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实影记】齐地访古迹之十二

 齐民生眼观景 2022-06-20 发布于山东

【原创影记】齐地访古迹之后李遗址

   作为“春秋五霸之首、战国七雄之一”的齐国都城 800余年的临淄,时有“海内名都”、“东方罗马”之誉。几千年星移斗转,昔日的盛景虽已荡然无存,但那记载着齐国一度辉煌的历史古迹至今却依然存在众多。

   前些日子,本人数次踏入齐都故地,以了解那些文物古迹现状,追探齐国历史故事,寻觅齐文化源流。现择其要者展示如下(此篇后李遗址因此前曾有简述,不再重列编号)

    后李遗址

    后李遗址位于淄河东岸、临淄区齐陵街道后李官庄村西北约500米处。

    后李文化遗址距今约8500~7500年,是山东地区目前已知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也是我国新石器文化遗址的代表之一,其时代延续之长,内涵之丰富,实为罕见,勘称海岱地区史前文化的源头。后李文化的发现,将山东文化的发源年代向前推进了1000多年。后李遗址于1992年被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后李遗址,于1965年由山东省文物局临淄工作队发现。1965年秋天,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师生曾进行过一次试掘,获得了一些别具特色的陶片。此后,考古学者在山东章丘、滨州、济南等地也发现了类似的标本,这些发现,拉开了发掘后李文化的序幕。

    1988年10月至1990年6月,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为配合济青高速公路建设,对后李遗址进行了四次大规模的考古发掘,发掘面积约6900平方米。这次发掘,发现了当时山东地区最早的考古学文化和人类遗存——"后李文化",它是后李遗址上最早、最特殊、最主要的新石器文化,分为后李一期文化和后李二期文化。发掘中不但出土了房址、灰坑、灰沟、墓葬、陶窑等遗迹,还出土了陶器、石器、骨器、角器和蚌器等遗物。


(以上三图来自网络)

    后李遗址的出土文物虽然在今天看来简单、制作水平也比较低,但是这里的先民在8500年前已经开始制作陶器,在当时的世界上已经是极高的文明。

    另据专家介绍,临淄的后李遗址和章丘的西河遗址均属于新石器时代的中期,是山东最早的新石器文化遗存,都为“后李文化”。而传续方面,后李文化在山东地区逐渐被泰安的“大汶口文化”代替,再后来章丘的“龙山文化”出现,成为新石器时代结束、青铜文化肇起的交叉路口。

    后李遗址上不仅有后李文化,还有其他时代的文化。除了新石器文化遗存外,还有两周(西周、东周)文化遗存和晚期文化遗存。从新石器时代早期的遗物到清代的器皿,首尾跨越了8000年。

    后李遗址的发掘,真正意义不仅仅在于其文物所代表的文明程度,还在于它把整个山东地区的文化历史提前了一大步,并最终连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长期以来,由于受资料、实物等诸多条件的限制,考古学者一直把北辛--大汶口文化视为山东地区最早的文化,随着后李遗址的发现,将山东文化的发源年代向前推进了1000多年,同时,整个海岱地区史前文化的谱系脉络也从此清晰地显现了出来,即: 后李文化——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

    2016年10月~2017年6月,为配合济青高速公路的拓宽工程,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临淄区文物局、临淄中国古车博物馆对遗址进行了又一次考古发掘,发掘面积1000平方米,发现后李文化遗存及周代遗存,进一步加深了对遗址的认识。

    中国古车博物馆

    1988年至1991年,济青高速公路修建之前山东省文化厅组织的对后李遗址进行的四次大规模考古发掘,不仅发现了后李文化,还同时发掘了其中的大型春秋车马坑。随之,后李春秋殉车马被评为1990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其后,在此车马坑基础上修建了中国古车博物馆,于1994年9月9日建成开馆。

    中国古车博物馆,当地人俗称车马馆。上世纪九十年代,几乎是伴随着济青高速公路的开通而开馆,并且在此处高速公路边上专门设立了停车区,以供路上行驶的路人参观游览。后来,因济青高速公路的拓宽改造,这里的停车区取消,古车博物馆也随之进行了景区改造。现在,外地人如果从济青高速公路来参观,要从临淄东出口下高速路过来。

    古车博物馆融文物性、学术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囊括了中国古车之大观,汇集了古车的研究成果之大成,是我国当代第一家最完整、最系统、并以考古发掘现场(车马遗址)为依托与文物陈列融为一体的古车博物馆。现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山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如果是在古代,恐怕很难想象:在其上的济青高速公路上,日夜奔驰着川流不息的现代化汽车;而其底下,则是静卧着数千年前也是“摩登”交通工具的车和马,说来也是一种巧合。

    也正是因此,人们来到后李遗址一般不了解其远古文化遗存物(也难以看到),只知道这里有座“车马馆”,还是国家AAAA景区。



    古车博物馆分为中国古车陈列馆和春秋殉车马两大部分。

    古车陈列馆在地上,设三个展厅,集中展示中国古车研究成果之大成。该馆以时代先后为序陈列,通过大量的文物实物、模型古车复原、照片、图片和文字,展示了车、轿辇的产生发展,技术改进的历程及车马在战争、交通、运输和生产生活中所发挥的作用,充分展示了中国车乘的悠久历史和造车技术在世界车辆发展史上的领先地位。




    春秋殉车马展厅位于济青高速公路路基底部,以原地原貌展现春秋时期殉车马景况,这是中国古车博物馆的重要展示部位,也是其特色。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