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浪漫的诗词,给人留下的印象总是无比深刻,让人不由得去想象诗人到底是以怎样的心情写下这样美妙的语句。 提到情诗,我们一定会想到那位来自西藏的诗人——仓央嘉措。 ![]() 他来自美丽的祖国边疆,他是名垂青史的浪漫诗人,他的作品流传千古,如今仍然受到无数人的喜爱。 仓央嘉措的一生享尽风光,让无数人仰慕不已,可风光背后的辛酸却鲜为人知。 除了众所周知的诗人身份之外,仓央嘉措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藏族的六世达赖。 在仓央嘉措十四岁的时候,他被选为“转世灵童”,成为了五世达赖的继承人,从那时开始就注定了他这一生不会平凡。 ![]() 然而,由于有些人在背后操纵,仓央嘉措没有过上像以前的达赖那样风光的生活,反而是在各种不同的身份之间,痛苦挣扎。 白天,他是备受瞩目的“傀儡”达赖,到了晚上却摇身一变为风流诗人。 在这样双重身份中不停转换,仓央加措逐渐迷失自我,他向往自由,渴求突破傀儡达赖的束缚,希望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可是生活并没有给他这样的选择。 最终,就在这样矛盾的身份当中,仓央嘉措暴抱憾终身。 ![]() 直到现在,我们也无从得知仓央嘉措的真实死因究竟是什么。那么,究竟仓央嘉措这一生经历了什么?他又留给了我们什么? 背负使命在藏族文化之中,达赖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角色。每一任达赖都要经过千挑万选,当上一任达赖圆寂之后,人们必须要通过各种途径找到“转世灵童”,来继承达赖的这个名号。 1682年,藏族第五世达赖罗桑加措在布达拉宫里圆寂。 在他临终之前,罗桑加措万般叮嘱他的亲信弟子桑结嘉措,一定要找到“转世灵童”,来担任下一任达赖继承人。 为了维护当地的社会稳定,也为了能够遵守罗桑加措离世前留下的话,桑结嘉措决定先把五世达赖圆寂的消息隐瞒下来,自己挑大梁,掌握执政权利,然后再慢慢地寻找新的达赖继承人。 ![]() 然而,在执政的这些年里,桑结嘉措体会到了权利带来的便利和快感,他不想交出权利,于是对待寻找新的达赖继承人的工作,便逐渐懈怠了。 无奈为了应对清朝统治者的要求,桑结嘉措只能继续寻找下去。 1683年,在西藏南部的一个小山村里,一个小男孩的出生让桑结嘉措看到了希望。这个小男孩名字叫做阿旺,父亲和母亲都是当地普普通通的农民。 也许此时看上去,阿旺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是令大家没想到的是,在阿旺的抓周礼上,他居然抓到了五世达赖罗桑加措的遗物,按照西藏的传统,阿旺就是达赖的转世灵童。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年纪仅仅只有三岁的小阿旺便成为了天选的“转世灵童”,这时的小阿旺有了一个新的名字——仓央嘉措。 ![]() 事实上,桑结嘉措挑选仓央嘉措成为六世达赖,也有部分自己的私心:此时的仓央嘉措只是一个小孩子,对待权利毫无概念,如果能让他为自己所用,成为自己的傀儡,那么桑结嘉措就可以继续掌握大权。 就这样,懵懵懂懂的仓央嘉措,坐上了六世达赖的宝座。可此时,五世达赖罗桑加措圆寂的消息,仍然是对外界封锁消息的,所以为了能把这个谎继续圆下去,仓央嘉措只能继续被“雪藏”下去。 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到了清朝康熙三十五年,康熙皇帝平定了准噶尔叛乱之后,五世达赖圆寂的消息才解除了封锁,为人们所知,人们这才得知六世达赖仓央嘉措继位的消息。 