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长之野望》系列是曾经影响了好几代男孩子的游戏,在各大势力中有一路人马可谓是鹤立鸡群——— 一向宗本愿寺,他们武将立绘全部是清一色的和尚模样,一群左袈裟,右长刀,身上穿铠甲的和尚。尽管在游戏里他们除了特殊技能属性外与其他武士家族几乎大同小异,但在历史上,或许他们是一头远比一般传统武士军阀要可怕得多的怪物,我将从军事、政治、经济三个层面来展开。 军事 首先在军事上,无论是一向宗还是其他传统武士领主,他们的军队都是由大量的农民兵、一部分下层武士、少量精锐的高级武士组成,所不同的是,领主大人们组建军队靠征召甚至抓壮丁,而一向宗靠宣传就可以,因为一向宗具着有附魔一般的两大宣传法宝——“他力本愿”和“恶人正机说。”所谓“他力本愿”,简单来说是,他们认为佛祖是无所不能并且无比慈悲的,因此你什么也不用做,只要真诚心相信佛祖,它就会庇护保佑你,而如何证明你相信它呢,一向宗有着非常简单粗暴的教义:有空的时候就念“南无阿弥陀佛,”就行,那万一我自幼不幸失聪了怎么办呢,一向宗的法师大概会信誓旦旦地告诉你“心里默念也是有效的!”,总之一向宗的教义极端简单易懂,几乎是为广大农民量身打造的,这在那个“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残酷乱世里,对内心极度渴望精神寄托的农民来说具有致命的吸引力,因此“一传百,百传千”,一向宗成为当时农民群体中的“白月光”与“流量之王”。 本愿寺一向宗在农民和中下级武士具有极强的号召力 当然光有农民是不能成军的,还需要有专业的军事人才。在战乱年代,或是为了生存下去,或是为了执行命令,人道是身怀利刃,杀心顿起,有几个中下级武士能够不做亏心事?更何况是广大山贼流寇与海贼海盗,杀人越货、打家劫舍几乎是他们每天的日常工作,可亏心事做多了,谁的良心不会痛呢?于是“善解人意”的一向宗专门为中下级武士私人订制了一条教义——“恶人正机说”,所谓“恶人正机说”,简单来说就是,哪怕你以前真的干尽了伤天害理的事儿,血债累累无恶不作,但我佛慈悲,只要你信我一向宗就一笔勾销了,而且不用“花重金购买赎罪券”,不用“千里迢迢去圣地朝拜”,更不用“当个几十年的苦行僧”,只要你和你的农民小伙伴们有空的时候一起念“南无阿弥陀”就可以。这个价位,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就问你心不心动。于是乎,大量的中下级武士、山贼、海贼都成为了一向宗的忠实粉丝,这不仅意味着一向宗有了专业的军事人才,海贼众的加盟意味着一向宗不费吹灰之力便有了自己的水军部队,住在山坳坳里、喊了一辈子“我要大海,我要建水军”的武田信玄看了直掉眼泪。在这种情况下,一向宗发动战争的成本几乎相比于武士领主来说几乎是不值一提的。对一个武士领主来说,即便是跨州连郡之人在发动战争前也必须考虑成本问题,置备粮草的开销、士兵的工资、对手下家臣的赏赐等等。而对于一向宗本愿寺的法主来说他只需要做两件事儿,第一步是宣布某某是“佛祖的敌人”,第二步便是发出“铲除佛敌人人有责,进者极乐世界,退者无间地狱!”的号召,于是动辄几万口念“南无阿弥陀佛”的狂热一向宗信徒便如潮水般涌入某某的领地,这恐怕不是一般的武士领主生命所能承受之重,漫画《多多罗》里男主的父亲正是因为觉得人力已经无法抵挡这样一支狂暴的力量了,因此把自己的亲生儿子献祭给了妖魔,将最后希望寄托在超自然的力量上面。或许当某某领主泪洒沙场含恨而终的前一刻,还会用充满诧异的眼光打量着这群口念“南无阿弥陀佛”的“乌合之众”:就离谱,一个月几个铜板都没有,你们玩什么命呀。” 经济 一向宗打仗的时候工资待遇怎么样我不知道,但他们的老大却很可能是当时的日本首富,当时的葡萄牙传教士加斯帕·费雷拉在给耶稣会的报告里是如此描述的: 本愿寺一向宗的军事化寺庙建筑群 政治 最后是在政治层面,由于佛教是当时日本社会的主流信仰,本愿寺一向宗几乎掌握了社会舆论主导权。今天你欺负我们一向宗,明天就宣布你是“佛敌”并把你妖魔化,让你被社会孤立,被全民唾骂,让妻子对你冷眼相加,让家臣与你离心背德。最出名的例子便是织田信长,去世了几百年,头上依然顶着“佛敌魔王”的荣誉称号。当然,本愿寺在政治层面是刚柔并济且非常务实的,他们异常慷慨地向天皇朝廷示好以提升自己的政治地位,那时候彻底沦为吉祥物的天皇没有钱登基,本愿寺一向宗全款友情赞助,大受感动的天皇当即册封时任本愿寺一向宗法主显如为“权僧正”,这属于日本僧官体系中的最高级别,仅次于大僧正和僧正,相当于世俗官位的正三位,已经凌驾于大多数武将领主之上了。除此之外,由于本愿寺法主是家族世袭父子相传的,他们与朝廷方面的公卿贵族数代联姻,甚至每一代本愿寺法主继承人小时候会被送到京都,寄养在皇室亲王家里当养子,以强化本愿寺一向宗与朝廷的亲密关系。除了在顶层建筑的周密布局,本愿寺的基层组织也非常完善,一股势力能不能保持生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在基层建设是否牢固,否则很可能像李自成那样“其兴也勃忽,其亡也勃乎”。一向宗本愿寺的组织架构非常明确,金字塔顶端的是本愿寺法主,他相当于世俗意义上的领主或国王,他们世袭罔替,总揽本愿寺一向宗的军政大权,同时也是全国一向宗信徒的大宗主或者说是精神领袖。法主之下是本愿寺的核心领导层——僧官家族,这些僧官家族侍奉数代本愿寺法主,忠心耿耿,在和平时期是本愿寺一向宗集团在各地的代理人,在战争时期则摇身变为一向宗军团的高级将领,相当于世俗意义上的谱代家臣。本愿寺一向宗的基层组织建立在一种被称呼为“惣”(音同“总”)的、由村民自发组建起来的互助性质小团体这上,在一向宗的统筹安排下,一向宗根据地域、亲疏关系将这类“惣”合并为一个个“讲”,每一个“讲”都派驻有专门的僧侣法师进行日常管理和宣讲,“惣”之上设有更大的单位“郡”,几个“郡”则围绕在附近的大寺院周围,而大寺院则又直接听命于本愿寺一向宗最高领袖———法主的命令。这种“法主集权,基层自治”的独特组织架构在和平时期能够较好地调动信徒们的主观能动性,提高生产效率;在战争时期则表现出了惊人的动员效率,尤其是在旷日持久的“十年石山战争”得到突出体现,这种高效率无疑是大多数武士领主们所望尘莫及的。 穿铠甲的高级僧官 综上所述,一向宗本愿寺在军事、经济、政治领域上几乎是碾压一般的武士领主的怪物般的存在,而且他们的力量仍在不断地与日俱增,按这个发展势头,假以时日,或许一个由一向宗主导的“佛教王国”将取代日本传统的“武家政权”,但就在这个关键节点上,因为一个叫“织田信长”的天才军阀,历史的车轮转动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