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咳嗽的辨证论治

 未来会更好 2022-06-20 发布于湖北

       咳嗽是指肺气上逆作声,咯吐痰液而言。是多种呼吸系统急慢性疾病的主要症状之一。尤其以支气管炎最为常见。
       辨证治疗应区别是外感还是内伤。外感咳嗽多是新病,常突然发生,见肺卫表证,属于邪实,治以祛邪利肺为主;内伤咳嗽多是久病,常反复发作,迁延不已,多属邪恋正虚。
治当祛邪止咳,兼以扶正。
按语:
(1)对咳嗽的治疗,当在辨证的同时结合辨病。
(2)内伤久咳成喘者,应联系参阅“喘证”篇,按喘证进行辨证辨病诊治。
(3)外感咳嗽,风寒袭肺化热,表寒未解,应宣散与清热并施;风寒化热者转用清;风热化燥者转用润。
(4)内伤咳嗽,气火灼伤肺津,或痰湿久蕴伤脾,邪实正虚者,应联系处理。
(5)外感咳嗽久延转为内伤,内伤咳嗽因感受外邪而发作或加剧者,当权衡标本缓急,或适当兼顾,或先后分治。
(6)外感咳嗽忌用敛肺收涩镇咳药,以免邪留不愈;内伤咳嗽忌进宣肺散邪药,以免伤正成损。

咳嗽的辨证分型

外感咳嗽的辨证分型:
(1)风寒证:
病机:风寒袭肺,肺气失宣。
症状:咳嗽,声重有力,咯痰稀薄、色白、
量少或中等,易咯。可伴见风寒束表证。
治法:疏风散寒宣肺。
例方:止嗽散、三拗汤。
常用药物:荆芥、苏叶、杏仁、甘草、桔梗、紫菀、橘皮、金沸草、前胡。
加减:
表寒重,咳而气急加麻黄;
挟湿、咳嗽痰粘,胸闷,舌苔腻者加法半夏、川朴;
热为寒遏、咳声不扬、
气急似喘、烦渴、恶寒发热、少汗,三拗汤为主、配生石膏、黄芩。
(2)风热证:
病机:风热犯肺,肺失肃降。
症状:咳嗽频剧、气粗、或咳声嘶哑,咯痰粘稠、色黄、量少或中等、咯吐不爽。可伴见风热犯表证。
治法:疏风清热肃肺。
例方:桑菊饮。
常用药物:
桑叶、菊花、薄荷、连翘、前胡、牛蒡子、苦杏仁、浙贝母、枇
杷叶。
热盛、加栀子、黄芩。
津伤口干加南沙参、天花粉。
(3)风燥证:
病机:风燥伤肺,肺失清润。
症状:干咳作呛,无痰或者咯痰极少、成点丝状、或带血丝、咯吐不爽,唇鼻干燥,咽喉干痛。
①多与风热犯表证同见(温燥)
②也可与风寒束表证同见(凉燥)
治法:疏风清肺润燥。
例方:桑杏汤。
常用药物:桑叶、桑白皮、前胡、苦杏仁、南沙参、川贝母、天花粉、梨皮。
初期有表证加淡豆豉、薄荷;
津伤口燥加麦冬、玉竹、知母;
痰中夹血加白茅根、藕节、白芨、黄芩。
如属“凉燥”,当另用杏苏散加减,配紫菀、款冬、百部。

内伤咳嗽
辨证分型:
(1)痰湿证。
病机:脾湿生痰,上壅于肺。
症状:咳嗽反复发作、咳声重浊,痰粘腻或稠厚成块、色白或带灰、痰多易出,伴有胸闷、脘痞、呕恶、食少,脉濡滑,舌苔白腻。
治法:燥湿化痰。
例方:二陈平胃汤。
药物组成:苍术、川朴、陈皮、半夏、光杏仁、佛耳草、茯苓、款冬花。
加减:
咳而气急、痰多胸闷,加白前、莱菔子、紫苏子。
寒痰重、痰粘白如沫者加干姜、白芥子;
久病脾虚,神倦加党参、白术、炙甘草;
复感外邪、痰湿化热,痰稠黄、或有身热、舌苔黄腻、脉滑数,去苍术、川朴加黄芩、鱼腥
草、金芥麦、射干、瓜蒌。
(2)肝火证:
病机:肝火犯肺,肺气不清。
症状:气逆作咳,痰粘而少,咯而不爽。(咽中常有痰滞感),咳时面赤、咽干,可随情绪波动增减,口干苦,脉弦数,舌苔薄黄少津。
治法:清肺平肝降火
例方:加减泻白散。
常用药物:桑白皮、地骨皮、甘草、丹皮、栀子、黄芩、枇杷叶,竹茹、紫苏子、陈皮。
加减:
胸闷气逆加枳壳、桔梗、旋复花;
胸痛配郁金、丝瓜络。
痰黏稠难咯酌加黛蛤散、海浮石、知母;
火郁伤津加北沙参、天花粉。
(3)阴虚证:
病机:肺阴不足,虚热内灼。
症状、干咳不已、咳声短促、午后黄昏为
剧、或声音嘶哑,痰粘、或痰黄、或痰中带血量少。消瘦、无力、颧红、潮热、盗汗、口干咽燥,细数。舌红少苔。
治法:养阴润肺
例方:沙参麦冬汤。
常用药物:北沙参、麦冬、玉竹、百合、川
贝母、杏仁、桑白皮、百部。
加减:咳而气促,配
五味子、诃子;痰黄加海蛤粉、知母;
痰中带血加阿胶、白及;
低烧加十大功劳叶、地
骨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