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浊毒论治眼袋

 饶吉星大夫 2022-06-20 发布于河北

“金沙藤、大血藤,才是眼袋真正的扫地僧”

《中医浊毒论》里面说,浊毒,既是一种对人体脏腑经络气血阴阳均能造成严重损害的致病因素,又是多种原因造成的不能排除体外的病理产物。

浊毒就是因水湿代谢失常凝集而成的病理产物。

浊毒产生,多由六淫、饮食、劳欲、情志所伤,使肺、脾、肾三脏气化功能障碍,三焦水道失于通利,加之脏腑间的功能失调、阴阳偏盛偏衰等因素,影响脏腑功能,以致水湿失于正常输布和排泄,故聚而成水湿或凝而成浊,蕴结日久,化热转为浊毒之邪。

浊毒有3个特点:

1、 易阻滞气机,损伤脏腑气血

2、 浊毒致病缠绵难愈,病情重,治疗难,疗程长

3、 浊毒为病常与痰瘀相夹

4、 致病范围广,涉及部位多

眼袋作为水液代谢失常所产生的结果,不也是浊毒的一种病理产物吗?

那么怎么消掉浊毒呢?

基本的思路是:通过化浊解毒,可使浊化毒解,从而气行血畅,痰消火泻,积除郁解,以恢复脾升胃降。

但浊毒证的症状繁多,不能拘泥于一法一方,应随证灵活选用,或给邪以出路,使浊毒从大便而出、从小便而去、从汗液而解;或从截断浊毒生成,阻断湿、浊、痰(白芥子)、瘀、热、毒胶结成浊毒之势。

像我这个患者,因为她除了眼袋重之外,还有便秘,《素问·至真要大论篇》也说,“留者攻之”,所以我用金沙藤、大血藤、大黄、芒硝、厚朴、枳实、芦荟,通畅腑气,泻下通便,使浊毒之邪随泻下而排出。

如果患者眼袋的同时,还有水肿,小便不利的话,那就用茯苓、猪苓、泽泻、冬瓜皮、车前子、薏苡仁等,通过利尿,使体内浊毒之邪从小便排出。

如果患者眼袋的同时,还有舌质暗或有瘀点,那就用土鳖虫、(莪术、益母草)、全蝎、蜈蚣、壁虎、水蛭、斑蝥等有毒力猛之品,以毒攻毒,活血通络散浊。

除浊毒外,不忘健脾益气,茯苓、白术


           中医浊毒理论体系研究初探

                河北省中医院 李佃贵

        中医理论的发展首先要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是在充分认识和把握中医理论精髓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的发展提出创新理论,从而进一步发展和丰富中医学理论,而浊毒学说正是在此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新的学说。

一、浊毒概念

        浊毒既是一种对人体脏腑经络及气血阴阳均能造成严重损害的致病因素,同时也是指多种原因导致脏腑功能紊乱、气血运行失常、机体内产生的代谢产物不能及时正常排出蓄积体内而化生的病理产物。浊毒证是指以浊毒为病因,使机体处于浊毒状态从而产生特有临床表现的一组或几组证候群。浊毒学说是中医学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浊毒致病及机体处于浊毒状态时病理变化、演变规律、诊断治疗的一门学科。

二、浊毒学说源于中医基础理论创新

       历代医家对浊和毒多分别论述,如《素问·经脉别论》中记载:“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可见,《黄帝内经》对浊的认识含义有两个方面:一指浓浊的饮食精微物质,一指排出的污浊之物。汉·张仲景指出:“清邪居上,浊邪居下”,明确地提出浊为邪气,浊与湿性质相近,为邪气。“浊邪”一词首见于吴昆的《医方考》,他在讨论中风的原因时指出“浊邪风涌而上,则清阳失位而倒置矣,故令人暴仆”。叶天士的《温热论》中亦出现过“浊邪”一词,其曰:“湿与温合,蒸郁而蒙蔽于上,清窍为之壅塞,浊邪害清也”历版《中医基础埋比》教材中,并未涉及浊邪一词,只在述及湿邪的性质与致病特点“湿性重浊”时提到“浊”字,并对之略作解释。“浊即秽浊。多指分泌物秽浊不清而言”。

        毒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毒:凡“物之能害人者皆谓之毒”。《说文解字》训为“毒,厚也,害人之草”。《广雅·释训》:“毒,犹恶也。”《金匮要略·心典》载:“毒,邪气蕴结不解之谓。”《古书医言》亦载:“邪气者也”《中医大辞典》谓毒指“毒物、毒害、疫毒”。所以说,“毒”的概念在中医药学中应用非常广泛,可以讲,从病名、病因、病机、治疗、药物等面都程度不同地与“毒”联系着。浊毒不属同类,浊有浊质,毒有毒性,浊属阴邪,毒为阳邪。浊、毒虽性质不同,然两者关系甚密,常胶结致病。且毒之形成常由浊邪酿生,与浊有密切的关系,故而浊毒并称。浊毒证的形成,大多病变初起为湿盛,湿盛则浊聚,久郁化热,湿浊化热酿毒,致浊毒蕴结,侵犯上、中、下三焦,以中焦脾胃为甚,出现浊毒内藴之证。

