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扶正祛邪】中医解毒、排毒,那这个“毒”究竟是什么?

 caimin133 2023-05-14 发布于福建

常说清热解毒,这个“毒”究竟是什么?

中医学“毒”理论溯源于《内经》,其认识大致有二。

一指毒药或药物之毒。《神农本草经》将药性分为有毒、无毒,划分依据包括药物毒性和药物偏性,即药性的强弱、刚柔、急缓。

二指致病因素。比如自然界中作用剧烈的致病邪气,或是疫毒,另外还见于丹毒、虫毒、疔毒等病名中,或湿毒热盛、毒损络脉等证候、病机中。

毒的含义从最初的毒草、毒药演化到如今的疾病证候、病机,其概念是逐渐泛化的。

从致病因素的属性出发,“毒”常称为“毒邪”,其含义主要有四种:

一泛指一切致病邪气;

二是特指具有强烈传染性并可引起广泛流行的疫毒;

三指有毒的致病物质,如蛇毒、食物中毒等;

四指过于亢盛并能使人体产生危、急、重证候的各种邪气。

现代中医多取第四种,认为毒邪是一类致病猛烈,能引起机体功能严重失调的致病因素。

从毒邪来源来看,一般将毒邪分为外毒、内毒。

外毒自外而来,侵袭人体,如六淫之邪过盛或六淫之气久恋蕴结,皆可成为六淫毒邪,如风毒、湿毒、寒毒、火(热)毒、暑毒、燥毒。

具有强烈传染性的疫毒也是外感毒邪的一类。

此外,有学者针对环境污染引起健康损害提出的“环境毒”亦属外毒范畴,包括水污染、噪声污染、大气污染、生物污染、辐射污染等。

内毒由内而生,多是正衰积损,脏腑功能紊乱,病理产物蕴积日久而成,如火毒、热毒、湿毒、瘀毒、痰毒等。

可见,湿毒、热毒、火毒既可自外而来,又可由内而生。

比如,水谷精微不能为机体所利用,剩余堆积而成的糖浊蕴结不解,而成糖毒;

脾肾衰败,气化失常,二便失司,湿浊毒邪不得由尿液排出,滞留于体内而生溺毒。

毒邪致病,其临床表现常根据所侵袭的脏腑、经络、组织部位的不同而不同,但具有共性特点:

1、毒易损正

毒邪具有正损性,易伤人体脏腑气血阴阳,耗损正气。

一般认为毒性火热,大多毒邪具有明显的阳热属性,最易伤阴、或气阴两伤。

随着毒邪理论的不断完善与发展,毒邪阴阳属性受人体体质及内在环境的影响,呈现复杂的、动态的表现,有属阳毒、阴毒、阴中之阳,阳中之阴的区别。

故毒邪伤人,脏腑阴阳气血均可受损。

正气亏耗,从而表现为毒邪发病急骤、致病广泛、病情危重、迅速恶化、胶着不解,迁延时久,缠绵难愈。

2、毒易伤血

毒邪暴烈,以伤气血阴阳,耗血损气伤津;

毒邪火热,最易动血,毒热入血,血败肉腐,以生痈肿疮疡,破溃流脓,秽浊难闻,胶着缠绵,日久难愈;

毒邪蕴结,入络伤血,血滞成瘀,毒瘀互结,病情更重。

故毒邪致病与血证关系最为密切,临床病多在心脏,多见色红赤,易出斑疹。

3、毒易损络

络脉是经脉细小的分支,具有运行气血精微、温煦濡养、排除废物的作用。

毒邪形成后,善窜络脉,滞气浊血,损伤络脉功能与结构而成毒损络脉之证,进而败坏脏腑,病情恶化,难治难愈。

说了这么多,该说说毒邪的治疗方法了。

现代中医对毒邪没有提出明确的有针对性的治法,多从解除邪气的聚集状态入手,大致有以下三种:

1、常规解毒法

一般来说,针对不同类型的毒邪,解除原本邪气的偏盛以解毒,即祛邪解毒法;

若是针对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或毒邪伤正,则用扶正解毒法或托里透毒法,此皆为解毒常法。

此外,临床常用解毒法还包括温阳解毒法、益气养阴解毒法等。

由于毒邪实质并不明确,故所谓的常规解毒法与清热、活血、化痰、祛湿等法的本质区别不大。

2、排毒解毒法

“排毒”法由姜良铎等首次提出,认为通过调畅脏腑功能、协调经络气血运行等具体方法,以打通管道,排出毒素。

就给毒邪以出路,具体包括汗法(开泄腠理)、吐法(宣通气血)、利尿法(疏利小便)、下法(通导大便)等。

顺应病势向表、向外或顺应脏腑气机升降,因势利导,促使毒邪经由皮肤汗腺、口鼻、大肠、尿路等通道向外排泄。

本法适用于实证毒邪。

此法“给邪以出路”思路正确,但给何种邪以出路,则值得商榷。

依据汗、吐、下等法,多是水湿、痰湿、湿热之邪之出路,不能等同于毒邪。

3、特定解毒法

对于特殊毒邪,如“酒毒”“虫毒”“药毒”“食毒”等,治疗需选用相应的特殊解毒药,如葛花、枳椇子解酒毒;紫苏叶、生姜解鱼蟹之毒;甘草、生姜、蜂蜜、黑豆解附子毒等。

毒邪实质的鉴别和明晰是不容易的。比如毒与邪(痰、瘀、热、湿等)的鉴定,解毒法与清热、活血、化痰、祛湿等法的本质区别不大。

中医将归属于体内过盛的、不被利用的精微物质,概括为“浊”,其实质不清。故各毒邪的性质、致病特点、诊断标准亦不明确。

进一步导致解毒法无明确指向,多以祛“浊”、化“浊”、利“湿浊”等为法。

从诸毒邪共性的致病特性着手,推演络绎,是逐步探析诸毒邪特点的有效途径之一。

干货内容不易总结不易整理,大家以理解为主,不懂的地方欢迎留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