爱情故事在仓央嘉措十四岁那一年,桑结嘉措带着他回到了布达拉宫,正式继承达赖喇嘛的位置。 在此之前,仓央嘉措从来没有想到自己会有这一天,能够坐上黄教最高领导人的位置。 ![]() 在正式来到布达拉宫之前,仓央嘉措跟随父母信奉红教,而到了布达拉宫继位之后,仓央嘉措理所应当应该信奉黄教。 但是,黄教和红教从字面上看似区别不大,但实际上却暗藏玄机。 在黄教的观念里,教徒是不允许接触女色的,就更别说结婚生孩子了。僧侣的各种行为都要受到严格的约束,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黄教教徒。 与苛刻的黄教相比,红教的规矩就相对少了很多。红教的教徒不仅支持婚嫁习俗,而且对于教徒的束缚也没有那么多,更加向往一种自由安稳的生活。 ![]() 仓央嘉措从小接受的都是红教的教育理念,性格相对比较自由随性。谁能料到在十四岁这一年,这个孩子居然要从红教教徒摇身一变为黄教最高领导人。这样巨大的转变让仓央嘉措一时间无法适从。 在仓央嘉措十五岁那年,他邂逅了令自己终身难忘的初恋。 少年少女之间的恋情总是青涩又真挚,在那个懵懂的年纪,情窦初开的少男少女之间产生的暧昧情愫总是让人无比心动。 然而,仓央嘉措与常人不同,他的身份就注定了这场初恋注定无疾而终。 ![]() 因为他是转世灵童,是六世达赖喇嘛,是黄教领导人,不是普普通通的凡人,所以注定了他不可以和那个女孩在一起厮守终生。 桑结嘉措得知了这段爱情故事之后怒火中烧,他不允许仓央嘉措居然会被爱情束缚住,从而影响了他将来的大业。 于是,桑结嘉措神不知鬼不觉地,处理掉了仓央嘉措的初恋对象。 这件事对仓央嘉措的打击巨大,他无法相信那个美好的女孩就这样人间蒸发了,从此两人天人两隔永远无法见面。他也无法相信桑结嘉措居然这样心狠手辣,这么轻易地把一个生命玩弄于鼓掌之中。 从此之后,仓央嘉措对任何事物的看法,都有了巨大的转变。 ![]() 那些曾经被他视为生命般重要的事情,自此之后都仿佛过眼云烟一般,似乎这段时间再也没有能够令他在意的东西了。 双面人生经历了这一切生离死别的仓央嘉措,也不过是一个十几岁的孩子。 在他这个年纪,很多孩子都很贪玩。碍于特殊的身份,仓央嘉措只能用厚厚的伪装来把自己包裹起来,装作“德高望重”的样子。 可是孩子爱玩的天性是藏不住的,仓央嘉措渴望自由,渴望像其他同龄人一样享受青春的乐趣,然而每天围绕他的只有佛经与繁文礼节。 这个无法逃离的怪圈将他卷入其中,各种重担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 仓央嘉措开始寻找能够让自己放松的方式,一开始,每当有烦闷的事情的时候,他都会选择到外面走一走,透透气,看看不一样的风景。 可每当这个时候,桑结嘉措就会派人一步不离得跟着他。 后来,为了防止仓央加措在外面惹事生非,那些看守他的僧人甚至限制了他到外面的权利,将他关在房间里,不允许仓央嘉措踏出房门一步。 与此同时,僧人们还强迫他研读佛经,强迫他苦心修行。 他们苦口婆心地告诉仓央嘉措,外界的纷纷扰扰只会扰乱他的心智,只有苦心修行才能够最终修成正果,成为一名合格的六世达赖。 ![]() 此时的仓央嘉措意识到,他根本就没有独自行使达赖喇嘛权利的权力。不仅在政治上没有自由权,甚至连他的生活都要受到限制。他只不过是桑结嘉措的一颗棋子,一个任人摆布的“傀儡达赖”。 意识到这样残酷的真相之后,仓央嘉措开始放纵自我。 他决定自己一人对黄教的繁文缛节,用自己放荡不羁的行为告诉他们,他也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一个有自己独立思想的人。 