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难在力学,力学难在牛顿定律上 最近学习电磁感应,习题中讲和不讲效果差不多的是下边这个双杆问题,所谓的差不多,就是反正不大会,讲时嗯嗯,自己做时只能看看,写几个边角料的式子,核心问题分析不到位。 难点仔细分析下来,还是回到了力学中的牛顿运动定律上。 如图所示,两光滑金属导轨水平放置,导轨间距为L,固定于一垂直于水平面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为B,MN导体棒的质量为m,电阻为r,PQ导体棒的质量为M,电阻为R,现给MN导体棒一个水平向右的恒力F,分析:两导体棒稳定后的运动情况。
只要 这个题可以改变至最一般的情形,两边的导轨宽度、磁感应强度、导体棒的质量、导体棒的电阻假如都不相等,该如何求解? (2014年江苏)如图所示,A、B两物块的质量分别为2m和m,静止叠放在水平地面上.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μ.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现对A施加一水平拉力F,则 A.当F<2μmg时,A、B都相对地面静止 B.当F =2.5μmg时,A的加速度为μg/3 C.当F> 3μmg时,A相对B滑动 D.无论F为何值,B的加速度不会超过0.5μg 江苏卷的经典题,2014年之后每年的复习资料都要出现,能让学生暴躁、掉泪、气急败坏的题,难点就在静摩擦力、动摩擦力的分析上。不细说了,考得是最基本的动、静摩擦力概念。 (2021)如图,一倾角为α的光滑固定斜面的顶端放有质量M=0.06kg的U型导体框,导体框的电阻忽略不计;一电阻R=3Ω的金属棒CD的两端置于导体框上,与导体框构成矩形回路CDEF;EF与斜面底边平行,长度L=0.6m。初始时CD与EF相距 (1)金属棒在磁场中运动时所受安培力的大小; (2)金属棒的质量以及金属棒与导体框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3)导体框匀速运动的距离。 这个题这几天学生问的也不少,难点还是导体框和导体棒间的摩擦力,清楚了摩擦力,其他就通了。从题中的匀速入手,逐步分析受力、运动情况。 (2017)真空中存在电场强度大小为E1的匀强电场,一带电油滴在该电场中竖直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为Vo,在油滴处于位置A时,将电场强度的大小突然增大到某值,但保持其方向不变。持续一段时间t1后,又突然将电场反向,但保持其大小不变;再持续同样一段时间后,油滴运动到B点。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1)油滴运动到B点时的速度; (2)求增大后的电场强度的大小;为保证后来的电场强度比原来的大,试给出相应的t1和vo应满足的条件。 已知不存在电场时,油滴以初速度V.做竖直上抛运动的最大高度怡好等于B、A两点间距离的两倍。 这是当年高考全省两份满分的压轴题,这个物理压轴题是借数学解方程来压轴的,当年之后在复习资料的出镜率太差劲,应该没引起学物理的重视,物理压轴考数学解方程,不合物理人的胃口。 (2009)如图,在x轴下方有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于xy平面向外。P是y轴上距原点为h的一点,No为x轴上距原点为a的一点。A是一块平行于x轴的挡板,与x轴的距离为h/2,A的中点在y轴上,长度略小于a/2。带点粒子与挡板碰撞前后,x方向的分速度不变,y方向的分速度反向、大小不变。质量为m,电荷量为q(q>0)的粒子从P点瞄准No点入射,最后又通过P点。不计重力。求粒子入射速度的所有可能值。 这是粒子偏转问题相当疯狂时的压轴题,满分率据说是千分之零点零几,比上边那道稍强点,过了之后也就被各类资料抛弃了,难在几何关系上。 难在物理力学上的题,评价为好题,辅导资料的宠儿;难在数学运算或几何上的题,多成了弃儿. 抓好力学是学好物理的前提。另类题就让他去吧! 公式编辑器编的式子,怎一上传就乱码了?有救吗?会救的请支个招。 |
|
来自: 新用户65120Joi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