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x轴上有两个点电荷q1和q2(q1在q2的左边),x轴上每一点的电势随着x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当x=x0时,电势为0;当x=x1时,电势有最小值(点电荷产生的电势公式为φ=k (1)分析两个电荷的带电性质; (1)求两个电荷的位置坐标; (2)求两个电荷的电量之比. 这是2014年华约自主招生的一道题。教学时让学生练习过,能独立完整解答的不多。题确实是难,考查的知识点多,推理能力要求高。 一.解图 图像纵轴反映的物理量是电势,横轴是位置。斜率、关键点是解图重点。斜率物理意义,联系U=Ed,移项后运用微元法,斜率反映电场强度大小,电势高低决定电场强度方向。关键点有两处:1是x0位置电势为零;2是x1位置电势有最小值,且斜率为零,即电势最低处电场强度同时为零。 二.解式 φ=k 三.推理 根据表达式,纯数学角度看,r为零时,φ无论正负都是无穷大的,所以电势无穷大的位置就是点电荷的根据地。因此原点处必有一正电荷,x轴正半轴没有点电荷,图象中xo、x1这两个关键点,一个电势为零,一个电势有最小值且为负值,结合题干中明确表示有两个点电荷,所以另一个点电荷带负电且在x轴负半轴上,而且电荷量要比原点处的电荷大。 四.列式计算 只能利用关键点的数据。xo处电势为零,设负点电荷的位置为-x2,正负点电荷在xo处的电势表达式叠加一下可列一式;x1处图象的斜率为零,说明此处电场强度为零,根据点电荷电场强度表达式,可在x1处又列一式,两式联立求解结果。 五.总结 目无全牛,是因为对部分的充分了解。本题中,首先要对点电荷的电势、电场强度、叠加原理相当熟悉,熟悉了这些,才能准确理解表达式,然后才能从图象中挖掘出有效信息,进一步列式求解。熟悉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才能做到有效审题,实际上,题难解的很大原因就是对基础知识的不熟练,因为不熟练,像个外行一样看题,无法审出有效信息,只能给题目戴一顶难的大帽子。 |
|
来自: 新用户65120Joi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