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日夏至|一年之虚,这样做就是大补!

 沧海一滴水8uba 2022-06-21 发布于河北

将象和,您专业的、靠谱的艾灸指导老师!


今天,太阳直射点到达北回归线,是我们所居住的北半球的夏至节,也是南半球的冬至节。此后,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因此“一阴初生”--夏至是阳气由盛转衰的拐点。
太阳直射点在地球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移动,决定了地球四季的变化,和我们阳气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冬至、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重要的两个节气。也是一年中,阴阳盛极而衰,相互转化、交接的重要时刻。也是一年中的两个“年虚”。因此,养好夏至尤为重要!

清代医学家黄凯钧:人知惜生,每逢节气,皆宜保养,而二至尤为紧要。

在这么重要的节气相交时刻,有很多中年女性朋友留言说:老师最近不好入睡,就是睡着了也会在2-3点醒,手心很烫....
有的艾友朋友留言说:近一段时间心悸,口舌生疮,手脚心热,多梦....

我给他们的建议:睡觉前(包括午睡)用手按揉手臂的心经、心包经,如果有疼痛点就要多按揉,慢慢将其消除;再按揉腋窝左右各3分钟。

较严重的,还会要她们在午睡前喝一杯西洋参蜂蜜水,养心阴。下午5点后嚼服黄精或者5克枸杞,它们可以补到肾的根,也就是肾精。因为这个时间点是足太阳膀胱经交接足少阴肾经,由阳转阴的时刻。我自己会在下午7点之前冲一个半生的开水蛋。

当然还有艾友留言说:我最近2-3点会醒,同时嗳气、打屁;要按揉肚子才能接着睡一会,手心也很烫....

像这样的艾友,你除了睡觉前按揉腋窝,平时就得很认真的推腹和踩擀面杖了!想办法(热敷、艾灸中脘穴)让胃部温暖起来。经常按揉内关穴。

夏 至

2022年6月21日 
农历廿三  星期二

中医养生的核心:顺天时!

要顺应“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天地阴阳之气的升降变化。

夏至一阴初生,正如冬至的一阳初发,都需要我们的呵护,夏至之后忌熬夜,忌大汗,忌耗泻性活动就是大补


不去恶意的消耗就是补!

图片

夏至如何养?

一,养 心

养心要养静,心静自然凉。

我以前的文章里写过,在夏天湿热的环境做艾灸,初期可能会大汗,过一会,心静了,汗马上收住,特别是在灸心俞、膻中的时候最明显,当然我指的是悬灸。你用盒子灸是另外一回事。

心静要靠日常的修为,比如细嚼慢咽。


图片


养心,就要学会睡觉。睡好觉就是养肝血、心血。夏至之后晚睡早起,晚睡是让你把体内的郁热宣泄出来,不宣泄出来,不仅会烦躁失眠,还会把这刚生发出来的阴气给伤了。晚睡最迟不过11点。

养心,就要睡午觉。中午11~13点,心经当令,这时能够迷糊一觉非常珍贵。阴虚内热、心烦气躁的朋友就是睡不着,这时也要闭目养神。


养心,要学会闭眼。用眼最耗精气神。心虚了,神无藏身之所,人就会心神不宁。我等电梯的时候会颠脚,进入电梯间就闭眼。

养心,就要忌大汗。夏天正常的出汗十分必要,因为出汗可以身体里的寒湿之气代谢出来。但是汗血同源,出来的是汗(阴),但是汗还得靠阳气将它推送出来。所以,一味的追求出大汗,会伤阴又耗阳。
二,养 脾 胃

夏天阳气在表,腹中凉,胃口不好,所以要忌食“寒凉与肥甘厚腻之物”,多食温热易消化食物。
胃寒、宫寒的朋友,每天早上三片醋泡姜,细嚼慢咽,可以振奋脾阳,温胃养胃。
推腹是健脾胃最有效的方法,踩擀面杖也是。我经常要中年女性朋友踩擀面杖,是因为踩擀面杖还疏肝。

艾灸:中脘、肚脐、足三里各20分钟,艾灸2天休一天。也是健脾胃的好方法。

宫寒的朋友艾灸中极穴很好,因为中极穴下就是子宫。
一起为健康点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