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自律那么难? 想早睡早起,想坚持运动,想博览群书,想变优秀,但大多时候我们都做!不!到! 因为人天性偏爱简单、轻松、舒服的事情、陶醉于及时满足的快感。 而自律要克服人性弱点,太痛苦了。 如果能驯化大脑,大脑里就会有强烈的自我驱动因素,自动自发地去做,形成“自律上瘾”。 那么如何自律上瘾? 总是懒惰、爱拖延,行动力不足,尝试一下就放弃了,甚至在尝试之前就放弃了。日本研究行为科学管理家石田淳在《从行动开始》一书中写到: “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帮助我们取得成功的并非意志而是行动。只有行动,才能改变一切。” 然而付出行动是艰难而痛苦的。到底如何自觉自律,提升行动力? 以下就是7个提高行动力的小方法,你会发现他们非常有用。 行动的关键,是从心底认同这件事是对的、是必须要做的。 只有足够渴望,才能突破心理魔障。抽点时间想想自己要实现什么,有明确的目标极为重要。 把这些记下来,时刻提醒自己,增强行动和改变的决心、动力。 2、打破对“意志力”的误解 当你有想要实现的目标和愿望的时候,第一时间要摈弃“我意志薄弱”、“没有毅力”这些想法。 走出过多思考的状态,放手去干任何你想做的事情。 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到“行动”上,努力改变自己以往的“行动方式”,学会从极小的行动开始做起,行动是绝不会骗人的。 3、从小目标、小的行动开始 目标不要太大,有时反而容易自我否定和畏惧,导致不去行动。所以放松一点,给自己定个容易完成的小目标吧! 从 “小的行动”开始,是因为行动越小越容易成功,而且还能够排除一切模糊不清的因素。 如果你想学英语,每天记住三个单词就好了; 如果你想养成运动的习惯,每周运动三次就很不错了; 当然很多情况没有办法严格按照“三”的数量进行统计,只要工作量不是太大就可以了。 从“小的行动”开始是一种微小的积极力量,改变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 “小的行动”却能帮助我们立即行动起来,循序渐进地改变我们的行为方式,就像刷牙一样逐渐养成习惯。 这种微小力量带来的改变,总有一天能让我们闪闪发光。 4、使用清单,把任务清晰化 根据GTD管理法,可以将我们大脑中各种想法和念头全部倒出来,这样使我们的大脑变得清晰,在做选择时进入确定性的状态。 把你要完成任务的步骤也列出来,避免大脑过度思考。 这样的行为可以让我们的行动力变强,因为我们的大脑喜欢确定性和唯一性。 很多人行动力不强就是因为想法太模糊,而在模糊的状态下,我们的大脑本能的选择舒适的娱乐消遣活动。 但一定避免任务安排过满!! 想想任务清单上哪些事是特别重要的,挑选两到三个重新写在另一个任务清单上,这个清单就不会那么吓人了,这样更容易采取行动,最终完成任务。 5、三个行动启动法则 1分钟法则:许多人认为自己是先有动力再去行动,其实,是先行动,然后才有动力。 行动起来的1分钟内,动力就会开始产生了。 2分钟法则:如果一件事能在2分钟内完成,那就赶快把它做了吧! 5分钟法则:如果自己要去完成某件事但又懒得去做,跟自己说,“无所谓,自己先试着做5分钟,觉得不行就停下。” 一件事,一旦开始做,进入状态后,那种懒惰的负面情绪就会自然而然地消失了。 很多时候,从“想”到“做”的这个过程之中,最难熬的就是启动。学会降低行动的阻力,减少抗拒心理,行动前给自己安排启动项。 不想运动?放一首喜欢的动感歌曲,快速调动身体活力; 不想工作?不如先整理下办公桌或回复几个邮件、清理桌面; 不想读书?看一点诗词大会的节目、收藏夹里的读书视频拿出来吧; 从好的氛围开始,当你动起来,就会发现其实并不那么难熬,甚至都忘记了时间,一直都沉浸在了做的过程之中。 7、 正向激励 及时反馈 给自己建立奖励和惩罚清单,完成一项行动之后,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这样既完成了想要完成的行动,也让自己感到整个过程很有趣,更加有助于提升我们自身的行动力。 未完成某项行动,就相应实施一点惩罚,强化对完成行动奖励的渴望。
你是不是无法长时间保持专注? 是不是常常在工作、学习几分钟后就莫名其妙地走神? 是不是脑海里想东想西,回荡着音乐的旋律? 是不是常常在被别的事情打断后就再也无法重新进入状态? 是不是总控制不住想要玩手机? 效率最大的敌人,是分心。 分心会大幅度降低效率,因为每次分心,都会磨损注意力。 你需要重新激活上一次任务的神经回路。而回路越新,切换回原任务的时间越长。 没有办法集中注意力不专注,是导致大部分人学习工作效率低、拖延的“头号杀手”。 那么为什么会走神不专注呢?
分享7招告别分神、持续专注 ! 1、平常心 平常心 其实偶尔分心问题不大,毕竟大家都是普通人,分心走神什么的太正常了。 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 2、把任务当成打怪 制定“每日计划”、“待办事项清单”并拆解任务, 将一个看起来很难的事情进行拆解,量化成一个一个细小可打败的小怪兽。 从小事开始,就不会因为畏难逃避而分心走神。 3、每次只完成一件事情,设定倒计时 所有事情集中在一起就会给你一种“什么都没完成”的焦虑感而导致分心,所以要学会把事情细分,一段时间内只专心做一件事情。 帕金森定律指出:只要还有时间,工作就会不断扩展,直到用完所有的时间。 其实,你只要通过给自己限定更少的任务完成时间,来提高做事的效率。 给这件事设定一个倒计时时间,让deadline逼着自己抓紧完成,注意力更集中。 4、营造可以专注的环境 比如避开噪音,关闭社交网络等等。 远离社交工具,娱乐工具,学习的时候不要把这个设备、物件放在旁边: 5、当注意力转移并开始走神时,给自己做积极的心理暗示。 一旦走神,可以先记录下脑海里的想法。 如果控制不住想玩手机,可以尝试问自己几个问题:
6、试试由易到难的番茄钟 行动起来可以先从简单的事情开始做起,让大脑启动起来。 番茄钟,每个番茄钟的时间可以自行定义,帮你创造最佳专注环境,集中注意力。 中间的5分钟休息建议不要刷朋友圈看视频,可以起身活动、眺望窗外或者喝水。 7、设置及时激励 完成任务后给自己设定合理的小奖励——可以是奖励自己一点好吃的,可以是小憩几分钟,或者听两首歌放松一下。 最后再分享2个小序亲测简单有效提升专注力的训练方法: 1、舒尔特方格 在寻找从1-25的目标数字时,注意力要超高度集中,把这短暂的、高强度的集中精力的过程进行反复练习,大脑的集中注意力功能就会不断地加固和提高。 2、冥想训练 坐在椅子上或躺在床上,调整呼吸,从脸部开始放松,再到肩膀、手臂、身躯最后到脚部,感受全身的意识随着身体移动,过程缓慢注意呼吸,最后10秒放空大脑。 这个方法对改善专注和改善睡眠也很有帮助~ 总而言之, “自律的本质是什么?” 共勉! 时光序 你终身陪伴的私人管家 一款帮你规划时间 管理生活的全能AP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