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内经》第二十六 八正神明論篇

 火岩山 2022-06-20 发布于浙江

用鍼之道,法天則地,以合天光。道之志一,工之志專,學之志虔,用之志誠。無一不果,無專不功,無虔不就,無誠不精。

故聖人立言,以勸其誠者,不因我而誤人也。月之皎皎,因其明也,日之熙熙,以其光也。醫之爲道,可不慎乎?

凡刺之法,必候日月星辰之气,四時八正之龢寧定,乃刺之也。

天溫日明,則人淖澤,而衛𣱛浮於肉腠。故血易瀉,而气易行。天日蔭隱,則人血凝泣,而衛𣱛沉。月始生,則血𣱛始精,而衛𣱛始行。月郭滿,則血𣱛實,而肌肉堅。月郭空,則肌肉減,而經絡虛。衛𣱛去,而形獨居。是以,因天時而調血𣱛也。是以,天寒無刺,天溫無疑。月生無瀉,月滿無補,月空無治。此得時而調也。

故月虛而瀉,是謂減虛。月滿而補,血𣱛揚溢。經有留血,命曰重實。月空而治,是謂亂經。此陰陽相錯,眞邪不別,沉以留止,外虛內亂,淫邪乃起也。

天常者,天道自然之常也。經曰:四時者,所以分春夏秋冬之气,經脈所在,以時調之也。不若勿觸冒八風之虛邪,動傷眞炁,避而勿犯也。故曰:“聖人之避邪,如避矢石”,以其傷𣱛也。若以身之虛,而逢天之邪,'兩虛相感,其氣至骨,入則傷五臟。良工知以候時救之,邪弗能傷也。故曰忌不可不知也。

師曰:八正者,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八節之所龢,以治正𣱛也。

八風者,立春艮,東北凶風也,春分震,東方嬰風也,立夏巽,東南弱風也,夏至離,南方大弱風也,立秋坤,西南謀風也,秋分兌,西方剛風也,立冬乾,西北折風也,冬至坎,北方大剛風也。

八邪者,虛邪傷乎肩頸,風邪傷乎肝(血虛),陽邪干乎心(氣鬱),陰邪併於腦,燥邪傷乎脾,暑邪傷乎肺,濕邪傷乎腎,火邪傷乎膽,寒邪傷乎腎與骨。實邪傷乎气。

知其日之寒溫,月之虛盈,以候气之浮沉,而調之於身,觀其立有驗也。

形气、營衛之不形,則工者獨知之。是觀其冥之所能也,冥者,滌除有知,而靜極玄覽,心神明悟焉。

以日之寒溫,月之虛盛,四時之浮沉,参伍而調之。工常先見之,然不形於外,故曰觀其冥冥焉。通於无窮者,可以傳之後世也。而不形見於外,故俱不能見也。視之無形,食之無味,窈窈冥冥,若神髣髴,與之遊也。

虛邪者,八節風邪之气也。邪者,身形苦用力,汗出腠理開,逢虛風其中人微。故莫知其情,莫見其形。上工救其萌芽,必先見三部九候之气,盡調不測而救之,故曰上工。下工救其以成,故其以敗。言不知三部九候之相失,因病而敗之也。知其所在者,知診三部九候之病脈處而治之。故曰:其門戶焉。莫知其情,而見邪形也。

'瀉必用其方’,方者,以其气方盛也,以其月方滿也,以其日方溫也,以其身方定也,以其息方吸而內鍼,及復其候方吸而轉鍼,乃復其方呼而除引鍼。故曰瀉必用其方,其气而行焉。補必用圓,圓者行也,行者移也。圓與方,非鍼也。

故養神者,必知形之肥瘦,榮衛氣血之盛衰。血𣱛者,人之生,形之神矣,不可不謹而養也。何謂也?其神智通悟,其形診可觀也。

隱我之有形,誠之入矣。入乎於其病,其病之行見也。以求其病,以索其根。目冥冥,捫其所病,索之於經,慧然在前。

知其所以然,知其其所以然也。反之,案之不得,不知其情,故曰形。形者,言其不可爲據也。

冥而不見,內臟有其象。故診以索其經,髣髴於前,案而不得,不可以爲之期準也。

故察其病,之所以當慎。案其病,之所以必眞。得其其所以然也,遏絕其病。病之在陽與陰,診之有所不同,靜內之,自有所通。

故陰與陽,不可揣度而已。當從以察之三部九候,待其所至,急內鍼以出其邪也。

神者,專心啓誠,以用神之微密也。心神內蘊,如昏如昧。使神其融乎於志,致神識之清明。則慧悟,而心開目明。心開目明,而獨悟其眞。口弗可以言,而心眼昭然。若雲之隨風,豁然而捲,洞悉其苦,是言會之以神也。

故言神者,乃不可以神待,而至極之致神者也。以三部九候經脈,爲之本源,則可以通神悟之妙用,若博識之見,則失其純,而去眞彌遠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