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子罕篇》9.29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莫远忧的图书馆 2022-06-21 发布于河北

9.29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注释】

知:通

不惑:不迷惑,能明辨是非,分析真伪,判断对错。《子罕篇》9.24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

不忧:指没有私犹私虑。·范仲淹《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仁者胸怀天下,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摆在首位,为祖国的前途、命运担忧分愁,而不忧虑自己的私事。《子罕篇》9.27不忮不求,何用不臧?

不惧:不畏惧,不怕麻烦。《子罕篇》9.25 过则勿惮改。9.28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译文】

孔子说: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学而思】

本章直译即可,说多了反而显得苍白无力。智者明辨是非,仁者胸怀天下,勇者无所畏惧。智中有仁,仁中有勇,勇中有智,智、仁、勇三位一体才是真君子。

《中庸》第二十章阐明道:“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兄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

【译文】《中庸》告知我们调节君臣、父子、夫妻、兄弟以及朋友间关系的五达道,而调节这些人际关系靠什么?靠人们内心的品德和智慧,因而就有了三达德。三达德,就是智、仁、勇。智、仁、勇是天下通行的品德,是用来调节上下(即君臣)、父子、夫妻、兄弟和朋友之间的关系的。智、仁、勇靠什么来培植呢?靠诚实、善良的品德意识来培植加固。

【知识扩展】

成为一个不惑、不忧、不惧的人

(梁启超1922年在苏州学生联合会讲演)节选

人类心理,有知、情、意三部份,这三部份圆满发达的状态,我们先哲名之为三达德——知、仁、勇。孔子说: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所以教育应分为知育(智慧)、情育(情感)、意育(意志)三方面。 现在讲的知育、德育、体育不对,德育范围太笼统,体育范围太狭隘。知育要教导人不惑,情育要教导人不忧,意育要教导人不惧。教育家教学生,应该以这三件为究竟﹔我们自动的自己教育自己,也应该以这三件为究竟。

怎样才能不惑呢?最要紧的是养成我们的判断力。想要养成判断力:第一步,最少须有相当的常识;进一步,对于自己要做的事须有专门知识﹔再进一步,还须有遇事能判断的智慧。

怎么样才能不忧呢?为什么仁者便会不忧呢?想明白这个道理,先要知道中国先哲的人生观是怎么样。之一字,儒家人生观的全体大用都包在里头。到底是什么,很难用言语来说明。勉强下个解释,可以说是:普遍人格之实现。孔子说:仁者,人也。意思说是人格完成就叫做。但我们要知道:人格不是单独一个人可以表的,要从人和人的关系上看出来。所以字从二人,郑康成解他做相人偶。总而言之,要彼我交感互发,成为一体,然后我的人格才能实现。所以我们若不讲人格主义,那便无话可说﹔讲到这个主义,当然归宿到普遍人格。换句话说,宇宙即是人生,人生即是宇宙,我的人格和宇宙无二无别。体验得这个道理,就叫做仁者。然则这种仁者为什么会不忧呢?大凡忧之所从来,不外两端:一曰忧成败,一曰忧得失。我们得着的人生观,就不会忧成败。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知道,宇宙和人生是永远不会圆满的,所以易经六十四卦,始而终未济;正为在这永远不圆满的宇宙中,才永远容得我们创造进化。我们所做的事,不过在宇宙进化几万里的长途中,往前挪一寸两寸,哪里配说成功呢?然则不做怎么样?不做便连一寸两寸都不往前挪,那可真失败了。仁者看透这种道理,信得过只有不做事才算失败,凡做事便不会失败;所以易经说:君子以自强不息。换一方面来看,他们又信得过凡事不会成功的;几万里路挪了一两寸,算成功吗?所以论语说:知其不可而为之。你想:有这种人生观的人,还有什么成败可说呢?

再者,我们得着的人生观,便不会忧得失。为什么呢?因为认定这件东西是我的,才有得失之可言。连人格都不是单独存在,不能明确画出这一部分是我的,那一部分是人家的,然则里有东西可以为我所得?既已没有东西为我所得,当然亦没有东西为我所失。我只是为学问而学问,为劳动而劳动,并不是拿学问劳动等等做手段来达某种目的可以为我们所得的。所以老子说:生而不有,为而不”“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你想:有这种人生观的人,还有什么得失可忧呢?总而言之,有了这种人生观,自然会觉得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自然会无入而不自得。他的生活,纯然是趣味化、艺术化。这是最高的情感教育,目的是教人做到仁者不忧

怎么样才能不惧呢?有了不惑、不忧功夫,惧当然会减少许多了。但这是属于意志方面的事。一个人若是意志力薄弱,便有很丰富的知识,临时也会用不着便有很优美的情操,临时也会变了卦。然则意志怎样才会坚强呢?头一件须要心地光明。孟子曰:浩然之气,至大至刚。”“行有不慊之心,则馁矣。又说:自反而不缩,虽褐寛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俗词说得好:生平不亏心事,夜半敲门也不惊。一个人要保持勇气,须要从一切行为可以公开做起,这是第一件。第二件要不为劣等欲望所牵制。论语说: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枨[chéng]子曰:'枨也欲,焉得刚?被物质上无聊的嗜欲东拉西扯,那么,百钢也会变为绕指柔了。总之,一个人的意志,由刚强变为薄弱极易,由薄弱返到刚强极难。一个人有了意志薄弱的毛病,这个人可就完了。自己作不起自己的主,还有什么事可做!受别人压制,做别人奴隶,自己只要肯奋斗,终能恢复自由。自己的意志做了自己嗜欲的奴隶,那么,真是万劫沉沦,永无恢复的余地,终身畏首畏尾,成了个可怜人了。孔子说: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礼记·中庸》〔译文〕君子虽然平和但不随波逐流,这才是真正的坚强啊!恪守中正而不偏不倚,这才是真正的坚强啊!国家政治清平,不改变困境时的气节,这才是真正的坚强啊!国家政治黑暗,至死也不改变志向,这才是真正的坚强啊!)我老实告诉诸君吧,做人不做到如此,决不会成一个人。但是做到如此真是不容易,非时时刻刻做磨练意志的工夫不可。意志磨练得到家,自然是看着自己应做的事,一点不迟疑,扛起来便做,虽千万人吾往矣。这样才算顶天立地做一世人,绝不会有藏头露尾、左支右绌的丑态。这便是意育的目的,要人做到勇者不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