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初唐四杰”人生境遇大不相同?其实四人的结局早就被人预言过!

 凤凰山居士 2022-06-20 发布于江西

照理读史

2019-09-02 17:06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这两句诗来自于唐代杜甫的《戏为六绝句》。

这首诗讽刺的是当时很多贬低轻视唐初四杰的保守派诗人,认为即使在他们死去之后,王杨卢骆四人的美名也将如同江河一般千古流传。

那么能够被诗圣杜甫比作江河的初唐四杰,为什么唐朝名将裴行俭对他们的评价却截然相反,而初唐四杰的命运是否又真如他所说呢?

这初唐四杰指的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人,这四人都是文采飞扬的诗文作家,他们很早就展现了在诗词创作上的天赋,在当时受到了世人的追捧。

其中王勃的诗清新自然,在其诗中偶有一警句,如一朵奇葩点缀在幽谷中,使人百看不腻,他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流传千古的名句。

而杨炯则以边塞征战诗出名,他的风格气势轩昂,风格豪放,表现了为国家马革裹尸、鞠躬尽瘁的精神,代表作是《从军行》、《出塞》等。

卢照邻则格外擅长七言歌行,被杨炯誉为“人间才杰”,代表作为《长安古意》。骆宾王的事迹大家都耳熟能详,也就不再赘述了。

话说有一天,这四人被吏部尚书李敬玄引荐给了名将裴行俭,并在裴行俭面前对他们大加赞赏,但裴行俭打量了四人一眼后,却评价道:大丈夫能不能承担重任,要先看他的气度见识,而后再看才学。

王勃等人虽然有文采,但是浮躁外露,显然不是能够享爵禄之人,只有杨炯性情深沉,能够坐到县令县长的位置上,至于其他人能得善终就算幸运了。

要知道王杨卢骆四人,在当时是炙手可热的文学新星,世人都认为他们的人生将会是一片坦途,然而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初唐四杰的命运后来果真被裴行俭一一言中。

王勃虽然很早就与达官显贵打得火热,但却因为与沛王和英王斗鸡时,一时兴起写了篇《檄英王斗鸡文》,被负责任的家长唐高宗斥责,斥责他耽误了自己儿子的学业,被下令撤销了官职。

后来复出之后,又被诬陷下狱,甚至判了死罪,后来幸逢大赦,免于一死,但是却在他27岁之时不幸溺水身亡。

骆宾王曾任长安主簿,但因贪污(一说诬陷)被贬为临海丞,心灰意冷的他弃官而去,后来他加入徐敬业一方,一同造反,还写下了著名的《代徐敬业传檄天下文》。但是徐敬业之乱被轻易平定了,站错队的骆宾王也因此人头落地。

卢照邻则是因为得罪了武则天的侄儿武三思,因此被捕入狱,出狱之后又因服丹药中毒,手足尽废,最后因为不堪忍受病痛的折磨,投颖水而死。

而杨炯也确实如裴行俭所说,虽然也曾经历坎坷,但收敛了之后也过了些平淡轻松的生活,临终时官职为盈川县令,相对于之前的三人,已经算是善终了。

其实杜甫与裴行俭对他们的评价都是正确的,只不过一方是站在文学的角度上,而另一方则是对他们在官场仕途发展上的判断,都不能说是错的。

要说错,只有一个人,那就是将四人引荐给裴行俭的吏部尚书李敬玄,你说你一个管人事的还不如裴行俭看人准,真是贻笑大方。

原作者:季圣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