作为六世达赖,在白天的时候,仓央嘉措不得已只能身居高位,接受来自各方的朝拜。此时他就仿佛是世界上最神圣的神一般,任何的语言,都无法用来形容他的纯洁与高尚。 可是到了晚上,仓央嘉措就撕下了各种伪装,按照自己的心意生活。 他留恋于大街小巷的酒馆之中,以风流诗人的名号与酒家女子谈天说地,与酒馆里的人畅聊人生。 ![]() 有时,他又化身成为不食人间烟火的富家子弟,在纸醉金迷的酒馆当中,仓央嘉措永远是最纵情肆意的那一个。 在酒馆当中,永远可以看到仓央嘉措喝酒唱歌吟诗作对的身影。 他洒脱自由,他浪漫随性,他肆无忌惮,他蓄起了长发,他沉醉于绫罗绸缎之中,他穿金戴银,他醉生梦死。 为了抵抗种种约束,仓央嘉措选择了以更加与众不同的姿态,面对这个冷漠的人世间。 ![]() 仓央嘉措的本性是放浪不羁的,正是因为如此,他才无法接受黄教的种种束缚。他才选择用这样的方式来释放自己的天性。物质的满足远远不能满足他的需求,仓央嘉措追求的是精神上的自由。 在流连辗转于各种风月场所和酒馆的旅途当中,仓央嘉措的创作灵感得到了大大激发,留下了许多传世名作。如今我们看到的很多妙诗佳句,都是在那个时候仓央嘉措灵感迸发的产物。 那些关于爱情的诗句,那些关于自由的向往,无一不是仓央嘉措郁闷与悲愤交加的结果。现实无法改变,他只能将自己的希望寄予自己的作品之中,让后人代替他实现那些可望不可求的梦想。 死因成谜1701年,蒙古族和硕特部拉藏汗继承了汗位。 ![]() 在此之前,桑结嘉措曾经与和硕特部结下了梁子,他买通了和硕特部的一位部下,指派他往可汗的饭菜中下药。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件事情很快就被警觉的拉藏汗发现。 一怒之下,拉藏汗召集了蒙古大军对藏军发起了进攻,两军力量悬殊,桑结嘉措很快就败下阵来,并在此次战争中英勇就义。 桑结嘉措离开之后,仓央嘉措自然就成了人人得而诛之的靶子,拉藏汗将仓央嘉措流连风月场所的故事禀告给了康熙皇帝。 得知此事权衡利弊之后,康熙皇帝决定听取拉藏汗的建议,废黜仓央嘉措。 ![]() 得到了康熙皇帝的委派,拉藏汗奉旨押送仓央嘉措到京城。 1706年,六世达赖仓央嘉措在青海湖边圆寂,享年二十四岁。至于仓央嘉措的真实死因,我们到现在也无从得知。 有的人认为仓央嘉措在押送的过程中,被人偷偷解救了出来。回到了西藏之后,仓央嘉措仍旧按照以前的生活方式,肆意洒脱地过完了这轰轰烈烈的一生。 还有的人认为仓央嘉措得罪了多方势力,受到了无数敌对势力的憎恨。最终,仓央嘉措被拉藏汗手下的杀手暗杀,在青海湖边不幸身亡。 还有的人认为仓央嘉措离世的时候在青海湖边打坐,他早已预料到了自己离开的方式,于是选择了最平和的一种方式——打坐。就在这样的情况下,仓央嘉措圆寂了。 ![]() 直到现在,仓央嘉措离世的原因仍然是一大谜团,由于没有充分的证据,我们无从得知真实的事情真相。 但是,无论如何,我们唯一可以肯定的就是在圆寂的那一刻,仓央嘉措内心一定是解脱的。 仓央嘉措的一生是跌宕起伏的一生,在他三岁的时候,一场偶然的抓周仪式就决定了他未来人生的方向。 在他十四岁的时候,无疾而终的初恋就决定了他永远不可能和心爱的人永远在一起。 仓央嘉措是幸运的,他毫不费力就得到了无数人无法得到的权力与地位。 ![]() 然而,仓央嘉措又是不幸的。他无法像普通人一样娶妻生子,也无法像其他达赖一样享受权利带来的快感,只能做一个“傀儡”。 表面风光无限,内心只有无尽的孤独与苦闷,仓央嘉措的真实想法,或许我们只能通过他留下来的诗词来体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