三、浊毒的致病特点

1。浊毒为病常兼夹为患,易夹痰夹瘀,气血失调,诸证百出。

浊毒致病常兼浊毒之邪常以气血为载体,壅滞气机,损伤血络,而浊之性易聚而成痰。故浊毒为病常有夹痰夹瘀的特点。

2。浊毒致病广泛,黏滞难解,易阻遇气机。

浊毒致病可侵犯上、中、下三焦,但以中焦脾胃最为常见。其常以气血为载体,无所不及,故可波及全身。

3。浊毒致病缠绵难愈,病情重,治疗难,疗程长。

浊毒胶结致病,浊具湿性,毒有热性,故浊毒致病也具有病势缠绵、病情反复、变证及后遗症易发的特点。

四、浊毒证的临床表现

在临床上,浊毒证因其致病特点和病变部位不同,表现各异。其共性表观特点为:

1.颜面五官

浊毒蕴结,郁蒸体内,上蒸于头面,而见面色黄,晦浊。若浊毒为热蒸而外溢于皮肤则见皮肤油腻,患者每有面部洗不净的感觉,给人一种秽浊之象。浊毒上犯而见咽部红肿,咳吐黏稠之涎沫、涕浊、眵多等。

2.排泄物

大便黏腻,臭秽不爽,小便或浅黄或深黄或浓茶样,汗液垢浊有味。妇女白带色黄、量多。

3.舌象

患者以黄腻苔多见,但因浊毒的轻重不同而有所差别。浊毒轻者舌质红,舌苔腻、薄腻、厚腻,或黄或白或黄白相间;浊毒重者舌质紫红、红绛,苔黄腻,或中根部黄腻。因感邪脏腑不同,苔位亦异,如浊毒中阻者,苔中部黄腻;浊毒蕴于肝胆者,苔两侧黄腻。苔色、苔质根据病情的新久而变,初感浊毒、津液未伤时见黄滑腻苔;浊毒日久伤津时则为黄燥苔。

4.脉象

浊毒证患者滑数脉常见,尤以右关脉滑数突出。临床以滑数、弦滑、弦细滑、细滑多见。病程短,浊毒盛者,可见弦滑,或弦滑数脉。病程长、阴虚兼有浊毒者,可见细滑脉、沉细滑脉。但患者出现沉细脉时多为浊毒阻滞络瘀,而不应仅仅认为是虚或虚寒脉,如《金匮要略方论》中说:“诸积大法,脉来细而附骨者,乃积也。”说明细脉主湿浊、主积而不主虚。

五、浊毒证的治疗

治疗法则:化浊,解毒。在临床上,两者当辨孰轻孰重,分别而治,使浊毒分离。徒清热解毒则浊邪不去,单化浊利湿则毒邪不除。

1.化浊法

(1)芳香化浊法:常选用藿香、佩兰、砂仁、白豆蔻、香薷、白芷等气味芳香、轻清化浊之品。

(2)祛湿利浊法:常选用苍术、猪苓、石菖蒲、茯苓、泽泻、滑石、金钱草、虎杖、垂盆草、鸡骨草等淡渗祛湿利浊。

(3)健脾祛浊法:常选用薏苡仁、白术、白扁豆、茯苓等健脾祛湿化浊。

(4)祛痰导浊法:常选用半夏、天南星、竹茹、紫苏子、瓜蒌、川贝母、浙贝母、瓦楞子、海浮石、黄药子、白芥子、葶苈子等祛湿化痰导浊。

(5)清热化浊法:黄连、黄芩、黄柏、龙胆草等苦寒之品清热解毒化浊。

(6)行气降浊法:常选用沉香、厚朴等调畅气机,行气降浊。

(7)辟秽排浊法:常选用草果、草豆蔻、常山、槟榔、晚蚕沙、石菖蒲、木瓜等。

(8)温阳散浊法:常选用附子、干姜、肉桂、吴茱萸、荜茇等温中散寒化浊。

(9)渗湿泄浊法:常选用车前子、滑石、木通、木通等利尿通淋,渗湿泄浊。

(10)通腑泄浊法:常选用大黄、芒硝等通腑泻下,攻积泄浊。

2.解毒法

治疗毒邪多根据毒之轻重而用药,如毒重者可用黄药子、狼毒等力猛之药;毒介于轻与重之间者用红景天、半边莲、半枝莲、白花蛇舌草、败酱草等;毒轻者则常用黄连、黄芩、黄柏、大黄、绞股蓝、板蓝根、连翘、金银花等,以上这些解毒药物,能提高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力,并且多具有抗肠上皮化生、抗异型增生、抗肿瘤作用,对预防治疗CAG癌变意义重大。对于伴有重度肠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者应首先化浊解毒,以防癌变,并随病情轻重加减用药。具体方法如下:

(1)清热解毒:常选用金银花、蒲公英、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半边莲等。

(2)凉血解毒:常选用连翘、玄参、紫草、紫花地丁、紫参、生石膏、知母、大黄、牡丹皮、生地黄等。

(3)活血解毒:常选用益母草、败酱草、月季花、丹参、葛根、赤芍、红藤、水蛭、血竭等。

(4)散结解毒:常选用鳖甲、牡蛎等。

(5)化湿解毒:常选用茵陈、土茯苓等。

(6)化痰解毒:常选用瓜蒌、泽泻、僵蚕、胆南星、薏苡仁等。

(7)泄浊解毒:常选用枳实、大黄等。

(8)以毒攻毒:常选用蟾酥、斑蝥、蜈蚣、全蝎等。

        综上所述,浊毒理论是近年来提出的又一重要的病因学说,是对中医病因学的丰富和发展,在临床上正显示出其广泛和重要的应用价值,为临床上许多重大疑难疾病的治疗提供和开辟了新的重要途径,正广泛应用于许多疾病,包括慢性萎缩性胃炎、溃疡性结肠炎、馒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糖尿病等,为中医病因学和治疗学拓宽了思路与方法,并崭露出可喜苗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