于2016年竞拍出2.07亿元的天价。 ![]() 市民参观《局事帖》景观墙。 走过景观墙,学道、立志廊、子固书院依次展现在眼前,古朴大气的仿宋建筑,寓意深远的经典诗文,无不体现出当地对曾巩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之意。最值得一提的是,园内建有7座桥,皆以曾巩为官的7个州的名字命名。漫步桥上,烟柳在细雨中微微飘荡,黛山碧水中依稀听到先贤克己奉公、清正廉明的谆谆教诲,感受着跨越时空的精神洗礼…… ![]() 园内这样的水系景观桥共有7座。 来到曾巩文化园,就不得不打卡园内最核心的建筑——曾巩纪念馆。这是江西十大名人馆之一,5700余平方米的纪念馆装修典雅、布局大气、内容丰富,共分上下两层,设家世、耕读、仕进、文杰和传承五大篇章,围绕曾巩一生为人、为事、为官、为文的经典故事,讲述这位文学大家坎坷而精彩的一生。 初进馆,一句“曾子文章众无有,水之江汉星之斗”,王安石对曾巩才情的赞叹,呈现在馆内序厅主题墙上,两侧墙面铺以琴城八景图,体现出曾巩纪念馆的南丰属性。 伴着暖黄的灯光,逐一走过各个篇章,通过展板、造像、文物、场景还原、多媒体等多种形式的展出,观后不禁肃然。 馆内所有展品的陈展方式、文字大纲均经过了反复的策划、组稿、审稿、修改和审核最终确定,其中凝聚了多位长期研究曾巩文化专家学者的心血与汗水,也融入了曾巩研究的最新成果。 文化园的兴建再次推动了曾巩文化的传承与兴盛,进而提升了千年古城——南丰县的知名度与影响力。要真正实现以文促旅,以旅兴文,就要从软硬件设施两方面入手,要体现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应有的管理运营水平,使人“进得来”“留得住”“还想来”。 曾巩文化园自2019年免费开放以来,每年来踩点的旅行社至少有五六十家,签订输送客源意向的旅行社多达三十余家,其中研学游占比较高;再加上来自全国各地慕名而来的游客,每年接待游客达60万人次以上。 据介绍,曾巩文化园不仅按照国家4A级旅游景区标准配套了游客中心、生态停车场、旅游厕所及导识系统,还建设了景区智能导览、网上预约、语音讲解、大数据平台等智慧化系统。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连续举办多届花朝节、主题灯光秀等活动,令游客在游玩过程中感受曾巩文化的厚重魅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