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气健脾、 化瘀通络治疗高血脂。我之前就接诊过一个高脂血症的患者,经过治疗病情明显得到控制。 中医发现临床上肥胖和痰湿有其发病的病因联系, 本病的形成是慢性过程, 导致脏腑功能失调或虚损。因此造成本虚标实之证。 虚则脾虚失运、 肾气失化、 肝失疏泄等。 治疗本病既要清化痰浊, 又要健脾补肾调肝, 还要行气化瘀, 使痰无内蕴, 才能让气机条达、 血脉畅通, 故用药辅助行气化瘀。 黄某, 男, 48 岁,主诉: 血脂升高, 头晕、 胸闷三月。病史: 2007 年 8 月身体检查, 总胆醇(TC) 6. 8 mmol/L、 甘油三酯(TG) 3. 8mmol/L、 低密度脂蛋白 4. 6mmol/L、 高密度脂蛋白 1. 8mmol/L, 口服降脂灵、 洛代他汀等药。 对饮食的高热量等食物进行控制。 近因工作紧张, 出现头晕目眩、 胸闷心悸、 血压130/80mmHg, 心电图显示 ST-T下移不明显。 初诊: 患者眩晕, 胸闷心悸, 形体丰腴, 面色潮红, 舌质胖嫩, 苔薄多津, 脉滑。西医诊断: 高脂血症, 冠状动脉供血不足,中医诊断: 眩晕, 心悸辨证审机: 脾气亏虚, 痰浊蕴阻。 治法: 益气健脾, 化痰通络。方药: 四君子汤、 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味,具体如下: 黄芪 党参 白术 茯苓 半夏 薤白 丹参 石菖蒲 赤芍 柴胡 甘草 。 七剂, 每日一剂, 水煎分两次服。 二诊:胸闷、 心悸、 头目眩晕稍有缓解, 舌质红, 苔薄白, 脉滑。方药: 黄芪 党参 白术 茯苓 半夏 薤白 丹参 石菖蒲 赤芍 柴胡 生山楂 何首乌 泽泻 。 七剂, 每日一剂, 水煎分两次服。 三诊: 黄芪 党参 白术茯苓 半夏 薤白 丹参 石菖蒲 赤芍 柴胡 生山楂 何首乌 泽泻。 二十一剂,每日一剂, 水煎分两次服。 四诊:患者复查: 总胆固醇(TC) 4. 6mmol/L、甘油三酯(TG) 2. 0mmol/L、 低密度脂蛋白 2. 6mmol/L、 高密度脂蛋白 1. 2mmol/L, 查心电图接近正常。 胸闷心悸、 头目眩晕, 诸症尽祛, 因公事出差, 带上方一个月口服量。 嘱其继续联合西药祛脂类口服。 加强运动、 控制饮食、 保持精神愉快。 本案用黄芪、 党参、 白术、茯苓益气健脾治本, 用陈皮、 半夏、 瓜蒌、 薤白清痰化瘀, 用丹参、 石菖蒲、 赤芍通络治标, 佐以柴胡调肝。 生山楂、 何首乌补养肝肾, 泽泻利痰湿, 实验证明泽泻有明显的降脂作用, 生山楂消食和胃, 用于本症契和病机。 组成全方符合中医审因论证思想, 既消除症状, 又降低了化验指标。 如有相关问题可以评论,或者点击头像查看。#中医养生##非常病例##你相信中医吗##中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